第一百零二章:国强矣!【6k三更,求订阅】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着手中的长矛,视死如归的朝着前方冲杀!
    一具具尸体倒落在地上,鲜血浇灌了这一片土地,使其变得更加肥沃了。
    哀兵必胜?
    那是在有前路的前提下!
    这些士兵看不到胜利的希望,他们只是前仆后继的朝着自己想要的地方而去!
    谁都无法阻止。
    这是他们的选择!
    鲁国,某处宫殿
    此时站着几十位儒生,这是鲁儒一脉如今大部分的弟子了,毕竟鲁国虽然是儒学的发源地,且孔子在此停留了很多时间,但他们终究没有出现一个惊才绝艳的领袖。
    如同孟子一样。
    他们的怀中抱着整理出来的典籍,脸上带着平和的笑。
    “走吧。”
    “去见先师!”
    “走――”
    一个老者缓缓地将手边的油灯一推,灯油洒落在地上,一抹火焰落在了那堆着的书籍上,刹那之间无数的火焰升腾了起来,将这个宫殿包裹住。
    这里充斥着灯油、书籍!
    全部都是易燃的物品,火焰几乎是在一瞬间点燃了整个大殿,甚至没有挽回的可能。
    熊熊烈火中,鲁儒一脉伴随着他们整理了一生的典籍,就这样消失了。
    大殿外的空地上,十几个年轻人站在那里,他们的怀中同样抱着典籍。
    鲁儒一脉的那些老儒愿意以身殉国,但是他们并不愿意让鲁儒一脉辛苦整理出来的典籍以及思想就这样消失,所以他们选择了一些思想更为开阔、偏向孟儒一脉的弟子,让他们拿着这些典籍去秦国!
    去秦国咸阳学宫,去投靠孟子。
    看在同样是儒家弟子的份上,孟子一定会帮助他们的,至少会收留他们。
    这样他们的一脉也算是未曾断绝,不是么?
    为首的那个年轻人抹了一把脸上的泪水,他透过熊熊的烈焰,看向远处的西边:“走!去秦国!”
    他的声音中带着些许仇恨的影子。
    “在秦国某一出路!为国复仇!”
    他转身,一步一个脚印的朝着秦国的方向走去。
    宋国。
    宋国的国君与鲁国的国君不同,在几国同时宣布了对宋国的战争时,他就直接选择了投降。
    是的,投降。
    宋国的国君站在城门口,上身的衣物已然褪去的干干净净,就那样赤着站在那里,手中捧着宋国的印玺、堪舆图、布防图等等。
    他的脸上带着谄媚之色如同一条狗一样。
    当大军抵达城门口的时候,他主动上前。
    “宋国乞降!宋国乞降!”
    “愿献上国书、堪舆图等,只求放过我一条性命苟且。”
    他一招手,身后的士卒带着几个绑着的人走了过来,那几个人头发花白,身上布满了伤痕,但脸上的神色却是坚定不屈。
    当他们看到谄媚的宋国国君的时候,不由得“呸”了一声。
    宋国国君不以为意,只是说道:“这几个是试图抵抗的人,小人已经将他们全然拿下了!”
    “听候您的吩咐。”
    卫国
    卫国国君、卫国朝堂上下的众多臣子们,全都是站在那里,脸上带着恭敬之色,没有一个反抗的。
    他们直接欢快的将前来攻打的人迎接进了城池,并且送上了印玺、堪舆图等。
    国与国是不同的。
    就像鲁国的国君与鲁国的士卒们拼死而战,宋国的国君不仅乞降,而且将反抗的臣子抓起来,卫国上下全部都是卑躬屈膝之辈一样。
    惠文王更六年,也就是周慎靓王五年。
    这一年发生了许多事情。
    六年春,五国合盟攻伐卫、宋、鲁三国,仅仅是用时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在六年的春天完成了这个目标。
    几国将天下瓜分了个干干净净。
    同年春,秦国、燕国将匈奴再次赶了回去,没有了边疆骚扰的秦国、燕国合盟了。
    距离如此之远的两个国家因为仁义合盟了,他们没有举行盟约,只是互换了国书之后,就毅然决然的发动了对五国的战争。
    秦国的讨贼檄文中是如此写的。
    “邦周之国,列为兄弟。今五国不义,伐小而破庙,人神共愤、天地共诛之。”
    “秦燕,伐不义!”
    “此战,非秦燕之罪也!”
    惠文王更六年的夏天,不知道为什么,面对秦国燕国的攻势,五国并没有做多余的抵抗,就像是认命了一样。
    在秦国攻下了两座城池、燕国攻下了一座城池之后,五国国君传书,欲与秦燕和谈。
    秦王嬴驷本来不想要接受的,但此时咸阳学宫中的祭酒、儒家的领袖孟轲却站了出来,他陈述了如今和谈的重要性,更是说明了天下百姓安乐的重要性。
    于是,秦王嬴驷、燕王便接受了和谈。
    和谈的结果是秦燕两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