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热闹的长安城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安国王抵达长安城的事情,暂时没有人知道。
    即便是天子也是一样。
    陈成己、陈朱楼两个人安安静静的下了马车,除却周身几个护卫的士卒之外,让其他人都停驻在长安城外几十里的右扶风处。
    就这样父子两人趁着夜色走进了长安城。
    光和三年的长安城,依旧是那么的美丽异常,它带着大汉厚重的四百年间无数的过往和故事。
    安国王府依旧为陈氏保留着。
    往日里也有人打扫,只是人没有那么多。
    陈成己接到天子之信的时候,就着人提前来了这府邸,将其安置好,以免父子两人到了这长安之后,反倒是生活成了问题。
    如今府邸门口,一如当年高皇帝时期。
    换做旁的权贵是决计不允许门口有商贩、民众的,甚至连经过都要小心翼翼,但陈氏不同,陈氏不在意这些,若在安国王府门口贩卖东西能够让百姓免受些欺负,历代陈氏的家主都是十分愿意的。
    在陈氏退隐的那些年里,这里倒是安静了一些,因为百姓们也都知道,这里住着的那位圣人离开了。
    悄然从后门走入这府宅之内,陈成己伸了个懒腰。
    他回头看向身旁的陈朱楼说道:“朱楼,这怕是你我父子最后的安静时候啦。”
    陈成己笑着:“去吧,今夜好好休息,从明日开始,恐怕就没有这么清闲的时候了。”
    今夜他们入城的消息,最迟明天就会传到各大世家、各大权贵的桌子上,然后无论是陈氏的门生也好,还是那些世家权贵也好,都要前来拜访陈氏的家主。
    后日的朝会陈成己也一定是要参加的,毕竟他已经是丞相了。
    此时新汉的丞相虽然名义上地位依旧是三公之首、百官之魁,但事实上已然被架空,人们只知道有“大将军”而不知道有丞相了。
    但.
    依旧是那句话。
    官场上也是要看身份背景的。
    陈成己是大将军,那么大将军便是百官党魁。
    陈成己是丞相
    那再简单不过了,丞相本就是百官之首。
    即便此时陈成己只是一个三百石的小吏,那么朝堂上下也是他这三百石的小吏官最大。
    这也是为什么袁氏、十常侍、甚至是天子都因为陈成己回归朝堂,而感觉到震惊的原因。
    大汉的朝堂是时候产生变化了。
    陈朱楼回头看了一眼面前的一切,而后再次凝视着这恢弘的长安城,最后悠然叹了口气说道:“真希望大汉能够再存活五百年啊。”
    今时的大汉,让他有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
    大将军府
    何进满脸横肉的坐在那里,脸上带着惊讶和不理解:“什么?安国王可能已经入长安城了?”
    他猛的站了起来,手下意识的在颤抖,但他强行遏制住自己内心的慌乱。
    他不断的告诉自己,自己已经是大将军了,已经是百官党魁了,已经是这天下除却皇帝之外最有权势的人了!
    哪怕是安国王来了也没用!
    自己手底下的兵,难道会听安国王的而不听自己的么?
    这简直是可笑!
    应该应该不会的吧?
    他回头看向坐在身旁的男人,低声的问道:“先生,您觉着这位来此,是为了什么?”
    那人闭着眼睛,叹了口气。
    “一切等到明日便都知道了。”
    右扶风外三百里
    董卓坐在马背上,砸了咂嘴,一双小小的眼睛中带着些许的闪烁阴沉。
    “文和啊,你说安国王想干什么?”
    贾诩坐在他的身旁,摇着手中的扇子,眉宇中带着几分平和。
    “将军不是收到了消息吗?安国王收到了陛下的血书,说是朝堂被权贵世家掌控,民不聊生,请安国王殿下回来担任丞相,复兴大汉。”
    董卓哼哼的笑了两声:“你真的相信这个?”
    贾诩抬起头:“为何不相信呢?”
    “将军,此时大汉的百姓们虽然还没有到举步维艰的时候,但各地却已经开始汇聚起来民众了。”
    他的神色悲天悯人,仰起头看着星辰说道:“我在离开家乡的时候,曾听闻有一教派名为“太平道”,其领袖自号“天公将军”、“大贤良师”,宣称自己是得到了“南华仙人”传承的“太平要术”,还得到了“太上大罗天得道帝君”的指引,因此建立者教派,是为了教化世人,拯救世人。”
    贾诩似笑非笑的看着董卓:“这人说的好听,但在诩看来,此人不过是想要.改天换日罢了。”
    “黄天之事,本就如此。”
    董卓皱眉:“你的意思是,安国王陛下也是因为太平道等人的事情,所以才愿意出山的?”
    “目的是为了拯救大汉?”
    贾诩再次摇头:“不。”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