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赤壁上的璀璨(其一)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我只是问你们一件事情。”
    陈泽熙看着刘备、曹操的眼睛,问出了一个“假设”。
    “今日你和曹孟德都说大汉要复兴了,都说你们是为了匡扶汉室。”
    “你也表现出愿意为匡扶汉室付出一切的样子。”
    “我只单单问你们一件事情。”
    “若今日伐虞之战的过程中,你曹孟德的堂兄夏侯惇因为某些缘故杀害了玄德的二弟与三弟,你们两个会如何选择?”
    他问刘备道:“你是会选择咽下这口气,然后与孟德继续联合攻伐大虞,而后再进行你们两个之间的战争呢,还是会选择直接怒发冲冠,要求孟德给一个说法,然后发兵琅琊,誓报此仇呢?”
    紧接着,不等刘备回答,他又看着曹操说道:“若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你是会遵从大局,将夏侯惇直接杀死交给玄德处理呢,还是选择趁着这个时候,将玄德与大虞一起灭掉呢?”
    刘备、曹操都陷入了沉默当中。
    而陈泽熙的攻击还没有停止,他只是笑了笑:“两位,你们知道东临当初为何去了荆州么?”
    曹操、刘备都抬起头。
    说实话,若是没有大虞的出现,而是如同最开始的历史一样,天下三分,分别是“蜀汉”“曹魏”“孙吴”这样的话,那么大概率陈氏是会选择“蜀汉”的。
    或者说是会选择“刘备”。
    因为刘备虽然会将个人情感放在天下之上,或许会因为报仇所以跟盟友反目,但这种“义气”正是一个仁和之君所应当有的。
    天下自然有陈氏会考虑如何兼顾。
    良久,曹操才开口问道:“那么,陈氏是会选择帮助大虞?”
    陈泽熙又摇了摇头:“不。”
    毕竟陈氏是真的为百姓考虑的,他们一定是想要分裂与战争快点结束的,那么他们怎么会像是某些世家一样不出手,就这样眼睁睁的看着乱世继续?
    陈泽熙只是笑了笑,他看着刘备与曹操说道:“前面说的这些东西,不过是代表我个人的看法罢了,我一个人是代表不了陈氏的。”
    “休说是我了,就算是朱楼的长子继承了家主的位置之后,他身为陈氏嫡长一脉、身为家主也没有办法代表陈氏的所有人、”
    “除非在面对某些底线问题的时候,陈氏才会选择一致。”
    “陈氏弟子众多,陈氏虽然不想要参与天下纷争之中,但陈氏既然坐在了这个位置上,便应当拿出相应的魄力。”
    “陈氏会如同当年秦末的时候一样,令家中子弟做出自己的选择。”
    “想要去救天下百姓于水火的便去涉事,想要为官镇守一方的也去做,想要参与某一方势力去争夺天下的,同样去做。”
    陈泽熙说道:“陈氏祖训“问心无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陈氏不会干涉他们的决定。”
    “这一点,天下人都必须知道。”
    “天下人也应该知道。”
    这话落在曹操与刘备的耳朵中,就变成了另外的一层意思。
    两人对视一眼,都明白了陈泽熙的选择,当即点头:“既然如此,我们明白陈氏的选择了。”
    等到两人走了之后,陈泽熙才再次叹了口气说道:“天下纷争,动荡至此啊。”
    “陈氏子弟学成,不就是为了守护天下百姓的么?”
    “该如何选择,便看他们自己的了。”
    元安三年春。
    天下纷争之际,陈氏有二三十位嫡系子弟出山,并且表示他们不代表陈氏,而是代表自己。
    他们之中有的选择了大虞,有的选择了琅琊的大汉,有的选择了长安的大汉,有的单纯的前往地方为官,镇守一方,也有一部分子弟行走在天下,为了帮助天下百姓不断奔波。
    这群人中,有政治家弟子,有儒家弟子,有墨家弟子,有医家弟子。
    各司其职不外乎如此。
    元安三年,夏秋之际。
    长安与琅琊方面再次表示,希望大虞能够主动投降,他们可以代表大汉加封大虞的天子为“虞王”,就像是刘氏的封王一样,但大虞要去掉国号,只是刘氏的一个封王。
    在大汉境内建立“大虞”。
    大虞天子断然拒绝。
    并且大虞天子表示自己称帝的目的和自己父亲称帝的目的一样,都不是为了当皇帝,也不是为了荣华富贵,而是为了天下百姓,所以他断然不可能让腐朽的大汉继续下去。
    而这般的言语也成功惹怒了长安与琅琊两方面,于是战争便在这一年的夏秋之际爆发了。
    黄忠、魏延、张飞、关羽、夏侯惇、于禁、乐进、张郃、张辽等诸多大将为首,大致分为两路,一路为长安大汉、一路以为琅琊大汉。
    其中,又各自分为好几股势力。
    而大虞方面呢?
    董仲颖、赵云、吕布三人分为三路,其中董仲颖麾下又有“太史慈”“丁奉”“朱治”等大将,赵云麾下则是“张绣”、“庞德”、“甘宁”,吕布则是只单单要了“颜良文丑”两位。
    三国这个时期中,最为重要的一场战争一触即发。
    元安三年,战争爆发。
    最开始的时候,大虞和曹刘联盟打的有来有回,双方焦灼,除却三方最重要的都城州郡之外,其他的地方可能今日是你的,也可能明日就变成了我的。
    而到了元安四年的时候,局势开始慢慢的朝着曹刘偏移。
    毕竟曹刘占据中原大部分地带,良田无数,两个势力支撑着粮草的供应,较之大虞还是占据优势的。
    而这个时候,当年百姓南迁的作用便开始缓慢的凸显了出来。
    北方虽然占地面积广,而曹刘更是占据了大部分的良田,但是经过开发的荒田也能暂时让大虞支撑。
    若是没有这一口气,或许大虞早就战败了。
    元安五年,战争持续焦灼,但这个时候已经不经常爆发“战争”了,绝大部分时候处于一种诡异的宁静与和平当中。
    这一年的年末,曹刘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他们要发动一场史无前例的战争。
    这场战争在历史中可以与“五大战”相提并论,甚至更加惨烈,而这一场战争更是决定了未来三百年的九州局势。
    无数的名将、大才陨落在这一场战争之中。
    (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