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
看了看手中的长枪,张郃还是放弃了正面和赵云对战的想法,人越老越妖,原本觉得自己已经很变态了,结果赵云更变态,这还能玩儿?
然后在曹叡还没到达长安,就收到了长安危急的情报,彻底陷入了震惊当中。
魏国上下一个又一个的名将,面对白发苍苍的赵云,居然会挡不住?
而彼此交锋过后的张郃和曹真,最终还是收拢了兵马,准备入主长安,依靠长安结阵防御。
但是看着自家军队没有获得胜利的夏侯楙,在手下谋士的危言耸听之下,然后跑了……
当然,夏侯楙跑了也没什么影响,毕竟曹真和张郃还在,临时接管长安的政治和军事也没什么问题。
然而这种状态下的赵云,靠着对于长安地区地形的了解,带着张苞,直接开始肆无忌惮的围点打援,敲掉了一个又一个赶来救援的魏军。
而这样的信息传到陇右,原本还在坚守的陇右地区各郡县,直接放弃了,当场投降。
长安的军队,都被打成这个鬼样,更别说前来支援了,早点投降,说不定待遇还好一点。
而留在上邦地区的郭淮,一边抵抗诸葛亮的进攻,一边就差骂曹真和曹真是猪了。
两个人手中的军队合在一起,也有十几万之多,结果就这?
原本应该到达的援军没到,士气受到了影响,还得指挥数量不多的军队,抵抗诸葛亮的进攻,要不是有城池,扛得住个鬼呀。
尤其是诸葛亮,就郭淮个人感觉而已,总感觉对方越打越强了。
而陇右彻底安定之后的诸葛亮,不仅将周围的步兵收拢了回来,而且还征召了羌骑部队,
部队数量不仅没有削弱,反而增加了。
这就让郭淮骑虎难下了,撤退就得打野战,靠着城中不到一万的兵力和对方十万人打野战,这难度,应该不大吧?
大概……
而郭淮的纠结并没有持续多久,因为长安又发生了变化。
曹叡在这种危险的情况下,依旧展现出了英明的一面,在短暂的回退之后,便通知各个地方的部队,抽调回来,准备应对长安危机。
然而跟着赵云一起,打疯了的士兵,在不缺少粮食武器的情况下,那真的是杀疯了。
围点打援从未输过,即使兵力占据劣势,依旧能嗷嗷叫的打着,没有畏惧的心态。
高昂的士气配合合理的布置,让本就制度存在明显缺点的魏国士兵,直接陷入了犹豫和纠结当中。
一方赢得越多越疯狂,一方输的越多越胆小。
这让从前线抽调回来的司马懿都陷入了无语当中,看着目前的局势,也感受到了什么叫做手无回天之力。
而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内,赵云带领军队强占扶风,揽长安于怀中,袭击蓝田,强突霸陵,无视长安一路向东,破夏侯于新邺,追逐曹真,张郃于万年以东,与司马懿相聚于太华山以北。
战绩之疯狂,看着让人头皮发麻。
绝大多数的守军,看着赵云的旗帜,连与之相战的想法都没有。
本来只算领不到六万军队的赵云,靠着严于律己的军队纪律,以及重新拿回汉长安以后得到的声望加持,再一次举起了‘漢’旗,让这个旗帜在本该属于他的地方飘扬。
各种政策的发布,一口唾沫一口钉的实际方略,在短时间之内,赵云就裹挟了相当庞大的军队,并且毫无顾忌的使用之。
这个看起来非常具有隐患的策略,赵云使用,更是如臂使指之。
以至于诸葛亮打崩郭淮之后,才收到相关信息,发现本来是偏军的赵云,已经打下了大半个关中。
而后续传来的战报,几乎就是隔三差五来一个通知,通知关中哪一个地方又被打下来了。
这攻城拔寨乐蒂的速度,相比于昔日关羽,有过之而无不及,甚至更加恐怖。
正面对抗曹真,侧翼奇袭张郃,与司马懿相拒于太华,换而言之,这都快打到洛阳了。
就算是关中重要的关卡潼关,在赵云的威慑下也摇摇欲坠。
关中各地,更是起了大量的起义兵,响应着赵云的政策,重新拥戴汉室。
回想起陇右地区的情况,仿佛那个炎汉四百年的大汉又回来了。
而赵云也知道魏国的战略纵深和战略底蕴,知道不能够和对方过多纠缠,不能够让对方拖延时间。
直接将军队兵分多路,快速携战关中各地,只留不到司马懿一半的兵马,和司马懿对峙,逼迫司马懿作出选择。
要么出城和他一战,要么等待长安周围所有地方丢失。
失去了长安的关中,那结果可想而知。
而拥有了一半关中地区和陇右地区的大汉,也拥有了持续作战的底蕴和能力。
可以说在这一系列战争下来,大汉已经拥有了持续作战的底蕴和能力,而魏国在短时间内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