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章 君臣谈后世之事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651章君臣谈后世之事(第1/2页)
    听闻太史婴这么说,李彻开玩笑道:
    “此言不像是你这个石头说的话,你们史官不是最不屑媚上的吗,怎会想着替我开脱?”
    太史婴低着头,沉默不言。
    为何?当然是魅魔体质再次起效了。
    太史婴乃是史官世家出身,这一点从他的姓氏就能看出。
    春秋时有太史官,掌天时、星历职,其后代以祖上官职‘太史’衔为姓,称太史氏。
    这些掌握记录天时的官职,便是最早的一批史官。
    然而,即便是太史一家侍奉了那么多代君王,记录过数十位帝王的生平,太史婴也未从家族记录中见过李彻这样的君主。
    仁爱、英明、年轻、勇武、勤俭......仿佛古代贤王的意志集中在他一人身上。
    这样的帝王不该有污点。
    私下里的私德却也无妨,毕竟人无完人。
    自古以来,最苛刻史学家,都不会以帝王私德来评论功过。
    但是,攻打倭国这件事却是不行。
    以一己之喜恶攻打一个国家,和以大义为名攻打一个国家,完全是两种概念。
    太史婴还在愣神之际,却听李彻淡淡说道:“况且,本王之功绩,可是区区几张纸能写清的?”
    “千秋公案翻云雨,百顷良田变土田,无字碑头镌满字,功过是非......”
    李彻咧嘴一笑,看向面前的太史婴:“自有后人评!”
    武曌的功绩尚且不论,但她留下无字碑任由后人评价己功的行为,的确有一代女皇的风采。
    太史婴怔怔地看着李彻,心中却早已是惊涛骇浪。
    这世上,竟有不在意青史名声的君王?
    但没用多久,太史婴便回过神来。
    也对,若非殿下此等千古难遇之雄主,也不可能带着穷困潦倒的奉国,走到今天这个位置。
    太史婴缓缓收起手中纸笔,一向毫无表情的脸上竟露出了一丝笑容:
    “殿下,臣有一问?”
    “嗯?”李彻意外地看向太史婴,“什么?”
    太史婴斟酌着词句,缓缓道:
    “臣观殿下治军理政,对归附之靺鞨、契丹、室韦乃至索伦诸族,皆行怀柔之策,待之颇厚,然......”
    他顿了顿,声音更低了些:“然殿下对倭国、高丽三国,却似截然不同。”
    “倭寇寻衅,殿下雷霆震怒,不惜倾国之力跨海伐之。对高丽,亦是步步紧逼,驱其如犬马。”
    “臣愚钝,不解其中深意,同是异族,殿下您为何......只对倭国、高丽、新罗、百济这些国家......”
    “或者说,您为何只对倭人和高丽人,如此......苛刻?”
    对于一个合格的史官来讲,这种话本不该出自他口,但如今四下无人,他又实在是好奇......
    殿下对外族的态度吧,其实一直都不怎么样。
    但像是靺鞨、契丹、室韦之人,只要是真心归降没有威胁,至少在奉国安稳生活是没问题的。
    甚至那些靺鞨部族还能在奉国地界放羊牧马,小日子过得不错。
    可唯独这倭人和高丽人......
    就目前的形式看来,殿下是根本没准备留下他们,必须亡国灭种才行。
    李彻并未立刻回答,而是望向帐外,逐渐出神。
    深邃的目光仿佛穿透了时间,投向了某个遥远而沉重的时空。
    许久,李彻才缓缓开口道:“卿可曾听闻,庄生梦蝶之事?”
    太史婴微微一怔,随即点头:
    “《庄子·齐物论》有载,‘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此乃先贤对物我两忘、真实虚幻之哲思。”
    “殿下何故提及此典?”
    “不错,物我两忘,真实虚幻。”李彻的声音低沉下来,“本王......也曾做过一个梦,一个漫长冰冷,又浸透了屈辱的噩梦。”
    他微微闭了闭眼,仿佛在抗拒那梦魇的重现,但随即又睁开。
    太史婴身体陡然一颤,他第一次在李彻眼中看到这种眼神。
    他不知道怎么形容,仿佛是一种......直透灵魂的悲痛和仇恨。
    “在那个梦里,本王看到了很多很多年之后,那时的神州大地,不再有如今这般强大,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羸弱之中。”
    “战火......随之而来。”
    李彻的语速加快,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铁锈般的血腥味:
    “入侵者正是从那座倭岛上来,倭人用从我中华学去的文化、技艺、学识,磨砺出锋利的爪牙,趁着这片土地上的统治者昏聩衰弱、内斗不休之际,如同贪婪的恶狼般狠狠扑上来!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