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0章 第一,第二!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930章第一,第二!(第1/2页)
    短暂的失神过后,张谦的意识如海水退潮般慢慢回归。
    他惊觉此刻的自己,正置身于无数道目光的焦点之下。
    那些目光当中,有震惊,有好奇,有探究,自然也少不了相当多的嫉妒与审视。
    张谦下意识感到一阵局促,深入骨髓的自卑感几乎要让他再次低下头去,缩回无人关注的角落。
    然而,就在他目光游移、心生怯意之时,余光看到了身旁的林清源。
    林清源脸上依旧带着温暖的笑意,眼神中满是鼓励之意。
    仿佛在说:“张兄,你当得起!”
    张谦心中猛然一震,想起了林清源对自己的帮助和鼓励,又想起自己乃是榜首!
    第一次科举的榜首,那必然是陛下亲自朱批,亲自将他那篇‘大逆不道’的策问点为魁首。
    这个态度很明显了,已经不仅是对他这个人的赏识。
    更是表达了一个态度,为张谦所代表的千千万万底层百姓而不平的态度。
    陛下想要改变的,正是自己笔下所描绘的那个不公的世道!
    而我,张谦,乃是陛下钦点的榜首!
    出身农家,并非耻辱,而是陛下力图改变的起点!
    若此刻露怯,岂非辜负了陛下的期许,折了陛下的颜面?!
    一念及此,一股责任感涌上心头,勇气瞬间充盈了他的四肢百骸。
    因常年劳作而微微有些佝偻的腰杆,在这一刻如同风雪中坚韧的青竹般挺得笔直。
    张谦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波澜,目光坦然迎向那些注视着他的复杂目光。
    随即,不卑不亢地环揖一礼,声音清晰地开口道:
    “在下张谦,汾州人士。”
    “蒙陛下不弃,错爱有加,忝居魁首。”
    “日后还需诸位同侪多多指教,张某在此谢过。”
    众学子见他虽衣着寒酸,但此刻气度沉静、语言得体,面对万众瞩目竟无半分惧色,顿时高看了他几分。
    再联想到他力压群雄,才学高居上万学子之首,先前因他出身而起的轻视,也被冲淡了许多。
    此等人才,别管人家之前怎么样,现在可是真真切切有结交的价值。
    而首次科举的榜首,政治意义非凡,未来的仕途也必然比他们这些普通学子要宽广许多。
    念及于此,众学子纷纷出言寒暄:
    “恭贺张兄,实至名归!”
    “张榜首过谦了!兄有大才,我等佩服!”
    “在下沈原,与张兄同榜,日后同朝为官,还望张兄多多提携!”
    一时间,道贺与结交之声此起彼伏。
    张谦一一从容回礼,举止有度,心中却也不由得生出几分感慨。
    若在月前,莫说与这些学子平等对话。
    便是在路上相遇,自己怕是连上前搭话的勇气都没有,对方也未必肯正眼瞧自己。
    而如今,仅仅因为一个榜首的名头,一切都变了。
    眼前这一切,让张谦更深切地体会到,为何世家大族要死死垄断着知识,不肯流入民间。
    因为知识即是权力,而权力的滋味一旦尝过,确实令人难以割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930章第一,第二!(第2/2页)
    就在此时,前方再次传来唱名声:
    “第二名,名为林清源,敢问哪位是林兄?恭喜林兄高中!”
    林清源闻声只是微微一怔,随即神色立刻恢复平静,淡然拱手回应:
    “在下林清源,云梦山人士。”
    众人的目光立刻又齐刷刷,转移到张谦身旁气质卓然的白衣少年身上。
    林清源话音刚落,便有那好事者迫不及待地念出了他的考评:
    “林清源,云梦山人士,年二十五岁。考评:帖经——上!墨义——上上!逻辑——上!策问——上上!天爷!又是一个全科满分的妖孽!”
    众人闻言,看向林清源的目光更是充满了惊叹。
    榜首与榜眼竟是至交好友,且皆是人中龙凤,这怎能不让人啧啧称奇?
    张谦闻言,也是打心底里为这位良师益友感到高兴。
    他连忙转身,由衷地拱手道:“林兄,恭喜!”
    林清源却是一把拉住张谦的手,脸上露出豪爽的笑容:“张兄,你我相识于微末,一见如故。”
    “今日科举,又分列一、二名次,此岂非天意注定的缘分?”
    “清源有意与张兄更进一步,日后以兄弟相称,不知兄长可愿接纳我这个弟弟?”
    他言辞恳切,说完也不等张谦回应,便后退半步,郑重地拱手深深一揖:
    “清源,见过兄长!”
    他二人年龄相近,张谦年长一岁,自然为兄。
    张谦被他弄得一愣,随即一股暖流涌上心头。
    连忙伸手将他扶起,声音带着一丝颤抖:“贤弟......何须如此大礼!我自是愿意!”
    林清源这才起身,冲着张谦咧嘴一笑。
    在他们寒暄之际,最后的榜单也宣读完毕。
    六百余名新科进士全部出现,有名者无论名次高低,此刻都沉浸在喜悦之中。
    毕竟得了进士功名,便等于拿到了入仕的敲门砖。
    而接下来的殿试才是决定最终官职的关键,能入围已是天大的胜利。
    而那些名落孙山......孙海者,则是神情各异。
    大多数人都是垂头丧气,如丧考妣。
    但也有人很快振作起来,握拳立誓:“此次是某学业不精,荒废了光阴!”
    “此番归去,定当头悬梁锥刺股,苦读不辍,待下次恩科,再与诸君一较高下!”
    这番豪言也激励了部分尚有斗志的落榜者,纷纷附和,表示要卷土重来。
    中榜者自然不会摆谱,纷纷回礼鼓励。
    当然,更多的人则是面色灰败,默默转身,悄然离开了皇城。
    科举的难度就摆在那里,心知肚明,自己不过是来碰运气的滥竽充数之辈,再考多少次结果也是一样。
    与其在此徒增伤悲,不如回去靠着读书人的虚名,继续在家乡混迹,直至家产彻底败光。
    一辈子浑浑噩噩也好,至少不必踏入官场再勾心斗角。
    就在这时,护榜官马忠再次上前,开口压下了现场的嘈杂声:
    “恭喜诸位新科进士!”
    “皇恩浩荡,还请诸位随本将入宫,拜谢陛下!”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