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他们之间,不会有什么关系吧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这日
    已是乡试的最后一天,李氏火锅也被封了近一旬。
    可李府始终大门紧闭,也不见人出来解释过只言片语。
    任由不明真相的民众对李府和李氏火锅疯狂诋毁。
    酒楼和门口,更是恶臭一地,各种蝇虫乱舞,鸣鸣一片。
    随着时间推移。
    局势也越演越烈,甚至民愤上脑时,还牵连了同住天心巷的其他人家。
    好在。
    云灵早早吩咐了薛冬提醒邻里,为此还备了不菲的赔礼。
    再加上暗戳戳的哭诉。
    如今整个天心巷的人都知道了,李府因为得罪魏巡,才被刻意针对!
    一时间。
    倒是没人再来抱怨被牵连之祸。
    然而。
    愤怒的民众却并不罢休,不知从何人嘴里打听到李府的主人如今还在乡试。
    无论他们怎么闹,都不会有结果。
    一瞬间。
    所有的怒火都被集中在了科举上。
    一个道德败坏的无良商贾,如何能参与科举,考取功名?
    若真考上了,那也是个鱼肉乡里的大贪官。
    不行。
    绝不能让他安心考完!
    在无形的引导下,所有激烈的民众全都一股脑冲到了考场。
    纷纷举旗呐喊,声嘶力竭的质问。
    问天,问地,问父母官!
    府署
    此刻,徐权的头可谓是一个比两个大。
    得知怒民围了考场,徐权第一时间便找上聂州:
    “聂大人,你的计划到底进行到哪一步了?”
    别怪他沉不住气。
    原本,预料中只是挑起部分民愤,给李成打造个受尽误会的悲情形象。
    可眼下,情况却不受控制,火都要往他这个父母官知府身上烧了!
    聂州笑眯了眼,表情有些玩味:“不急,此事还可以再等等。”
    “你等得,我可能等不了!”徐权气的话都重了几分:
    “若是冲撞了考场,就算有大皇子庇护,我也担当不起这个责任!”
    闻言。
    聂州总算认真不少,仔细思索片刻,才开口:
    “既然如此,那你先去张贴告示吧。”
    “宣布泉州府境内,青龙寨,狗头寨,凶虎寨,野蛇寨已尽数剿灭。”
    闻言。
    徐权有些激动,声音都在颤抖:“此话当真?”
    这四个山寨,可是泉州府鼎鼎有名的四大贼窝!
    无论是进出府城,少不了被他们剥削。
    轻则脱层皮,重则人财两失。
    泉州府的百姓可谓是苦他们久矣。
    如今骤然得知山贼已尽数被剿灭,徐权如何不惊。
    聂州道:“自然是真,我既说出口,岂能作假?”
    “好,我这就去宣布!”
    ……
    府城城门口
    告示一贴,就有不少民众围了过来。
    得知山贼被剿灭,如此大快人心的消息,顿时引起一阵欢呼。
    很快。这个消息就一传十,十传百,迅速传遍了整个府城。
    就连聚在考场外的民众,也分了心。
    “我就知道,咱们泉州府的儿郎都是好样的。”
    “怎么可能一直放任贼寇逍遥法外!”
    在场众人。
    不少人都是家在府城外,每日进出府城做些小生意,维持生计。
    因此,他们没少受那群山贼的剥削。
    如今骤然得知这个好消息,可谓欣喜若狂。
    可很快。
    有心思敏捷的人发现不对劲,狐疑道:
    “怎么突然就剿灭了那群山贼,没听说有什么将军来咱们泉州府啊?”
    果不其然。
    此言一出,引起不少人的共鸣——
    “我还以为就我一人觉着如此。咱们军营情况如何往年不是不知道。这么快剿完匪,肯定有秘密!”
    “没错,这事绝不可能仅靠他们就能做成。”
    不怪民众对泉州府军营不容忍。
    实在是贼寇太聪明,山寨所占之地,处处险要难攻。
    又狡兔三窟,每大费周章攻下一座山寨,进去发现早已人去楼空。
    府城往年组织过一两次剿匪行动,可收获甚微,之后剿匪一事便不了了之了。
    如今有所成效,他们都是惊讶无比。
    人群中
    有消息灵通的人压低声音道:“压根不是什么新将军,此事隐秘,我知道!”
    此话一出
    顿时吸引了所有人。
    见所有人齐刷刷的看向自己,那人颇为自得的仰仰头,看上去十分嚣张。
    有人认出了他,知道是每日给城外军营送菜的菜农,对他的话又添了几分信服。
    眼看着款也摆足了,菜农才不紧不慢的清清嗓子,道:
    “这段时日,我每每进出军营,发现他们的刀剑都变化极大。”
    “一经打听,听说是换了很猛的铁,所以兵器也很猛,所以就剿匪了!”
    “很猛的铁?”
    有人忍俊不禁的反问:
    “你怎么不说很润的铁,勾得山贼的兵器全都软了下去?哈哈哈哈……”
    菜农受不了这些嬉笑,径直扑了过去:
    “你们可别不信,我说的可都是真的!”
    人群中
    倒是有人联想到什么,迟疑出声:
    “我倒是听说过某种钢铁,坚如磐石。锻成刀时,削铁如泥。铸成盾时,无坚不摧。”
    “其名,锰钢!”
    菜农听清那人的话,连连点头:“对对对,就是锰钢!”
    “而且还有个叫什么女金做的护胫。”
    “是铝合金吧。”
    那人听菜农肯定,顺势接过话茬:“若真是换成这两物件,能收拾那些山贼,的确不奇怪。”
    那人来自弋安县。
    当初李柱在县城卖手摇冰棍时,他曾见过用锰钢和铝合金做成的模具。
    当时瞧着新奇,问过一嘴,便知道了这些特性。
    果不其然。
    他一提,附近有不少人都回忆起这两种金属。
    他们都是今夏去过弋安县一带,见识过手摇冰棍的。
    自然。
    少不得问过那模具的情况,知道锰钢和铝合金也不奇怪。
    这下,倒是苦了那些久在府城过活的人。
    一通抓耳挠腮,就是弄不清那是什么玩意儿。
    最后,不得不求助知情人:
    “你们说的那些东西都是哪来的?”
    “咱们大顺,居然还有这么厉害的锻造大师啊?”
    此言一出。
    倒是难住不少人。
    “东西都曾在弋安县一带见过,但锻造大师……倒没听说过。”
    有人接过话茬:“我倒是有所耳闻,好像是位李姓大师。”
    “李姓,弋安县一带人?”
    “如果我没记错,李氏火锅背后之人,好像也来自弋安县。”
    “他们之间,不会有什么关系吧?”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