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稳住别浪~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小说就是著名的《一双绣花鞋》。
    那个时候,小说肯定不能公开发行,完全是靠着手把手之间的传抄散播。
    根据不完全统计:这部小说的传抄数量曾经一度接近一百万册,而且越传越广,内容也越抄越玄乎。
    即便当时没看过手抄本的朋友,也一定听过小说的名字。
    久而久之,这部小说的影响力已然超越作品本身,成为了一桩都市传说~
    就在去年的时候,小说得以正式出版!
    这不,连电影都有了。
    据说,电影原名《静庐凶杀案》,在上映时被改名为《雾都茫茫》。
    这种害怕又让人忍不住想看的新鲜感觉,是之前所有的文艺作品都没有的。
    恐惧是人类根深蒂固的情感,也是人类欲罢不能的探索动力。
    在后世,恐怖片和喜剧片可是以小博大的唯二选择!
    这部电影威力有多大?这么说吧!
    当天晚上,米兰就来敲门了~
    夏天:“干什么?”
    门外的米兰:“我一个人有点怕。”
    夏天透过门缝看到,这婆娘抱着一个枕头,嘴角一抹诡计得逞的笑容。
    枕头都抱过来了,你要干什么?!
    夏天:我要是让你进来,就该我害怕了!
    ……
    4月1日,愚人节~
    中银开始在国内发行外汇兑换券。
    外国人、华侨、三地同胞进入国内时,须将所持外币在中国银行或指定的外汇代兑点。
    以当时的汇率,兑换成外汇券,并在指定范围内与人民币等值使用。
    这算是正式开始流通了!
    外汇券有7种面额,最大的100块,最小的1角。
    物以稀为贵,这一条在什么时候都是成立的。
    外汇券能买到很多紧俏物品,这就注定它稀有而有价值。
    依规定是不准私自在民间兑换,但很多心思活络的人都尝试着偷着换。
    因为它的官方兑换价与黑市价向来有很大距离,有很大的套利空间。
    这倒腾外汇券,在之后几年,都是一个捞偏门的发财路子。
    当然了,抓的也挺严!
    到了月中,国际上传来了一个消息——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去世了。
    他的死竟然在国内引发了一波萨特热潮?!
    走在大学和高校中,几乎每人腋下夹着一本萨特,每个人都能说上一句“他人即地狱”。
    这个时候人们喜欢学习,喜欢看书,喜欢思考,所以哲学也非常火。
    在91年出版的《西方思潮于中国大学生》中,著者在魔都13家高校统计得出:85年到86年,拥有和看过萨特、海德格尔、尼采、弗洛伊德等著作的大学生,比例高达80%~
    在前几年恢复高考后,大学生社会地位非常高。并且有实际利益,让大家认识到了知识的重要性。
    所以在整个80年代,“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是全社会发自内心认同的价值观。
    这个时期,阅读哲学、科学、文学著作,是非常高大上的行为。凡是有志青年,都会设法扩大自己的阅读量。
    这时候知识分子谈钱还是很难为情的,人人都有激情,并且不是一般的激情,是继往开来的激情。
    因为上述社会氛围,当时博学多才的穷学生,能吸引异性眼光。
    这也是一个很强大的激励~
    这时娱乐活动极少,连电视都罕见,看书已经是最好的娱乐活动了,不像后来有这么多网络游戏、短视频来抢占青年们的时间。
    生活压力也没后来这么大,有大段的业余时间,可以被用来系统阅读某一领域的著作。
    甚至能够看到几个人坐在马路边上,讨论文学的巨大热情。
    而90年代后,再也没人崇拜知识了,都开始崇拜“企业家”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