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咱俩东窗事发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秦公馆,所以照例也是该在这里过的。
    今年胡大特地邀请了几位府里的好友一起聚聚。
    一时间不大的胡家公馆里面其乐融融。
    大人们全部围成一桌,推杯换盏好不热闹。
    “老包啊!这杯你得喝,今后你跟咱们可不是一路人了,发达了可不能忘了咱们。”胡大显然是有些喝高了,脸上红扑扑的,拉着老包说什么也不放过他。
    老包已经喝了好几轮了,整个人晕乎乎的,但是他是个不会拒绝的主,又被灌下去好几杯老黄酒。
    “胡大瞧你说的,这八字还没一撇的事情,国维还是得靠自己好好读书。”
    “你就别谦虚了,上次我还看见高科长来府里,指着门口国维写的对联问。”高升也眉飞色舞起来,声情并茂地描述起当天的场景。“他说,这是哪位大师写得书法,我一定要好好见一见。”
    “伱猜怎么着。”高升激动得都手舞足蹈起来。“秦老爷笑得就好像国维是自己孩子一样,拍着他的手说是自己的贤侄包国维。”
    这个话一说完,桌上的所有人都是哈哈大笑,老包笑得眯起了眼睛,脸上竟也生出光彩来,整个人最近年轻了许多。
    而在另外一桌上面,以包国维为核心坐了一整圈,这些都是胡大高升他们的孩子,跟包国维也差不了几岁,他们大多没有读书,眨巴着眼睛问着包国维一系列的问题。
    “包国维,洋人是不是都是人高马大的足足有房梁那么高?”说话的是胡大的小儿子,他还没到读书的年纪,头上扎着两个冲天辫。
    “不是,他们和我们一样都是人。”
    “听说外国人每天吃的都是白面馒头诶。”胡大的大儿子在理发店里面做着实习工。
    “他们也有吃黑色的面包的。”
    “唉,比不上外国人的,咱们的东西都是落后的,这洋人的东西都是好了。”这回说话的是高升的儿子,他算是有些出息在一家酒楼做着管事。
    “这也不一定吧。”
    ......
    晚上包国维喝了很多酒,可回到家中的时候他依旧很清醒。
    在书桌面前写了一会儿小说,但不知怎么的,越写越是心烦气躁,心里好像有个什么结一直卡在那里。
    有些烦躁的在纸张上写写画画。
    自1842年沪市开埠以来,西方人的文化就入侵了传统中国人的生活。
    他们有着宽敞明亮的房子花园,各种各样前所未见的新奇事物,为彼时的中国人带来一个又一个震撼。
    当时的人们从天朝上国的鄙夷心态,一直掉落到自卑自怜,乃至于到了“见洋色变”的程度。
    但其中更重要的原因是——被打怕了。
    一次又一次战争的失利,丧权辱国的条款,就算是一个民国时期的普通人也知道,咱们是落后的,洋人才是好的。
    更别说接下来的大厦将倾,民族危亡。
    连日来的这些风波让包国维差点忘记了,自己身处的并不是曾经那个和平的年代。
    那么,他又能做些什么呢?
    包国维瞥了一眼墙角有些恶臭的罐子,里面是他制作失败的大蒜素。
    看多了网络小说未免对于现实失衡,真正将那些历史上的青霉素、大蒜素实现从来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1929年青霉素就已经被英国科学家发现,直到1943年青霉素才得以大规模批量生产使用,这还是建立在充裕经费和顶级研究所之下,之间的推进不是简简单单一个制造出来就可以实现的。
    青霉素、大蒜素、电子显微镜、合成氨......
    自己可以将这思路做法交给专业人士。
    但以如今民国科学界的形势,以某些国人对于洋人的盲目崇拜,最后怕不是给欧美列强做了嫁衣。
    这让包国维感觉到自己有些无力了,改变一个时代从来就不是简单的事情。
    思考良久,他从兜里面摸出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一个地址。
    “西大街221号。”
    这是章念月留给他的家庭住址,邀请他明天去见见她的父亲,那位国学大师章太炎先生。
    默默地将其收到内衬的夹层之中,包国维决定明天还是登门拜访。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