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李宗吾:秉文厚黑学典范也!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助武术长进罢了。”
    包国维回忆说道:“光头又说可以帮助我传播作品,提高影响力,但这作品需要与他商量一番,但我反问他,我的作品不是早就上了国府的黑名单,常公又何提到什么提携.”
    两个人一来二去的拉扯一番,对于包国维的拉拢最终还是不了了之。
    光头又提到资助金钱。
    包国维提到自己有钱,留学的事情自己可以安排。
    光头问他想要什么。
    包国维告诉他,国泰民安便是自己的所求。
    实际上,包国维还真是有自己想要的东西,比如他很想回到后世打把游戏,当然这是光头完全做不到的事情。
    曹晏海听着两个人一来一回,感觉自己瞬间要长脑子了,他捂着脑袋说道。
    “师父你不要说了,我头疼,你刚刚提到这回还是有所收获的,这个收获是什么?”
    提到收获,包国维脸上露出了畅快的笑容。
    在言谈之中,包国维劝谏光头要广开言路,减少对于书籍报刊之类的管控。
    要知道,在这个时代,国府针对大部分揭露现实等相关题材的作品,都是一个封禁的态度,实际上目前为止都是没有任何法律依据的,出版法的颁布历史上在今年年底。
    显然,受了这次运动会以及包国维海外扬名的影响,光头对于这方面的管控还是有所松动的。
    他提出会将包国维的作品推广出去,对于各方出版物也将放宽许多。
    至于光头的承诺作不作数暂且不谈,起码在一段时间内,书籍报刊等文字媒介的管控,能够得到一次放松了。
    点了点头,曹晏海继续问道:“师父,咱们接下来要做什么?”
    包国维笑着用手里的书敲了一下对方的脑袋,青涩的脸上颇像是一个小先生。
    “你去加紧练习,切忌骄傲自大,有恃无恐。”
    “而我继续回去写我的《教父》还有《枪炮、病菌与钢铁》!”
    西南。
    渝城也被称作山城。
    夏商巴国在此建都,此地因此得名巴蜀。
    巴蜀地杰人灵,多山多盆地多美食,也多才子。
    富顺县是其中翘楚,清末民国这里出了才子可以用箩筐装起来,在清代地方志之中,一齐被称作富顺才子。
    而今日,在渝城城中,一处小饭馆里面,一位身穿长衫面容瘦削修长的老者举手大声喊道。
    “老板儿!再给我起一碗担担面!”
    老板肩膀上挎着大大的白巾,来到老者面前躬身说道。
    “李宗吾先生,您这可吃了三碗面了,再起一碗您可还吃得下否?”
    李宗吾是这里的常客,老板自然是知道他的名字。
    这位先生在城里担任着教育编撰的职务,比起其他趾高气扬的老爷来说,李宗吾自然是和善很多。
    听说这位先生才学很大,但脾气也很怪异。
    往常老板没有感觉到,只觉得是旁人捕风捉影,今天倒是涨了见识。
    哪里有巴蜀人,早上一口气吃了三碗担担面,还要再吃一碗的?
    “嗝~”
    李宗吾打了一个饱嗝,眼睛里面却还是意犹未尽的样子,不满地抬头说道。
    “你这老板,劳资让汝起面,你便起面,窝还会少了你钱不是?”
    老板陪着笑脸,搓搓手说道:“先生不要生气,我这不是怕你吃坏了肚子么?您要我这就给你下去!”
    “嗝~”
    李宗吾又打了一个饱嗝,指了指桌子上。
    琳琅满目,有旧有新的报纸刊物,还有两本出版物说道。
    “你且看这里。”
    “?”老板被说得有些懵圈了。
    李宗吾这才笑着解释说道:“你看我这些书籍文章,都是那包秉文所作,我看得痛快了,便要吃上一口担担面,这接连看了一半已经吃了三碗担担面了,你还得给我下三碗担担面,我才能继续看得痛快!”
    老板的嘴巴张得老大,要不是眼前这位是国府里任职的先生,说不得他就得破口大骂对方得了脑疾。
    不过有钱不赚白不赚,老板发了狠,当即去后厨一口气给对方起了三碗担担面。
    虽知道李宗吾非但没有恼,反而感慨说道:“来得好!来得好啊!我正巧看看这篇刚刚出炉的《瘟疫调查论述》,还有这本《活着》我看到一半,且放在最后品味!”
    老板和伙计们在柜台里面观察着李宗吾,发现平常人吃这么多面,早就恶心了。
    可这个家伙却完全面不改色,反而就这那几篇文章,看得吃得津津有味。
    旁边的伙计如同见了鬼一般说道:“东家,要不要去请个郎中过来,我怕这位先生出事。”
    倒不是伙计好心,只是这位先生要是在店里出了什么事情,他们也免不了要染上几分因果。
    老板撇撇嘴摇摇头说道:“我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