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六章 知青们的出路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五月份西北的月色很美。
    看月的人越是孤单,月色便会越发融㣉心里。
    杜鹃坐在窑洞的门口,手里抚摸着一只小巧的手鼓,微微仰着头在看月亮。
    窑洞这东西在陕省居多,但在西北的H县还存留有一部分。
    H县棉垦公司就占据了一大片老旧的窑洞当职工宿舍。
    今晚的杜鹃又有些心神不宁,连衣裳都没去洗,一直坐在窑洞门口发呆。
    她从南方来到西北H县插队至今已经过去了五年。
    已经从一个稚嫩的十七岁女孩成长为了一个二十二岁的劳动女青年。
    杜鹃在回想着自己当年来到这里时的样子。
    但悲哀的是,她已经记不清自己当初的模样,一年又一年的期待落空几乎耗尽了她的心力。
    手鼓是当年在一个知青点的大姐送给她的十八岁礼物。
    当几年前可以回城的消息传来,她和几个知青好友一样欣喜若狂。
    杜鹃那时是带着无尽的欣喜和期盼回到了家乡。
    家里虽然很小,却能容纳下了父母和他们的五个孩子。
    她在家里待了一个多月。
    兄弟姐妹们的鼓励丶父母的笑容冲淡了没有油水的菜每个人只能夹两筷子的要求丶略过了每天只有两顿饭的微薄。
    可家里在等工作的不只是她一人,五个成年的孩子里有四个在吃父母的老本。
    当杜鹃无意中看到自己的老父亲为了帮自己的子女能有个试工的机会,陪着笑跪倒在别人家门口时,杜鹃一切的坚持都碎了。
    她连夜爬上了前往西北的运煤火车,对着逐渐远去的家乡放肆的哭喊。
    带着一身孤独的杜鹃回到了H县,她选择留下落户,她要种田打粮食继续寄给家里......。
    可她的心里一直不甘。
    她拒绝了村里介绍的多个对象,一边劳作一边复习参加高考。
    可惜她的底子实在是有限,面临是一次又一次的失败。
    灰色的日子里在去年出现了一道光。
    张县来了H县。
    他把所有落户知青都集中到了棉垦公司。
    虽然棉垦公司是个草台班子,进了也不是有编制的正式职工,但杜鹃和好些还不死心的知青们都选择了赌一把。
    她们把分到手的田地还给了村里,来棉垦公司当上了前途未卜的临时工。
    挂靠在棉垦公司下的夜校是杜鹃最後的希望。
    杜鹃今天之所以心神不宁,是因为她又开始患得患失。
    他们这批来棉垦公司赌明天的落户知青里已经消失了不少身影。
    有技术的几个早前就被要去了火电厂,率先拿到了县里的正式编制。
    然後是酒厂招工,又去了三十多个落户知青。
    而这次郑家峪火车站招收员工的机会在知青们里引起了轰动,可县里却优先照顾了那些已经超出高考年龄的老知青。
    回到H县两年,依旧还是浮萍一朵的杜鹃已经彻底看不清人生的方向。
    想哭却没有眼泪。
    “别想多了,”最後还是室友把她拉进了窑洞,“张县说过不会不管我们,还有今年的高考......。”
    杜鹃抱着腿坐在炕上顺着室友的话自我安慰。
    是啊,张县是个能人。
    这才来了多久,原本死气沉沉的H县如今变化可真大,光是大家的精神气就高了好多。
    室友一边换衣服一边低声说出了自己的打算。
    “要是我今年还是考不上,县里又安排不了,我就南下去......。”
    没等杜鹃从惊愕中反应过来,窑洞外的院子里又响起了孤单的吉他声。
    那是住在她们窑洞对面的男知青,一只被恋人抛弃的孤雁,也是一个把回城工作机会主动让人的傻瓜。
    “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
    关於登录用户跨设备保存书架的问题,已经修正了,如果还是无法保存,请先记住书架的内容,清除浏览器的Cookie,再重新登陆并加入书架!
    听到那男知青的歌声,杜鹃轻轻叹息了一声。
    他们这群人,似乎被整个快速变化的世界给彻底遗忘在了无人在意的角落。
    ......
    进㣉五月下旬后,张宏城又忙了起来。
    火车站那边还在建设,几个合资项目里除了古泉山酒外,都还没开始正式投产。
    但他已经把目光放在了更远的地方。
    逐年扩大的京城大学生法务援助小组如今已经发展壮大,甚至还独立出去了两个私人律所。
    应老关系户张宏城的邀请,一支十多个法学教授和学生组成的团队来到了H县。
    张宏城如今是县Z兼任县诿副书纪,已经实际全面主持工作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