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0章 莫斯科保卫战,德军闪电战!于谦:这和蛮牛顶墙有何区别?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1941年9月,德军在基辅会战取得胜利后,希特勒下达了代号为“台风”的进攻莫斯科作战计划。】
    【德军中央集团军群总司令冯·博克元帅接到了来自柏林的最高统帅部进攻命令。】
    【为执行这一计划,德军调集了第四集团军、第九集团军和第二装甲集团军。】
    【德军中央集团军群总计投入近180万兵力,2000辆坦克和14000门火炮。】
    【苏军方面,由朱可夫将军负责莫斯科防御工事的部署。】
    【苏军从西伯利亚和远东调集预备队,在莫斯科防线上集结了超过120万军队。】
    【在莫斯科西线,德军各部队开始秘密集结,为即将开始的大规模进攻做最后准备。】
    【这场在苏联心脏地带即将展开的战役,将是东线战场上规模最大的军事行动之一。】
    【1941年9月30日,德军正式开始对莫斯科的进攻。】
    古人看着天幕上那幕幕强大战斗军团的画面,满眼惊奇!
    虽说人家装备很牛逼,不过,这德国人打仗还真是莽撞。
    敢在冬天来临前发动如此大规模的进攻!
    也不知是真有胆量还是没见过莫斯科的寒冬。
    想来这希特勒怕是没读过《孙子兵法》,不知“兵贵神速”的真正含义。
    古人中不乏擅长经商的老行家。
    看到这般大规模的军队调动,下意识就开始计算起粮草辎重的消耗。
    这般庞大的军队,光是吃喝就够让人头疼的。
    只能说这仗打的不够实在,眼瞅着就要入秋了,这般天寒地冻的,就算打下来又有什么?
    “啧啧,一百八十万大军,这排场可真够大的。”
    “瞧瞧这阵势,比当年长平之战还热闹呢!”
    “我看啊,这德军就是欺负人家老毛子没反应过来,要是给人家缓过劲来,有他们好受的!”
    “诸位要不要赌一赌,这莫斯科到底能不能守住?”
    “我出一文钱!”
    ……
    一个金秋午后,唐太宗李世民正在太极宫的演武场上观看新式投石机的演练。
    天幕上却突然滑到那场即将在遥远北国打响的大战。
    李世民看得入神,不由得停下了手中的铁胆弓。
    “长孙皇后说你今日在校场看了大半日,朕来瞧瞧,倒是赶上了这般热闹。”
    李世民目不转睛地盯着天幕,脸上露出几分凝重。
    李靖赶紧拱手作答:“陛下来得正是时候,这场仗怕是要载入史册了。”
    “你觉得如何?”
    李世民转头看向这位老将:“一百八十万大军,声势浩大,但朕观其态势,恐怕已是强弩之末。这莫斯科,可不比其他地方啊。”
    李靖捋着胡须,沉吟片刻:“陛下慧眼如炬。
    臣观德军虽有精锐之师,但补给线已然拉得太长。
    更何况,这般时节北上,实在是不智之举。”
    “正是!”
    李世民负手而立:“当年朕与突厥交战,也曾遇过类似的窘境。
    大军推进,愈向前愈是艰难。
    这德军还要强行推进,简直是自寻死路!”
    场中的新式投石机已经闲置在一旁,几名武将也被天幕吸引,静静地站在不远处看着。
    李靖却话锋一转:“只是臣以为,这德军怕是不会就此止步。”
    “哦?为何?”
    李世民挑眉。
    “陛下可还记得当年攻打辽东的情形?”
    李靖指着天幕上的军队调动图:“有些时候,军队的战意一起,便是君王也难以遏制。
    这德军远道而来,定然是抱着必胜的决心。
    就算前路艰险,他们一般也不太会放弃。”
    李世民若有所思:“你是说,他们会不计代价,强行推进?”
    “正是。”
    李靖正色道:“这股狠劲,倒是与当年的突厥有几分相似。”
    “有意思。那依你看,这仗该如何打?”
    李靖刚要开口,突然想起什么,轻轻一笑:“陛下,这后面的事,咱们还是莫要讨论为好……”
    【不过,德军在向前推进的过程中,确实是遇到了不少的困难。】
    【首当其冲就是遭遇了秋季泥泞道路的困扰。】
    【连绵不断的秋雨让本就简陋的苏联公路变得泥泞不堪,德军的装甲车辆和补给车队陷入了泥沼之中。】
    【工兵部队不得不砍伐大量树木铺设在道路上,以便军队通过,这严重拖慢了进攻速度。】
    【补给线的延长也让德军头疼不已,从前线到后方补给站的距离已经超过了700公里。】
    【由于道路条件恶劣,运输车队的速度被迫降低,油料、弹药和食品等物资无法及时运抵前线。】
    【德军的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