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所向睥睨【求订阅】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灯光微晕,夜色朦胧。
    “你近来在研习兵事?”曹操问。
    “嗯,想多了解一些。”
    姚静抿着小嘴,在矮席前跪坐,身段绰约。
    “我给魏王做随军参事,若对兵事一点不知,怕出了差错。”
    姚静是那种学习欲旺盛,又责任感很强的人。
    曹操家里也有一个。
    上次他征东鲜卑回来,看见卞媚也在学习兵事。
    她画的战略草图,试着分析敌我,像模像样。
    曹操摊开手,“这次出行,我领军走的什么路线,做了什么,你都记了下来,拿出来我看看。”
    姚静犹犹豫豫的从袖子里,掏出一本小册子,土黄色的纸制封面。
    曹操已下令推动造纸产业,扩大规模,尝试降低生产成本。
    如果纸张能逐步推广,就让文字有了进一步的传播性和更便利的载体。
    对于增加人才基数,会有一个根本上的推动作用。
    曹营内部的中高层,因为纸的轻便易携,多已改用纸张。
    用线来钉装,一本小册子的书写承载量,抵得上百枚简片。
    曹操翻开册子。
    其上写满了隽永而不失秀气的隶书。
    姚静把跟着他的所见所闻,汇总记录下来,分析各类事情的用意,能带来什么影响。
    包括曹操累次用兵的方策。
    头一次遇上这么好学的女学霸。
    曹操翻看册子,指着一处:
    “你这里写着刘关张的名字,又在张飞的名字上,点墨标注,对我放了他,有疑惑?”
    姚静螓首轻点,“是有些诧异,以魏王的性子,对张飞似乎格外宽厚了些?”
    “往昔对乌桓,即便乌桓人愿降,您仍下令屠戮。
    对东鲜卑亦如是,鲜卑之地,白骨累累…”
    曹操道:
    “如今我魏国的国力,兵马日盛,和早年形势是不同的,绝非任何人能轻易撼动。”
    “所以想收拾旧山河,就到了要有区分的时候。
    对外族狠厉,是因为他们畏威而不畏德。
    对内相对宽厚,是为了汇聚力量,开疆拓土。”
    “其次,益州,巴蜀等地,古来便是难以解决的症结。
    当年,秦皇数次派兵,征南蛮之地,却损失惨重,以大秦国力尚倍感吃力,消耗巨大,数十万兵马折损其中。”
    “我魏国如今,比当初的大秦如何?”
    “自是不如。”
    曹操思虑着说:
    “刘备入蜀,入益州,让他先把根子扎住了,将南地百族林立的区域,先整治一遍,许多复杂的事,就会变得简单。
    他的势力,已被我多次削弱,手下人员匮乏。
    若再把张飞杀了,他入蜀兵寡将少,就起不到处理巴蜀问题的作用。”
    曹操还有句话没说,就是刘备麾下,历史上最鼎盛的时候,算上诸葛亮,进入巴蜀也是困局。
    诸葛亮数次北伐,没一次成功。
    因为他受阻天险,出不来。
    刘备入蜀地,会被其复杂的形势拖住,根本无法对如今的曹营,形成有效威胁。
    所以根本没什么放张飞,给自己立敌一说。
    从长远角度来看,只要有一丝收服张飞,关羽的希望,曹操也想试试。
    两人用于攻外,将无坚不摧,能节省多少己方的伤亡,带来多少胜利?
    着眼点在短期,会觉得放张飞有失。
    长远看,则正相反。
    败刘备对现在的曹操来说,或许不难。
    但结果就是要自己重新面对巴蜀,益州的复杂问题。
    曹魏比大秦,比历史上一代代占据巴蜀,益州,皆困于其中,无力外出的人如何?
    这是个消耗数十万军伍,也未必能解决的问题。
    用诸葛亮之谋,刘备的凝聚力,张飞、关羽之勇,联合入蜀,给曹营打前站,是对自身消耗最小的一种权衡。
    这是曹操早就和众谋士商议过多次的事情。
    表面是放张飞,实则是曹操在贯彻计划,用他们当棋子,给自己卖命。
    哪来的思虑不周,不够强势?
    曹操对姚静稍作解释。
    “既要让刘玄德等人入蜀,那魏王此刻又诱使江东陷进来,要打江东,推动两方早日联合。如此,刘玄德入蜀经营的时间不足,岂不相互矛盾?”姚静问。
    曹操笑道:“你是不了解刘玄德和江东。
    不是我一两次击溃他们,他们就会立即联合。”
    “我们制造外部压力,会加快推动他们两方,扩张自身。
    他们出不来,就只能吞并周边来壮己,这才是我的目的。最后他们才会尝试联合以对抗我,打大会战,那就是一统的时机。”
    姚静低着小脑袋,琢磨事情。
    曹操忽然问:“你之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