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轰传天下,各方反应【求订阅】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入城后,曹操进入原兖州刺史府,现在的州牧府。
    “刘刺史的家眷,已都归复原籍。”有随行官吏道。
    这里比之前的陈留太守府宽敞多了,内部的装饰,布局,已能初步比拟当初洛阳的大宅。
    单从面积上看,或许还要更大些。
    前堂就是一州之首办公的地方。
    曹操没休息,兖州战事初定,如何善后等事,亟待处理。
    他回来便与一众官吏,开始商议。
    纷乱的战争和动荡,使得天下万物凋零。
    而人才和大量的兵员,是最难得的两样东西。
    八十万降卒,让所有知道消息的人都心头悸动,敌者惊惧,友者欣喜。
    在长安,袁隗最先收到消息,得知青州军大溃归降。
    新建的尚书台,袁隗盯着前来传讯的小吏:“击溃青州军,曹孟德自身损失如何?”
    “他先期采用收缩防线的战略,兖州有多座城池受损。
    但曹孟德的兵马,没什么损失。”
    “后来和青州军交战,他用分而击之的手段,以骑兵削弱敌军。”
    “青州军被遏制,最终被追击,在济水沿岸投降。”
    “降兵真有八十万之众?”
    “我们在兖州的眼线说,远远望去,十几里都是跪伏的人群,多的无法计数。
    青州军中,只渠帅管亥率数千亲军逃走,余众全部受降。”
    “那些人聚在济水沿岸,呼喊投降时,天上的云层都被声浪冲散,河面波澜四起。”
    “这几日,青州军各级将领,凡为恶多者,都被曹孟德下令斩杀。”
    “送来的消息说济水河,已被鲜血染红。”
    “而另外一些流民,则被登记在册,得到赦免,获赠土地,谷种,允许他们留在兖州耕作。”
    “曹孟德是在震慑和安抚,杀伐和奖励土地并用。”
    汇报的吏员说一句,袁隗的脸色,便阴沉一分。
    曹操受降有七八十万众,让袁隗有种眼前发黑的眩晕感。
    当下人口最多的是豫州。
    其南阳一郡之地就有两百万众。
    然而曹操这一次几乎得了南阳半数人口,其中青壮比例还要更高。
    袁隗当初支持曹操离开洛阳时,绝没想到短短一年,曹操会从执掌陈留郡,完成到掌握兖州的跨越。
    和袁隗一样,收到消息的还有董卓。
    董卓更胖了,体型肥硕,如一座肉山。
    他迁居长安后,从周边郡县征召大量人口,充实长安。
    而长安城的修缮,一直在完善当中,到此刻也只是初具规模。
    董卓还发动了庞大的人力,物力,建造出一座城墙般高耸的碉堡,后世称之为郿坞。
    这座碉堡,高度和城墙的宽度相等,都是七丈,内外戒备森严。
    董卓在其中囤积大量粮食。
    这是他给自己建的退路,也叫万岁坞。
    他对自己的亲族说:“若形势有利,我就出去称霸天下,若不成功,我就躲回郿坞,不信有人能攻破这座坞堡。”
    董卓在郿坞建成后,以其为府邸,多数时间都待在堡垒内,不出去。
    不得不外出时,他会披上重甲,走到哪,都带着铁甲卫,寸步不离。
    董卓也在关注天下的形势。
    群雄纷起,各方都在徐图发展,近乎自立。
    当他收到曹操击溃青州军,掌握兖州的消息,亦是愣了半晌。
    “掌兖州,得了八十万降卒…”
    半年前,曹操还要联合孙坚,来对付他董卓。
    现在,曹操收降八十万流民,实力会膨胀到什么程度?
    董卓震惊的同时,还生出一丝他自己不愿承认的寒意。
    同样在长安,吕布也收到消息。
    他在董卓麾下任中郎将,权力比半年前,没有增长,反而有所衰退。
    来到长安后,董卓的亲族也全都来了。
    董氏一族的人,事事争功,联合排挤吕布和他麾下的并州军,视他们为外来者。
    而董卓恶行无数,杀人太多,对周边的人也是越来越猜忌,谁都不信任。
    前几日董卓睡醒,正好吕布去觐见。
    当时吕布刚帮董卓征剿了一批反对他的人,身上杀气未散。
    董卓见了,抓起一件东西便往吕布砸来,说吕布满身杀气,有害他之意。
    虽然后来董卓说自己是睡意初醒,认错了人。
    两人的关系表面恢复,但吕布心里很不自在。
    他当初愿跟随董卓,叛杀丁原,有个内在原因,很少人知道。
    就是董卓无子,之前劝降吕布时,便透露愿意接纳他为义子。
    当初在崇德殿,吕布改口称义父,就是董卓在实现承诺。
    董卓无子,认吕布为子,其中含义,不言可知。
    某种意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