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全天下都来送礼【求订阅】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不能出入。
    另一侧的文姬,目前也没得到处理这些密函的权限。
    袁绍来信,让曹操杀他自己麾下的一个要员,说对方有反叛之心。
    而那个人居然是张邈!
    袁绍和曹操共同的好友。
    其中的内因,袁绍没多解释,但来信的口吻笃定。
    曹操看过密信后,沉吟了好一会没说话。
    貂蝉便去一旁和蔡文姬共同整理简卷,遂拿来一份礼单给曹操看:
    “州府下辖各郡县的士族,还有天下其他州郡的一些世家大族,近来陆续有礼物送来给州牧。”
    “念。”
    文姬托着一个小册子,声音清婉:
    “陈留浚仪县边氏,送玉雕瑞球一对儿,宝珠四颗,名剑一柄,粮三百斛,贺州牧执掌兖州,愿荐下辖宗支庶子,来我州府任职。
    黄县刘氏,送粮五百斛,良马二十匹……
    济北于氏送铁器百件,愿荐门下嫡子,在地方任职……”
    文姬一边诵读,一边惊讶。感觉整个天下像一张大网,各地州郡,不远千里,来送礼者络绎不绝。
    排着队的送礼,表达亲善,甚至有提出和亲的士族,也不在少数。
    但送礼归送礼,这些礼物并不容易拿。
    大多数士族都是有偿送礼。
    送礼后,便要求曹操的回馈,举荐自家子弟入仕,是曹操和这些士族的合作方式。
    某种意义上,是一种资源互换。
    曹操收了礼,回馈给对方入仕的资格。双方相当于达成了结盟意图,形成一张初步合作,从州牧府到地方的大网。
    有助于他掌管各地,但也有被士族联合架空的风险。
    “貂蝉,文姬,我写些东西,你们也跟着看看。”
    文姬诵读各地送来的礼单时,曹操就在埋首书写。
    这时听到招唤,两女莲步轻移,来到他一左一右,只见他执笔写道:
    “凡兴兵十万,出行千里,日费千金,不得劳作者,七十万家。”
    意思是不考虑战略,战术,乃至其他客观因素,打仗的胜败,归根结底,取决于后勤保障。
    战争拼的除了兵卒的勇力,指挥者的决策,最主要的是拼消耗。
    有钱,有人,有粮,才有发动战争的资本。
    这也是为什么楚汉战争后,高祖认为功劳最大的是萧何。
    貂蝉和蔡文姬,看见曹操的书写,知道他是在统计打仗消耗,军需。
    这是一个统帅,必须熟悉掌握的事情。
    不然打仗就是瞎打,不可能赢。
    曹操在纸上继续写:一人为军,至少要七个家庭供应,才能支撑消耗,养出精兵。
    那么兖州直辖精锐达十万,就需要七十万个家庭的农业劳动,全部用来养兵,参与到战争的后勤保障中,保持军队战力不衰。
    貂蝉和文姬,都有些结舌。
    此时,赵云身披白袍银甲,和一身暗色汉裙,体态绰约的卞媚,前后脚的进入书房。
    曹操没抬头,摆了下手,让两人随意入座。
    他在纸上继续写。
    一支万人精锐,如果作战旬月,其消耗的具体数字,就会达到一个骇人听闻的数值。
    从粮备的角度,能看出很多其他问题。
    天下大乱,导致流民不断诞生,生产力锐减,原有征税体系,彻底崩溃。
    剩下的土地,大多被地方豪强,世家大族掌握。
    即便是曹操,乃至其他诸侯,占据了庞大的地盘,仍需要和地方士族合作,来获得他们的支持。
    此所以曹操不喜欢士族,但不能不与他们合作。
    曹操不同意之前让青州军保留三十万军伍,原因就在这里。
    十万军伍的消耗,兖州还有余力,三十万军伍,则会让他更进一步依赖士族,地方权柄会被士族分薄。
    曹操在纸上越写越多,字迹如行云,盘算出来的数字,也越来越庞大惊人。
    书房里安静的连毛笔落在纸面上的声音,也能听到。
    曹操写完,又拿起一旁荀彧上交的一份简卷,进行对比。
    那上边也写着军需用度,且更为细致。
    荀彧善于处理内政,各项军需,每一项的预估,结余多少,细致到令人发指,准确率惊人。
    如果在一两个月后,再看他写的东西,会发现荀彧像是提前看到结果,抄录下来的内容,可见其精准程度。
    曹操将自己写的和荀彧的内容,逐一对比,发现收支是吻合的,于是加印,让府库拨出用度,下达到军队当中。
    这就是曹操要把握,执掌的事情。
    他签印以后,问貂蝉:“学会了?”
    貂蝉看见他细细的把这些罗列计算出来,就意识到自己要管理钱财支出,需要精通这些,看的很认真:
    “看懂了,但要自己演练几次,才知道学会了多少。”
    曹操鼓励道:“你慢慢学,但必须要学会,才能管钱。知道钱都花在哪,越精通,你就越不可替代。”
    貂蝉嗯了一声,下意识的攥紧了袖子里的小手。
    她一定能学成最好的那个。
    曹操找卞媚和赵云来,却是另有事情,话落看向两人:“我们出去一趟。”
    天色已暗,夜幕深沉。
    曹操带典韦,许褚,赵云,卞媚,换了便装,出州牧府,进入城内。
    几人随意交谈,大概茶盏时间后,便看见前方的街道,行人明显比其他街道要多。
    典韦一乐,这地方他来过,是个好地方。
    前方却是流香坊,达官贵人,三教九流聚集,流连忘返,都爱来的地方。
    卞媚就是在这里被曹操找到的。
    曹操远远的便动用聆听之术,流香坊内的情景,顿时在他的感知中呈现。
    坊内一处独院里,有个青年手执酒盏,身畔美人作陪,正和几个兖州名士,谈笑风生。
    那是郭嘉。
    曹操问卞媚:“是这里吧?”
    卞媚点头答应。
    Ps:求票,谢谢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