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三章 大魏十六州!【求订阅】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曹操在静室内,盘坐进入修行状态。
    一颗大星徐徐浮现,紫晕浓重。
    一段时间以来,曹操的修行,对天地力量的感知,不断递增。
    他的视力,听力,五感都在破入神话境以后,发生了玄之又玄的变化。
    曹操的修行,主要来自词条的提示,自然而然。
    他从一开始就能凭词条,接引气运,常规的修行方法,乃至境界壁垒的束缚,对他变得可有可无。
    天色将明。
    曹操出了静室,走进隔壁的一间起居殿。
    貂蝉睡眼惺忪的坐在椅子上。
    曹操进来时看见她小脑袋一点一点,坐着睡着了。
    听到曹操的步履声,貂蝉强撑着睁开眼,眸子里仍满是困倦。
    昨晚的运动量有些大。
    貂蝉的唇瓣微肿。
    “回宫去睡吧,不用每天早起,来服侍我更衣。”曹操道。
    貂蝉上前仔仔细细的帮他换好龙袍,等曹操去了,才打着哈欠,回寝殿睡回笼觉。
    正殿内,百官林立。
    曹操外出回来,要举行大朝会。
    群臣汇报数月来的诸多事情,民生,商事,农耕,军事等等。
    有吏员出列,先告百官,乌孙大捷,扶余举国皆降,不日便要传告天下。
    曹操高居王座之上,聆听数月来十三州府的各类变化。
    待群臣奏报结束,精神矍铄的老臣季青,站出来启奏:
    “自我大魏开国,南征北拓,陛下功业无双。然,战事过多,非民之幸。”
    “臣以为,我大魏开国,当兴内治,令民有休养生息之机。”
    季青好为言官,向来直言敢谏。
    而他所说,不是他的个人意见。
    朝中不少文臣联袂合议,都认为乱世用武,无可厚非。
    但开国后,就该治世求平,当文治,减少武备开销,用来富国强民。
    通常来说,战争的开销,都是由民众在承担。
    若能节约下来,可以让民众过得更好,国力更强。
    部分文臣的意思,是让大魏从治世,往盛世的方向发展,减少用兵。
    这其中还藏着一些文臣和武官争权的心思。
    曹操尚武,则诸多资源都倾向武备。
    武官权柄极重,文臣相对就变弱了。
    他们想发挥作用,提升文臣的份量。
    季青的进言,就是在劝诫曹操,多对内治增加投入,不要搞扩张,走强兵穷民之路。
    他说的不算错。
    但季青这些文臣,和荀彧等核心圈的文武,大权在握不同。
    他们对大魏的财政状况,并不足够熟悉。
    曹操近来打仗,花用其实不大,打三韩,用的是扶余,辽东的供给。
    打倭国,用的是三韩的供给,乃至占领倭国后,其本土的资源。
    打乌孙,前期是西域各方联合提供辎重。
    乌孙被破后,迅速就转嫁到了乌孙自己身上,由其国内的资源,来承担战争消耗。
    曹军原地驻扎,大量吸血乌孙,补充自己。
    曹魏这几仗打下来,对魏不仅消耗小,且还有一定的盈余,拓展了魏的资源国力。
    这是曹操学自后世元朝的轻辎重战法,将战争当成利滚利的过程。
    他研究过后世蒙元的版图扩张。
    和他现在扩张的路线,方法,颇多近似。
    不过蒙元的扩张,更快,也更纯粹。
    因为他们不是农耕体系下的国家。
    他们一年能打三四场大战,绝大多数都能大胜,甚至灭国。
    其三五年间,就以战养战,地图扩张近倍。
    而国力也保持的很好。
    原因是他们一直在消耗别人,壮大自己,后世称其为战略吞噬。
    此时,郭嘉出列道:
    “季书令散朝后来见本官,给你看过近来的军费收支,你当知陛下用兵,是用敌之财,而非劳民之税。下次谏言,记得要弄清楚再说。”
    郭嘉所说颇不客气,季青想了想,倒是若有所悟。
    他年级大了,在官位上其实已没有多大的追求。
    不过他是名士出身,想求个身后名。
    所以敢大胆进言,让曹操重视民生。
    季青续道:“臣还有言进奏。”
    “陛下开疆,我大魏国土连年递增,十三州已是旧朝天下。
    如今我大魏的疆土,自秦汉以来,国无如此之广,当重新定边。
    臣以为,增设四州,改十三州为十七州,最佳。”
    这是他因为刚才指责皇帝重武,转而宣扬曹操功绩,缓和气氛的进言。
    不过实际上也是如此。
    大魏当下的疆域,确实到了重新界定的时候。
    “并州,幽州,冀州都在往北扩边,三韩之地亦可并入我魏土。此外还有倭国,是否要单独设州,需陛下定夺。”
    这番话一出,众臣皆是目光一亮。
    自古开疆之功最大。
    大魏若设十七州,一下比原来多出四州,当真是垂名千古之事。
    曹操亦是心头一动。
    若在此刻封禅,祭祀天地,神州地域大增,不知会是什么光景?
    据说武帝当年开西域万里之后,登泰山而封禅,天地气运变化,曾有惊世异象出现。
    其实昨日回来,曹魏最上层的几个人,已谈过一次。
    大魏眼下的地盘,可以在扶余再开一州,东鲜卑之地又开一州。
    三韩,倒是不急着设立州府。
    曹操想的要更长远,待拿回高句丽,再统一建立新州。
    乌孙和西域经过整合,亦可再立新州。
    曹操和群臣商议,先增设三州,即大魏十六州!
    朝会散了,群臣仍在议论相关事。
    建国两年,开三州之地!
    曹操回到书房,荀彧,郭嘉,贾诩等人都跟了进来。
    Ps:求票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