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不允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翌日清晨,天刚蒙蒙亮,史阿和孙乾便风尘仆仆地赶回了洛阳。
    二人顾不得休息,径直入宫求见刘辩。
    “陛下,幸不辱命!”
    史阿、孙乾躬身拜道:“徐荣将军已顺利接管伊阙关,这是徐将军的亲笔信。”
    紧接着,史阿递上一封徐荣亲笔的书信。
    刘辩接过信件,信上无非是些表达忠心的话语,只是有一件事,让刘辩对徐荣更加欣赏了几分。
    信上,徐荣说。
    恳请陛下收下徐诺,允许徐诺留在陛下身边,当一名普通的侍卫。
    刘辩很清楚,徐荣无后,徐诺是徐荣的亲侄子。
    徐荣这么做,就是为了让自己放心,要留一个人质啊。
    懂事!
    “既然如此,召徐诺入宫,为羽林郎。”
    没有拒绝徐荣的好意,作为帝王,就要有帝王的自觉。
    相反,若刘辩不收,那恐怕才会让徐荣起疑,反而做起事来畏首畏尾。
    旨意下达后,刘辩又看向史阿和孙乾,满意道:“这件事,你们二人都做的极好!”
    “朕说过,办好此事,就升你为校尉,朕绝不食言。”
    “史阿!”
    “臣在!”
    史阿一喜,连忙跪下。
    刘辩说道:“这次你虽然没能直接说服徐荣,但却在战场上救了徐荣一命,之后又协助徐荣夺取伊阙关,同样是大功一件。”
    “朕意,升你为闻声校尉。”
    “下一步,关中的情报网,朕希望能够做到与洛阳一般,可有问题?”
    史阿大喜,不仅是升为校尉,还因为刘辩的话,代表着对他的绝对信任和重视!
    神色一正,史阿连忙拜道:“请陛下放心,臣必竭尽全力!”
    “好!”
    满意的点了点头,刘辩又将目光投向孙乾,赞赏道:“公佑不愧是康成先生高足,公佑之才,不亚苏、张,能得到公佑,朕之幸也。”
    一顿猛夸,让孙乾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同时,也十分受用,更生出一股士为知己者死的感觉。
    紧接着,刘辩又道:“公佑说服徐荣,立下大功,不可不赏。”
    “这样吧,朕准备设一秘书令,负责处理尚书奏章,此事就有劳公佑了。”
    孙乾闻言,大喜过望。
    虽然这个秘书令是个新职,但是职责却是处理尚书奏章,意味着他将一跃成为天子近臣,直接成为刘辩的嫡系!
    不管这个秘书令品级如何,单单这个身份,就远非寻常官吏可比。
    不过刘辩却知道,孙乾值得!
    毕竟,陈寿评价孙乾,“雍容风议,见礼于世。”
    安排妥当,刘辩立刻命人去传荀彧、卢植。
    不多时,荀彧与卢植联袂而来。
    待二人行礼落座后,刘辩将徐荣之事和盘托出,并问道:“两位爱卿,如今徐荣既已掌控伊阙关,我等下一步该如何行事?”
    卢植直言道:“陛下,徐荣此举虽是大快人心,却也难免会引起董卓的猜忌,需得早作防范才是啊!”
    荀彧却摇了摇头,自信地说道:“非也,依臣之见,董卓非但不会责怪徐荣,反而会对其大加安抚,甚至还会升他的官职。”
    “哦?文若何出此言?”
    卢植眉头一挑,脸上闪过一抹疑惑,随即开口问道。
    “很简单。”
    荀彧解释道:“梁县丢失之后,从粮草调动和物资集结的情况来看,董卓已经有了迁都的打算。”
    “而伊阙关乃洛阳南面的门户,直面孙坚兵锋,伊阙关在徐荣手中,或许董卓还要更放心一些。”
    “当然,前提是,徐荣要主动向董卓请罪,如此一来,董卓为了安抚徐荣,避免伊阙关再被孙坚攻克,必然会对其委以重任,甚至不惜许以高官厚禄。”
    闻言,卢植连连点头。
    “姑丈所言极是。”
    刘辩也点头说道:“既然姑丈提到迁都,按照姑丈之前的战略规划,这一步咱们肯定要走,不知一应物资,姑丈是否安排妥当?”
    “陛下放心。”
    荀彧胸有成竹地说道:“虽然还有些细枝末节,但不影响大局,只不过,如果能够再多一些时间准备,当可更加万无一失。“
    刘辩听闻此言,心中稍安。
    他沉思片刻,对众人说道:“这样,朕来想办法,尽量多拖延董卓迁都的时间。”
    “另外。”
    刘辩看向孙乾,说道:“公佑,朕亲笔两封,你即刻动身,往华阴一趟,之后再去陈仓走一趟。”
    “臣,尊旨!”孙乾领命。
    “史阿。”
    刘辩又转向史阿,“此行你与公佑同往,务必保证他的安全!”
    “诺!”史阿抱拳领命。
    迁都长安,自立关中,政通人和,讨伐不臣。
    这,就是当初荀彧,为刘辩规划的战略目标!
    另一边,比刘辩晚了数个时辰,伊阙关的剧变,也传到了董卓耳中。
    “什么?!”
    看着手中的报告,董卓一脸震惊,“徐荣杀了董璜?为什么?!”
    “主公息怒!”
    李儒心头暗叹,当初让董璜守伊阙关,他就不同意的。
    毕竟董璜是什么货色,他作为董家人,能不知道?
    或者说,洛阳有人会不知道?
    只是董璜走了大姐家一趟,随后走了牛辅的关系,然后得到了这个位子。
    不过事情既然已经发生,当务之急,还是稳住徐荣为上,李儒连忙劝道:“主公,此事事发突然,其中或许另有隐情。”
    “隐情?”
    董卓深吸一口气,努力压抑着心中的怒火,“李儒,董璜他,可是你的堂弟,徐荣杀了董璜,收了伊阙关的兵马,还有什么隐情?”
    听董卓的口气,明显就要发飙。
    李儒虽然无奈,但不得不说道:“可是徐荣他,并没有离开伊阙关,而是接手了伊阙关的防务!”
    “主公还能找出,比徐荣更适合镇守伊阙关的将领吗?”
    此言一出,董卓瞬间偃旗息鼓。
    对董璜,他其实也没多深的感情,他看重的,只是自己的面子罢了。
    如果自己的亲侄死了,他都不过问,不追究的话,那别人会怎么看他董卓?
    可比面子更重要的,是命!
    所以,董卓沉默了。
    “主公,再等一等,看看徐荣,怎么说。”
    李儒眼中闪过一抹精光,“徐荣这么做,必有原因,我认为有必要等一等更详尽的报告。”
    董卓点了点头,暂时作罢。
    “行,徐荣的事先放一放,如今迁都长安,已经迫在眉睫。”
    “派人去给刘辩说一声,让他提前准备准备,这总行吧?”
    对此,李儒没有拒绝。
    然而没过多久,去传信的人回转,跪倒在地,“启禀主公,天子不允迁都!”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