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军屯和民屯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从宣室殿离开后,杨彪加快脚步走出了皇宫。
    回到府邸,杨彪立刻召集从弘农随行来到长安的杨氏族老,将朝堂上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知了众人。
    “什么?!献地?!”
    杨氏族老顿时炸开了锅,群情激愤。
    毕竟,杨家在关中,到底有多少隐田,没有人比这些族老更清楚了。
    “这昏君!他这是要将我杨氏逼上绝路啊!”
    “家主,咱们不能就这么屈服啊!大不了鱼死网破!”
    “是啊,家主,没有了地,咱们杨家人吃什么喝什么?”
    “……”
    “咳咳!”
    杨彪重重地咳嗽一声,压下了众人的喧闹,“都安静!”
    他目光如炬,扫视众人,“哪有这么夸张?我杨家产业,又不只有田产一项。”
    “更何况,献的是隐田,又不是全部田产。”
    “怎么?”
    “我杨家,未必全是隐田不成?”
    杨彪发话,瞬间震慑了一众族老。
    不过很快,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苦笑道:“文先啊,杨家田产遍布天下,不过一些田产,杨家自然不会心疼。”
    “更何况,还是些没有上报的隐田,这里面的门道,文先会不知道?”
    “我们担心的,不是献地,而是陛下对家主的态度啊!”
    “我们是怕,这内阁,只是陛下让家主主动献地的手段而已。”
    不得不说,这族老的担忧,也有道理,杨彪也陷入了沉思。
    片刻后。
    杨彪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沉声道:“陛下既然提到了屯田,这屯田一事,必然需要一个主事之人。”
    “我打算……”
    杨彪话还没说完,就引起阵阵惊呼。
    “家主,莫非你想……”
    “不错!”
    杨彪点了点头,“只要我们的人掌控了屯田,那么就算是献出去的田地,早晚也还能回到我们手中!”
    众人一听,顿时眼睛一亮,纷纷称赞杨彪英明。
    翌日。
    趁着刘辩再度召集他们几人,商讨内阁具体的一些规章制度后。
    等正事说完,杨彪提道:“陛下,关于屯田一事,臣以为应该设立一个主官,负责统筹规划。”
    言罢,杨彪就等着刘辩答应,然后说出心中早已想好的人选。
    果然!
    刘辩听后,微微一笑,“杨爱卿所言甚是,屯田事关重大,的确需要一个主事之人统筹安排。”
    不止是杨彪,其余几人也是颔首。
    就在杨彪准备进言,说出自己心中的那个人选之时。
    “朕打算,让杜畿,担任此职。”刘辩缓缓说道。
    “谁?”
    杨彪一愣,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刘辩不禁奇怪道:“京兆杜畿,此前任杜陵守备,怎么,杨大人不认识?”
    杨彪嘴角微抽。
    杜畿嘛!
    出身京兆杜氏。
    他怎么可能不认识呢?
    他那是没反应过来!
    谁曾想,陛下竟然已有人选?
    搞了半天,他成了做嫁衣的人了,提是自己提的,人是陛下选的。
    “陛下,臣以为,杜畿持重,能力突出,堪当屯田首选之人!”
    紧接着,荀彧点头附和。
    荀彧一开口,黄琬和崔烈也跟着点头,杜畿这个人,的确品行杰出。
    更何况,这是陛下钦点的,他们还能说什么?
    见所有人都同意了,
    再想到杜畿所在的京兆杜氏,同样也是关中大族。
    关中世家的,也算自己人吧!
    想到这里,杨彪心中稍安,连忙附和道:“陛下圣明!杜伯侯的确是合适的人选。”
    刘辩点了点头,瞟了一眼杨彪,将其眼中失落看在眼底。
    “此外,朕决定,那每月轮换一次的首辅之位,这个月起,便由杨爱卿担任。”
    杨彪心中一震,首辅之位?这是陛下给他的补偿吗?
    他连忙跪下谢恩,“臣谢陛下隆恩!”
    刘辩又说道:“另外,朕打算再增加三位内阁成员,凑齐七人。”
    “卢植、皇甫嵩、朱儁三人,德高望重,经验丰富,朕欲请他们入阁,辅佐朕一同治理朝政。”
    此言一出,满殿哗然。
    这三位老将军,都是名震天下的宿将,如今竟然要入阁?
    这内阁的含金量,瞬间提升了不止一个档次!
    杨彪更是心中大喜,有了这三位老将军加入,内阁的结构将更加稳固。
    因此,也让他开始相信,刘辩真不是说着玩,而是玩真的!
    终于,杨彪心中最后的疑虑也彻底打消了。
    同时,杨彪暗下决心,这次隐田的事情,他一定要办得漂漂亮亮,绝不让陛下失望!
    从宣室殿离开后,杨彪雷厉风行,亲自带人开始清查隐田。
    那些原本还心存侥幸的世家,在看到杨彪都乖乖献地,更亲自清查之后,也不敢再藏着掖着,纷纷主动上报自家隐田。
    另一边,内阁成立的旨意下达。
    听到这个消息,整个长安的大臣都震惊了。
    不止是大臣,还有天下世家,一片哗然。
    也因此,内阁的消息,让隐田的事情,几乎没有掀起波澜。
    与此同时,等众人离开宣室殿后,刘辩又召回了荀彧,同时还命人去传了杜畿。
    不多时,荀彧和杜畿先后到来。
    杜畿躬身行礼,姿态恭谨。
    “臣杜畿,参见陛下。”
    刘辩虚扶一把:“伯侯不必多礼,还记得朕之前说过的话吗?”
    不等杜畿回答,刘辩直接揭晓答案,“朕说过,等拿下长安,一定重用伯侯。”
    “如今,就是朕履行承诺之时!”
    杜畿心中感动,没有想到刘辩竟然还记得此事。
    再加上刘辩不仅赦免了他的罪责,更是救了整个京兆杜氏,因此对刘辩,杜畿是真的可以以死相报的。
    听到刘辩的话,他也知道一定是有棘手的事交给他做,但他丝毫不怵,恭敬答道:“但凭陛下吩咐,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哈哈哈!”
    刘辩也不绕弯子,笑着说道:“不要你赴汤蹈火,而是屯田之事,伯侯有何看法?”
    杜畿一愣,略一沉吟,若有所悟。
    他猜测,陛下打算在关中屯田,同时,还打算让他负责。
    难怪最近一直在清查隐田!
    杜畿知道,屯田关乎国家大计,当下也不推辞,直接说道:“回陛下,屯田一事,臣略知一二,关中沃野千里,若能推行屯田,不出三年,臣可保证国家仓廪丰盛!”
    “不过只是仓廪丰盛还不够。”
    刘辩赞许的点点头,说道:“朕不只是要实施军屯,还要施行民屯,更要通过屯田,来改变整个天下的税收!”
    杜畿一惊,没有想到陛下竟然有此宏愿,连忙问道:“还请陛下赐教?”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