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窃听着隔壁的隔壁昨夜起了几次夜,肾虚还是腿软。
王轩兰说的没错,修铭他不了解五名城,他甚至不算了解段宏这个朋友。
段宏明明说过聆星狭小,聆星人却很多,他们正在努力寻找着其他合适的定居点。
有些危机明明早就在他眼前展现,修铭却从未刻意关注过,只因他被其他的事情牵扯了注意力。
这里本该时刻人声嘈杂,消不掉的声音,在道路里环绕,萦绕成只有聆星人才能勉强接受的高噪环境。
然而此刻这里,一样没有任何的声音。
这里的气味自然难闻,修铭脸色不好,不知道是气味还是其他。
耳子窝的路也很难走,它并非其他坊市那种平面道路网,而是蜂巢、蚁窝形的立体狭窄坑道。
行走在其间,方向感会被极大模糊,也分不清是几层,到处都是弯弯绕绕的转角,而左右两侧就是一个个面积很小的房间。
每一个房间一般只有一个窗,或者没有。
房间互相重叠,有的窗户通向的只是气道,根本不是对向户外。
立体繁复的廊道,复杂难闻的气味,时刻嘈杂让人发疯的环境,仅剩窗户里的那一抹微光,这是一个足以让普通五名城人发疯的地方。
修铭第一次见到了繁城之下,而且就在靠自己如此近的地方。
这里的人,甚至过的不如过纷战之地的混乱八向。
其他或许还能一时忍受,但复杂的廊道却让其他五名城人迈入这里的资格都没有。
没有明确的几层,没有明确的方向,几条弯弯绕绕的廊道,却贯通着百万左右的房间。
如果靠眼睛来找路,那这里就是无解的迷宫。
所以聆星人靠的是声音,在这同样窒息的声场中,聆星人却总能找到了挂在自家门口的风铃发出的特殊响声。
修铭感知序列更加底层,所以也能在复杂的信息场中,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只是行走在这里的体感注定很差,同时萦绕心头的困惑,也很难得到消解。
耳子窝的建材像是一种泥,不是普通的泥,至少它在塑形之后便不再吸水,不至于一旦溢水就变成泥坑,或是直接整个塌掉。
同时脚踩上去,也不像普通泥土一样板结后,显得极为干硬。
它的含水量似乎是恒定的,这才是耳子窝不断的随意堆叠后,依然能够不倒的缘故。
或许这是来自聆星的建筑技术,又或是聆星人为了适应环境,不得不新开辟的路。
与人体的互动感觉,耳子窝的墙体地面,似乎都像是橡皮泥。
修铭脚上稍微一使劲,地面就会下陷,而脚步一移开,它又会返回原来的样子,像是有记忆一般。
偏软性的建筑底材,有一个很大的好处,那就是对冲击力的缓冲。
即使五名城少见的地震了,这里也不会被轻易震塌。
但偏软性的建材底材,也有一个很大的坏处,那就在摇摆的过程中,很容易突破力学平衡到一端过重,从而“迎风倒”。
而且缺乏骨架,也容易被自上而下的重量压垮。
不过耳子窝显然达成了某种平衡,这或许与它厚实的墙体、狭小的腔体,也与它臃肿的泥山外形有关。
聆星人过的不算好,但至少还过得下去。
耳子窝已经定形了,只是具备一定的弹性空间。
而此刻不定形的未来,却似乎酝酿着一场撕裂所有形梏的危机,这让修铭不得不将视界从耳子窝本身转移,看向容纳着它的整个五名城。
......
耳子窝的廊道狭窄且悠长,因为各个方向都是聆星人的房间,这条长长的廊道上也没有窗户。
只有根本透不出一丝光线的细小透气孔,以及一些十分昏暗的石灯。
各家各户门上的风铃,都被廊道上空气流通形成的气流吹拂着,它们身姿摇曳,让人下意识地想把它按住。
风铃晃动,却没有一丝一毫的声音。
这是很诡异的一幕,要不是这里太过于真实,修铭会怀疑走到了一个虚相构成的假界。
不过看到这里,他也明白了,为什么人口极其稠密的耳子窝,他们走过来一路除了一个昏昏欲睡的前台,长长的廊道里面他们看不到一个人。
因为所有的人都呆在房间里面。因为他们也听不到了风铃的响声,所以一旦离开就很可能再也无法找到自己的家。
耳子窝的墙体很厚,门却很薄,狭窄的空间储存不了太多的物资,但是五名城人即使一段时间不吃不喝也不会有太严重的后果。
可是一旦走错了路,掉到某一个落坊里面,那就是九条命也不够填呢?
五名城的夜色不算美丽,却隐藏许多危险。
因为发不出声音,三人一直走着,只有偶尔的眼神交汇,确认没有落队,一直也没有其他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