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李栋的78年文艺范生活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钱你给妈了?”
    李栋让李亮带了一万块钱,中秋节没回去了,本来打算给爸妈买衣服啥的,没想到高兰买好衣服。
    “妈,说收着回头带给你。”
    “别啊,你告诉妈,我真不缺这点钱。”
    “这个我可没办法。”
    “行吧,药酒一定喝。”
    “我正要说呢。”
    家里来了不少人,几个婶子,小姨都在,皖北大家喜欢来往串门,一直没变,只是现在农村人好一些都搬迁,到新农村没了过去热闹。
    王成成吹嘘,一条鱼一千块,几条小鱼一千五一斤,人家有钱人花钱想吃还不定能吃到呢。
    “这孩子,那还带回来干啥,让老大多卖点钱。”
    “大姨,你咋还不信呢,我跟你说,老大真不缺这点。”
    王成成没说二十万的事,路上李亮跟王成成说了一声,这事家人面前说说就好,别跟外人说,财不露白,小财小富还好,最怕钱多了,借钱啊,打秋风,还有啥别样心思的。
    李栋带的这些东西,虽说价格挺高,可老太太并不十分高兴。
    “大姨,这是嫂子给你和姨夫买的衣服,这可波司登呢,一件上千块。”
    “好好好。”
    “这孩子就是孝顺。”
    一听是高兰买的,老太太真是乐坏了。“你们看看,这孩子买了不少东西呢。”
    “哎呦,蛋白粉啊,这东西老贵,一罐子好几百呢。”
    “是嘛,你看看,这些孩子乱花钱。”
    王成成和李亮对视一眼,得,老大等着吧,下次大姨过去有你受的了,你看看前儿媳妇买的东西都是宝贝,儿子千挑万选的好玩意成沙子了。
    这事李栋不知道,要不肯定要吐血了,野生长江鲥鱼,现在马爸爸想吃都难,还有自己亲手打的野猪,还比不上前儿媳妇买的件衣服呢。
    李栋挂了电话,琢磨起回着78年的事,这几天东西消耗太快了。
    鲥鱼和刀鱼没了,甲鱼没几只了,黄鳝基本卖完了,猴头菇,黄精这次带回来不多,数量也有限。
    李栋掏出自己写的纸条,上面写着需要带的物品,高考辅导书,海鸥相机,手表,闹铃,布匹,再有就是生活用品。
    “得,一样样买吧。”
    淘宝上一样样搜索,想要买到那个年月的辅导书还真有点难度,不过倒是买到一份电子版的,自己打印一份费点工夫。
    “海鸥相机倒是还好。”
    一搜索不少,一些品相还不错,李栋订购两台,拍立得李栋倒是查到76年柯达出了一款,可搜索一圈没有见着有卖的。
    “算了,这东西太显眼了,没有就没有吧。”
    手表和闹铃先前有下过单子找出来再下个单子就行了。
    棉袄,鞋子,李栋自己买了两套,又给小娟买了两套,顺手又给黄胜男这个革命同志带了一件小花袄。
    调料这东西,买回来装罐头瓶子带回去了,猪肉倒是不用带了,羊肉买一点,还有火锅丸子,这次多带几斤。
    算算东西还不少呢,李栋合计一下。“咦,这椅子还不错。”折叠椅,还带皮垫子,冬天坐木凳子有点冻屁股,李栋买了两把折叠椅子,价格还不便宜呢。
    再有就是买了两个老式皮箱,刷新的时候见着卖篮球的,这东西还行啊,买一个七八十年代流行外翻毛牛皮篮球,对了,还有排球买一个。
    “足球要不买一个呢?”
    “算了,下次再说吧。”
    李栋买好篮球和排球,本来就打算关了淘宝了。
    “吉他?”
    “冬天没啥事情,要不玩玩吧。”
    李栋大学期间学过很长一段时间,高兰还用第一笔补习赚的钱给他买了一把吉他,李栋四年下来倒是练了不少曲子,只是最近几年不太玩了。
    “咱也一文化人,玩个吉他吧。”
    李栋捣鼓复古吉他,这玩意没谱,基本都差不多,只要回来把标志一些商标之类处理一下,问题不大。
    好嘛,淘宝折腾了一晚上,总算东西买齐全了。
    “搬新家总要准备一套东西吧。”
    茶具,暖水壶之类,李栋又倒腾了一套,还弄了一套仿制的十二花神杯。“唱片机,要不带一个呢?”
    “算了,算了,这么许多东西了。”
    真要带倒是能带不过李栋打算留点空量以防万一,好在这次不用带米面了,自己一月三十斤粮票基本够了。“东西差不多了,一些小东西去城里买买。”
    接下来几天,李栋除却农庄有预订或是专家组回来,不然李栋都会去城里东街转转,旧货市场转悠转悠,买些小东西。
    这几天陆陆续续的淘宝购买的物品也都收到了,李栋晚上没事抄一些78年之后的一些文章,散文,小说大纲之类。
    “当一个文学家真不容易啊。”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