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刘辩对于宗室的重用是大家都清楚的,然而,满朝文武皆非庸碌之辈,深知政治的平衡之道。皇帝可以扶持宗室,但绝不可能、也绝无能力让宗室子弟占据所有要津。
庞大的帝国仍需依靠广大士族官僚来运转,若宗室过...
洛阳城内,御书房。
夜色深沉,风雪未歇。刘辩独坐案前,手中握着一封刚刚送来的密信,神色凝重。信中内容简短,却字字如刀,直指南疆局势已然失控,孟获联合西南蛮族,意图趁张辽军疲惫之时设伏围剿,若不早作应对,恐南疆不保。
他将信缓缓放下,目光落在案上摊开的地图之上,北疆、南疆、洛阳三点一线,仿佛一根无形的丝线,将整个大汉的安危系于一身。
“陛下。”门外传来脚步声,赵云缓步走入,神情肃然,“南蛮已在山林之中设伏,张辽将军若率军南下,恐遭伏击。臣已命崔烈加强南疆防务,并遣密使前往张辽军中,告知敌情。”
刘辩缓缓点头,目光未离地图:“张辽刚刚剿灭匈奴残部,此战虽胜,然军士疲惫,粮草不济。若南蛮趁虚而入,恐我军难以应对。”
赵云沉声道:“陛下,臣愿亲自率军南下,协助张辽将军剿灭南蛮,以防其趁乱而起。”
刘辩抬眼,看着赵云那张刚毅的脸庞,缓缓道:“你若南下,洛阳防务谁来统辖?御史台、兵部皆需有人坐镇,不可轻离。”
赵云拱手道:“臣已命副将李严暂代御史台事务,兵部亦有尚书王允坐镇,臣可轻装南下,三日内便可抵达南疆前线。”
刘辩沉吟片刻,终是点头:“好,你即刻启程,务必赶在张辽回师之前抵达南疆,协助其破敌。”
赵云应命,转身欲退,却被刘辩唤住。
“赵云。”刘辩缓缓起身,走到窗前,望着远方的风雪,“朕知你忠心耿耿,然南蛮狡诈,若设伏山林,我军恐难以应对。你此去,务必谨慎行事,不可冒进。”
赵云回头,目光坚定:“臣明白,定不负陛下所托。”
……
南疆,交趾郡。
孟获大帐之中,火光摇曳,映照着众人脸上凝重的神情。
“张辽已灭匈奴,若其率军南下,我等恐难以抵挡。”一名首领忧心忡忡地说道。
孟获沉吟片刻,缓缓道:“张辽军虽强,然其远道而来,必然疲惫。我已命人在山林之中设伏,待其半路经过,必可重创其军。”
木鹿大王冷笑道:“张辽虽勇,然其军长途跋涉,若我等设伏得当,未必不能一战而胜。”
孟获点头:“好,传令各部,严阵以待,待张辽军至,设伏于山林之间,务必将其困于南疆。”
……
北疆,张辽大营。
风雪未歇,寒风刺骨,张辽披甲立于帐前,遥望远方匈奴残部营地。他手中握着刘辩的密信,信中短短数语,却重若千钧。
“朕准你速战速决,但务必谨慎行事,不可轻敌冒进。”
张辽目光微沉,心中已有决断。他转身入帐,召集诸将。
“诸位,陛下已准我速战速决。明日辰时,全军出动,直扑敌营,务必一战而定。”
副将徐晃拱手道:“将军,匈奴残部虽已势穷,然其地势险要,若其死守,我军恐伤亡惨重。”
张辽冷笑一声:“匈奴残部已无退路,若不速战速决,待南蛮援军赶到,我军将陷入重围。今夜,我亲自率军设伏,明日一战,必取敌首。”
诸将皆凛然应命。
……
洛阳,御史台。
赵云正于御史台中审阅密报,忽有探子来报:“将军,南蛮已开始调动兵力,意图伏击张辽回师之军。”
赵云眉头紧锁,立即提笔修书,命快马送至南疆,命崔烈加强防务,并设法联络张辽,告知其南蛮设伏之事。
……
北疆,风雪交加。
张辽率军,于夜色中悄然出发,直扑匈奴残部主营。
“杀!”一声令下,五千精骑如猛虎下山,直扑敌营。
匈奴残部仓促应战,然士气已衰,面对张辽精锐之师,节节败退。
张辽一马当先,挥枪破敌,所向披靡。匈奴单于眼见大势已去,率残部突围,却被张辽伏兵截断退路,最终被擒。
此战,张辽以五千精骑,大破匈奴残部三万,彻底终结匈奴在漠北的势力。
战后,张辽命人将匈奴单于押送洛阳,同时修书一封,命快马传回朝廷。
信中写道:“匈奴残部已灭,单于生擒,漠北再无匈奴之患。然南蛮蠢蠢欲动,臣恐其趁虚而入,请陛下早作准备。”
……
洛阳,御书房。
刘辩接到张辽战报,神色复杂。他知张辽此战虽胜,然南蛮之势未平,若其趁机南下,恐将动摇大汉根基。
“陛下,匈奴已灭,南蛮必不甘心,恐将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