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五家桥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守奇默然,显然在这之前,尤振武已经和他们两人说过了。
    尤振武仰头望天,叹道:“这么大的事情,我怎么敢胡说?潼关已经不可救,我们此刻前往潼关,两百人,一百铳,不过是为潼关南原的血泊里,增加两百尸体。”
    武尚忠更惊,口中结巴的说不出话:“这这这……”
    尤振武转头看他:“所以我决定,就在这五家桥扎营,以接应孙督!”
    武尚忠震惊中又添了更多糊涂,他不明白,怎么又要接应孙督?难道孙督会退到这里吗?
    但尤振武却明白,而且记得清清楚楚,潼关是崇祯十六年,十月初六日失守的,当日,李自成数十万大军,兵分两路,一路直扑战略要地姚家村,一路攻击南园的白广恩。
    驻守陶家村的李继祖虽然拼死坚守,但奈何敌人太多了,一拨又一拨,连绵不绝,无穷无尽,而他手下的军士太少,终于是抵抗不住。
    李继祖死战不退,被流贼当头一刀,盔首俱裂。
    陶家村危急,西面不远处的白广恩根本不敢前去营救,等到陶家村被李自成大军占据,白广恩立刻就处于被两面夹击的状态……
    南原危急,驻守西塬凤凰山的高杰,应该立刻支援,以为犄角之用。可惜,高杰却没有出兵支援,一来,襄城之战时,白广恩见危不救,没有支援他,他心中抱持怨气,二来,李自成的大军也已经对凤凰山展开攻击。
    此时,上南门已经受到了刘宗敏部的猛攻。惨烈的攻城战从清晨一直持续到了午后,闯军几度登上城楼,孙传庭亲自督阵,身先士卒,硬生生的将冲上城楼的闯军杀了下来,刘宗敏不顾死伤,率部继续猛攻,但门楼始终牢牢控制在官军手中。
    不过同时间展开的南原之战,却渐渐分出了胜负,在李自成亲自统领指挥,源源不断的投入更多的兵力之后,白广恩的火车营渐渐抵挡不住,各部有慌乱迹象,白广恩连斩数十人,方才稳住阵脚,但李自成却已经看到了胜机,他亲自临阵,高喊冲锋,闯军士气大振,兵马齐冲,凭此一鼓作气攻破了火车营的防线。
    防线被突破后,白广恩的火车营立刻就开始溃败,争先恐后的想要逃入潼关城。但城门紧闭,岂能让他们轻易进入?于是溃败的明军不顾军令,砍断栅栏,从南水关潜入,闯军尾随其后,趁势夺取了南门……
    孙传庭虽然组织队伍,试图补救,各部也的确是死战了,南门主将潼关卫指挥使张尔猷高呼:“吾辈沐国恩,受朝廷爵禄,不能捍卫封疆,今正吾死之日耳,”后遇闯军大呼:“闯贼,吾掌印张尔猷也,”与贼战,中数枪死。
    监军乔迁高重伤自刎而死。
    千户袁化龙与义军争夺西门战死,百户尹君极战死。
    但闯军源源不断,如洪水一般席卷了潼关城……
    潼关之战,从凌晨到日落,大约打了十个小时,洛川与潼关城内遍地尸体,血流成河。最惨烈的南门地区,有多处被称为“血泊巷”。
    ……
    尤振武一时又沉浸在历史的回忆中,感叹潼关的惨烈和孙传庭的背运,直到武尚忠惊惶的声音将他唤回:“振武,你还没有说,你为什么这么肯定,潼关明日就会失陷?”
    尤振武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而是说道:“这事是不会有错的。潼关失陷虽然无法挽回,但救出孙督,却是可能的,有孙督在,陕西犹有可为。所以在几天前,我已经请朱春朱大侠前往潼关了,朱春大侠武艺了得,或能相助孙督杀出重围……”
    武尚忠一脸震惊的望着,虽然振武没有明说,但他却已经知道,振武所为,怕又是“紫袍将军”的指点。
    ----自榆林以来,振武每一次的判断都是对了,从没有失误。
    振武,一直和岳王爷通着信呢。
    武尚忠顿时就信了。
    他看向尤振武的目光,又多了一些敬畏。
    李应瑞和王守奇也都叹,在这之前,他们就已经被尤振武说服,但内心里却还是有些不能接受,河南败了也就败了,潼关天险也不能守吗?
    当夜,运送营就在五家桥的桥西扎营。
    尤振武站在石桥上,远望了潼关方向很久很久。
    安营完毕之后,尤振武召集武尚忠、李应瑞和王守奇,在帐中详细安排。
    “这条河,乃是渭水的支流,周边人都叫他散水河,往下游走,叫鱼难河,原本水量是比较充沛的,但因为这些年常常闹旱灾,所以变成了现在半流不流的样子,即便如此,它也依然是一道不能轻便逾越的河沟。今日一下午,我和梦祥、长捷三人,上下周边都跑了、看了,除了五家桥可以通行之外,敌人若想绕行,最近也在下游十五里之处,那里有一座木桥,但没有官道,都是小路,如果是大军通行,并不适宜……”
    “此外,这里距离潼关八十里,一日的急路,进可攻、退可守,如果潼关失守,官军顺着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