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二章 朱元璋担心外面土地太少不够用?韩成反手拿出地球仪!!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已经极为果断的,变成了藩王外封的坚定支持者。
    韩成的这个办法,简直是说到了他的心坎里。
    韩成在边上听着老朱的这些话,忍不住伸出双手给朱元璋点赞。
    不愧是老朱!不愧是洪武大帝!
    这气魄,这风采不是盖的!
    “陛下,太子,这事情看起来有些有些出格,实际上一点都不出格。
    这东西有据可循。”
    韩成出声说道。
    准备将朱标心里的最后一点顾虑,也给彻底的消除。
    有据可循?他们怎么不知道!
    朱元璋朱标二人都将目光投向韩成。
    韩成道:“分封制的起源很早很早。
    有人说,从尧舜时期就已经开始。
    在我看来,分封制是一个非常好的制度。
    一方面符合当时的生产水平,另外一方面,是一个极好的,领土向外扩张的过程。
    我华夏文明,一开始所存在地方很小,就是通过一次次的分封,一次次的战争,来将华夏的版图不断的扩大。
    尤其是西周建立之后,所推行的那超大规模的分封,更是意义深远。
    原本许许多多的地方,并不属于周,但正是通过这次分封,令的华夏文明加速传播和发展,属于华夏的版图进一步扩充。
    后来,经过七国争霸,最终秦统一了六国,为了权力统一,始皇帝废除分封,采取郡县制,建立大一统的王朝。
    这确实是一个极其伟大的决定。
    因为自从始皇帝如此做了之后,就给今后那些帝王们,都树立起了一个目标。
    这个目标就是六王毕,四海一!
    做上皇位的人,都会不由自主的将统一天下,当成一个大目标来完成。
    这使得中华大地哪怕是经历了战火,经历了纷乱,最终还会走到一起。
    使得华夏变得更为璀璨。
    项羽来了一个分封天下,然后导致楚汉相争。
    汉高祖建国之后,一面采用郡县制,一面又进行分封。
    然后再次爆发了七国之乱。
    晋朝有八王之乱。
    所以后面的王朝,逐渐学聪明了,开始封王只给名头,不给实封了。
    到了陛下这里,陛下也一样是大规模的分封亲王,后面出现了靖难……
    从这一系列的事情来看,这分封制度,确实应该扫进垃圾堆里。
    因为它已经严重不符合现在的生产水平,只会阻碍社会进步,产生一系列的动荡不安。
    但……真的是这样吗?
    我觉得的是不对的。
    因为后面的人。很多运用分封制时,根本没有用到分封制的精髓。
    分封制并不是说,要将自己已经控制住的地方,给分封出去,
    而是将自己控制疆域之外的地方,分封给诸侯王。
    让诸侯王带着一些兵马仆从,前去显得荒凉的地方,一点点的打天下。
    而这些诸侯王们,所打下来,并建设出的地方,在名义上也属于周天子!
    后来的那些人,再弄分封,都是在已经掌握的土地上搞分封。
    这与大一统的趋势背道而驰,自然会引发诸多麻烦,显得显得格格不入。
    陛下今后将藩王们外封,才是最为正确的分封方式。
    也是得到了分封制的精髓。
    和大明现在现有的制度相互配合,相得益彰……”
    分封制竟然还可以这样理解?这样使用?!
    偏殿之中,朱元璋和朱标二人,听到韩成的话之后,都觉得格外新奇。
    朱元璋一开始确实没有上过学,但后面稍微有些地位之后,就在马皇后的提议下,抓紧时间,如饥似渴一般的补充知识。
    一直到现在,从来没有断过。
    韩成觉得,看一个人的学问如何,不能只看他一开始有没有上过学,而是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
    毕竟人的一生很长,不能因为他的前半生,就将其后半生给忽略了。
    不然的话,朱元璋现在最为拿得出手的身份,是乞丐,是和尚,而不是洪武大帝。
    哪怕是现在,朱元璋练拳,或者是吃饭的时候,都还喜欢让有学问的人,给自己讲历史听。
    所以对于分封制,以及相关的事情,朱元璋并不陌生。
    朱标就更不要说了,打小就接受正统教育,对西周的分封制更为的了解。
    可也正是因为了解,这个时候他们听到韩成的这一番话,才会觉得耳目一新。
    这是他们之前所从来不知道,或者说别人不曾告诉过他们,他们自己也不曾思索过的方向。
    韩成的话猛的一听,让人觉得有些不太对,但仔细思索,却又觉得合情合理。
    “原来是这样!!”
    朱元璋面带恍然之色的点点头,当下就将韩成说的这些,给暗暗记下。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