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只是……只是不当皇帝,我又能做什么呢?
正如皇爷爷您刚才所说,我爹以藩王的身份起兵,当了皇帝。
上位之后,会继续削藩。
我当不了太子,成不了皇帝,只能成为藩王。
那也注定只能被削翻。
父皇没有靖难之时,建文都对藩王防贼似的。
出了父王的这事后,后面的皇帝,肯定也会把藩王死死防着。
我就算是想要继续带兵纵横沙场,如同父王一样为国镇守边疆,能做到吗?有机会吗?”
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朱元璋伸手拍了拍了朱高煦的肩膀,让他稍安勿躁。
转头望向朱棣还有道衍两个人:“老四,你说,他还有机会吗?”
听到父皇如此询问,再看看自己这个骁勇善战的儿子。
朱棣很想说还有机会。
可是话到了嘴边,又被他给压了下去。
别管情况如何,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朱棣必须要去考虑,不能视而不见。
那就是藩王。
之前的事情已经证明,让藩王手握重兵,镇守边陲。
只能在父皇那一朝能实现,不用担心藩王作乱。
或者是大哥能活着,继承皇位,也能实现。
可是,除了他们两个,后面皇帝和藩王的之间分歧,必然会越来越大。
内乱是必然的。
尤其是到了现在,有他开的这么一个口子,后面的藩王将会更难以控制。
就算是他这一代能压住,可若不解决藩王的事,到了下一代呢?
岂不还是要重蹈覆辙?
这不仅仅会影响到子孙后代的皇位,更会把大明,又一次拖进内战里……
朱元璋的目光望向了道衍。
道衍宣了一声佛号,开口道:“太祖高皇帝,这……削藩只怕还要继续。
不削的话,问题太大了。
今后大明的江山都不会安稳。
今天的这一幕还会重现。
皇帝和藩王之间,必然还会起冲突。”
朱元璋听道衍如此说,便问道衍道:“那如果是削藩,你们准备该如何削?”
道衍没有多少犹豫,便开口道:“依照贫僧之所见,最重要的,无非就是收拢藩王们的兵权。
但藩王们肯定心里面会不好受。
为了能够让他们交出兵权,同意削藩。
除了当今殿下,还能震慑他们之外,还需要在其他方面进行补偿。
这方面,当初宋太祖杯酒释兵权之时,便已经做出过示范。
那便是用钱财这些,作为补偿。
燕王殿下,想要成功削藩,那必然是要把您所规定的,宗室供养制的标准,再往上提高一大截……”
很显然,道衍在之前,就已经对这个事情有所考虑。
从这里便能看出来,道衍绝对是走一步看三步,甚至于四步的人。
这个时候,还在打靖难之役,朝廷的兵马面对他们时,依旧占据着绝对的压制优势。
可道衍却已经在考虑,靖难成功之后,如何守江山了。
朱元璋摇摇头道:“这是个办法,但是危害太大了。
你知不知道,如此下去,用不了几代人,我大明的宗室就会成为一个巨大的吸血虫。
让我让大明不堪重负?”
听到朱元璋这样说,道衍面露苦笑。
“这点,贫僧之前也有所考虑。
可是……再怎么权衡,思索,也没有比这更好的办法了。”
说罢之后,他又望向朱元璋道:“不过现在,太祖高皇帝您回来了。
自然就变得不同。
由您出面削藩的话,那众多王爷没有一个会不服。
都会老老实实的听话。
也就不用付出这样大的代价了。”
朱元璋点点头,又摇摇头:
“由咱出面削藩的话,这些兔崽子们,确实没哪个敢给咱吹胡子瞪眼。
都得老老实实的。
可是一旦真的这样做,我朱元璋的儿孙们,又会变成什么?
变成了混吃等死的废物!
有些人没有什么才能,确实混吃等死最适合他们。
可是我朱元璋的儿孙里,可并不全是废物。
也有很多人杰。
若这样一棒子打死,太屈才!
咱也不想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
听到朱元璋如此说,道衍宣一声佛号道:“贫僧能理解太祖高皇帝您的心情。
可……这世间安有双全之法?
想要藩王不作乱,不危害皇权,便只能削翻。
只能把宗室给养起来。
那些有才能的人,也只能委屈他们了……”
朱元璋摇头道:“咱不想委屈!
不能因为他们的身份,就让他们全都只能混吃等死!
和尚,若咱说有办法既能不让藩王威胁皇权,又能让这些藩王,尽情本施展自己的才能呢?”
“这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道衍果断摇头。
这个事情,他之前就多次认真的思考过。
根本就没不存在朱元璋说的这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