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二章 倭国必须要灭了!不灭不行!!!郑和开航母!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原本朱元璋对于韩成所说的事,是不怎么相信的。
    但是现在,在听了韩成说出来理由,再结合着现实情况,以及自己的一些想法和经验来看的话,韩成说的应该还就是真的。
    自己在后来,将这些番邦列为不征之国的可能性,是真的不小。
    而在确认了这事情,就是真的之后,朱元璋一时间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
    自己……真该死啊!
    咋就能弄个不征之国出来呢?
    就算是弄,那也不能把倭国弄进去啊!!
    若不是屋里的人太多,朱元璋都想抽自己两巴掌了。
    同时对于自己非要在这个时候,问韩成这个事情的行为,也感到异常的后悔。
    自己是怎么想的,才会在这个事情上刨根问底?
    “那个……咱那时候眼界没有开,不知道倭国竟然这样富裕。
    若是知道了,倭国那样富有,并知道了这些家伙们在之后做出来的事情,咱肯定会对倭国下手,勒紧裤腰带,也要把倭国给打下来!”
    朱元璋咳嗽了几声,让自己的面色变得正经起来,望着朱标和朱棣二人如此说道。
    “啊,对对对,父皇就是这样想的。”
    “啊,是是是……”
    朱标朱棣这两个做儿子的,还能说些什么?当然是只能连连点头了。
    明明自己这两个儿子,话说的非常正经,态度也非常的好,但不知道为何,朱元璋却有种想要抽老四的冲动。
    总觉得他们的这个态度有些敷衍。
    忍住自己那有些发痒的手,朱元璋强迫自己将目光从朱棣身上移开。
    把心思再一次的转移到倭国,以及倭国的那众多金矿,银矿上面。
    在想如何才能把倭国征服,把这些金山银山搬回来。
    之前说话的时候,挺慷慨激昂的,但这个时候真的去考虑问题了,朱元璋却发现这个问题其实挺不好做的。
    当然,若是好做的话,当初派去倭国的使者被斩杀之后,他也不可能会在刘伯温的劝说之下,最终顺坡下驴,不在这个事情上多做计较。
    想要前去攻打倭国,那么最需要解决的,就是船只的问题。
    只有打造出足够多的船只,才能远跨重洋来到倭国那里,将倭国给征服。
    所以朱元璋道:“咱等一下就给龙江宝船厂下令,让龙江宝船厂再次开工,接着建造大海船!
    把船给造的足足的!过去干他娘的!!!”
    龙江宝船场?
    在听到朱元璋说出这个名字之后,韩成心里不由的为之一动。
    这龙江宝船厂,他还真的听过,并且印象还不小。
    最初听到龙江宝船厂的消息,并不是因为朱元璋,而是因为另外一个鼎鼎大名的人。
    这个人不是别的,正是永乐朝极为有名的存在,三宝太监郑和。
    郑和开着‘万吨航母’七下西洋的事,在后世极其出名。
    而郑和那远超当时所处时代的超级无敌大舰队,其中排的上号的大船,都是在龙江宝船厂建造出来的。
    其余不用多说,只需要看一下郑和下西洋时,所带领舰队的规模之大,以及船只之大,就可以看出来这龙江宝船厂造船技术之强。
    在这个时代,当真是独步天下!
    而且,永乐时代的龙江宝船厂,和这个时代的船厂比起来,多少还是有些退化了。
    在想起了这些之后,韩成对于龙江宝船厂现在的造船技术之过硬,又有了一个更为清楚的认知。
    造船的技术,甚至于就连航海的技术的,大明这个时候都是不缺的。
    缺的只是眼光问题,和习惯性问题。
    只要自己能够让大明的人,从海外带回来众多的利益,打开这个口子,让很多的人能从中受益,那么这个口子再想要闭上,可就没有那样容易了!
    在想起龙江宝船厂,以及郑和下西洋的事情之后,韩成就随之想起到了更多。
    若郑和可以用的话,那对于洪武时期的海上行动,可就帮助太大了。
    韩成如此想着,就开始迅速的思索关于郑和的消息。
    一番思索之后,韩成神色多少显得有些不太自然。
    因为若是没有记错的话,郑和此时此时已经存在了,且名字还不叫郑和。
    而这和时候的他,并没有在南京这里,而是在西南!
    而根据后世的推测,郑和这个时候只怕已经被收复西南的傅友德,蓝玉等人所俘虏。
    能不能保住蛋蛋,还是两说。
    因为在如今这个时代,对一些被俘虏的异族之人施行宫刑,算是一个传统。
    “陛下,我想起一人来,他此时正在西南。
    应该还是一个少年人。
    此人名叫马和,还请陛下让人赶紧去那边找一找,看看有没有这样一个人。
    有的话还请将之带回来,不要对其施行宫刑。”
    韩成望向朱元璋说出这话。
    虽然不知道这个年纪的郑和能不能在航海之中起到作用,但仅仅是他在历史上做出来的事情,就足够让韩成升起帮一帮他的念头。
    至少需要尽可能的把他的蛋蛋给保住。
    这样一个在历史上,做出那等事情的人,真不应该承受这样的事情。
    “马和?这人是谁?竟然值得你这样关注?
    听起来他在后来名声很是不小的样子。”
    韩成方才的神色变化,已经落入到了朱元璋的眼中。
    朱元璋本就好奇,韩成在这个时候想到了什么。
    现在听到韩成说起这马和,当下就趁势问了起来。
    韩成道:“这马和在大明历史上很出名,比许许多多的皇族都出名。”
    韩成一句话说出,就直接勾起了朱元璋几人的浓厚兴趣。
    “他在之后,曾经带领巨大的船队,浩浩荡荡的出海,前往西洋,一共去了七次,规模空前庞大。
    在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同时也给当时的大明,带来了不少的海外财富……”
    咱大明在后来,竟然出现了这样的人物?
    朱元璋听到韩成的话之后,显得惊讶,还有些高兴。
    但随后就反应过来。
    “咱不是施行海禁了吗?这咋后面的人,又派出这样大的船队外出了?
    这是咱哪个不肖子孙,把咱的禁令当做放屁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