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零七章 赵匡胤:啥玩意?我大宋又要送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就是半死不活的。</P>
    但是,到了需要归还的日子时,官府却不管这些。</P>
    只要借给你了,就必须连本带利的还回来。</P>
    归还不了,那就卖儿卖女……</P>
    还有,贷的时候是旧粮,还的时候需要用新粮来换……</P>
    当然,青苗法推行之后。</P>
    强迫地方的百姓们贷款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官府给各地下发的借贷指标。</P>
    有些富户本不需要借贷,却被逼着去借贷。</P>
    而且,因为富户和贫户之间被分了等级。</P>
    富户借的钱,要远比贫户多。</P>
    也就是,需要归还的利息,也同样是远远的高于贫户。</P>
    于是,各地被弄的乌烟瘴气。</P>
    通过青苗法,朝廷确确实实获得了不少的钱财。</P>
    但是其所坑害的却是众多百姓。</P>
    当初在争辩之时,司马光认为王安石的话是一派胡言。</P>
    说天下之间的财富是一定的。</P>
    不在官府就在民间。</P>
    王安石想要官府拥有更多的钱财,那就是把百姓的钱财掠夺过来,弄到官府手中。</P>
    只会让百姓变得更贫困。</P>
    而王石则认为司马光是胡说八道。</P>
    说完全可以通过开垦荒地等诸多手段,来增加钱财。</P>
    只要让百姓们有地耕种,那么大宋就会多出很多的钱……”</P>
    这话韩成是赞同的,毕竟劳动创造财富……</P>
    这个时候听到韩成所说的话,赵匡胤眼睛,都已经变得有些红了。</P>
    他盼望着王安石变法,能够给他带来一些惊喜。</P>
    结果现在,哪里是惊喜</P>
    又是一个大惊吓!</P>
    这样的做法,与和渴泽而鱼有什么区别</P>
    百姓们本就穷苦,大宋有着大量的流民,诸多的起义。</P>
    结果现在,变法之时还要这么搞。</P>
    这不是硬生生的,要把众多的百姓给逼反吗</P>
    这事,做的是真不行!</P>
    “这王安石,在干这事之前,就没有过考虑吗</P>
    怎么就把这事儿,给弄成了这个样子!”</P>
    赵匡胤红着眼睛,声音显得有些沙哑的,望着韩成询问。</P>
    韩成摇了摇头:“他便是从地方上一路升上来的。</P>
    而且,他在地方上时,就做过这些。</P>
    取得的成绩也还不错。</P>
    没有引发这么多的问题。”</P>
    听到韩成这话,赵匡胤愣了一下,显得有些意外。</P>
    为何同样的事儿,前后之间差距竟是如此之大</P>
    如此想着,很快便已经找到了问题之所在。</P>
    那就是执行的人!</P>
    一个办法制定的再好,最终也是需要有人去执行的。</P>
    之前王安石在地方担任地方长官,亲自主持这些事儿。</P>
    只在一地实行,可以将之很好的推行下去。</P>
    让下面官吏,按照规定做事。</P>
    可是现在,却将之给弄到了全国。</P>
    在这种情况之下,他又怎么可能把全国各地都给盯住</P>
    这么好的一个捞钱的事儿,各地的众多官吏,又怎么能忍住不伸手</P>
    还有那众多反对变法的人。</P>
    虽然不知道具体的情况,但他能够确认,在这里面肯定有一些人在故意的进行推波助澜。</P>
    在暗中使绊子。</P>
    把这事儿给搞坏搞臭。</P>
    这是一些人惯用的伎俩。</P>
    既然反对不了,那就加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