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县试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然后将题牌插在考棚正前方的木台边,这胥吏坐在高高的木台上俯视众考生,还有一个衙役在考棚那一端监考,胥吏喝道:“各安本座,不得喧哗,交头接耳说话者,叉出考棚,发现夹带抄袭者,戴枷示众。”
    考棚渐渐静下来,然后便是展开卷纸的“沙沙”声、咳嗽声、鞋子磨地声、叹气咂嘴声,难有真正的静。
    李易倒了一点水在砚台上,捏着香墨慢慢地磨,一边思索“君夫人阳货欲”这道题,“君夫人”出自《论语季氏第十六》最后一句“异邦人称之,亦曰君夫人”,后半部分“阳货欲”三个字出自另外一篇《论语阳货第十七》“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这是县试常用的小题出题法,想了大约半刻时辰,一砚墨已经磨得胶浓,李易没有动笔,继续想另一道题“王速出令反”这道题出自《孟子·梁惠王》“王速出令,反其旌倪”,这也是截上题。这两题很偏,但不算难。诗词题是梅花,赞梅花的诗词太多了。
    李易心中笃定,也不忙作文,方才思考了一刻时,两篇试题的破题、承题都想好了,他的优点就是善于打腹稿,思维快捷,心意一动,洋洋洒洒百言满纸。
    写了一个时辰,李易感觉旁边有人,心里一惊,如果是武林搏杀,自己现在已经死了。抬头发现县令程海正站在旁边看自己书写。李易对自己的书法是很有信心的,他最擅长的是楷书,但是想到程海是蔡中京的门生,蔡中京虽然是世人所厌弃的奸相,但是书法确实造诣深厚,自成一家。李易一篇用柳体楷书,一篇用的书法是蔡体。程海愈发喜爱李易的书法,两篇文章的书法虽然不同字体,但都苍劲老道,完全不像一个十四岁孩子的字,简直就是浸淫书道几十年的大师的书法啊。
    李易心中感谢王安石老先生,用瘦金体写下了《梅》:“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瘦金体是宋徽宗赵佶所创的一种字体,是书法史上极具个性的一种书体。瘦金体运笔灵动快捷,笔迹瘦劲,至瘦而不失其肉,笔画相对瘦硬,故笔法外露,可明显见到运转提顿等运笔痕迹,是一种风格相当独特的字体。
    程海第一次看见这种字体,心中无比震撼。这是李庆所创的一种字体吗?李庆是书画大家啊,教给了李易。太有个性了。它兼具了隶书的骨力和楷书的飘逸之美,简而不减,精巧细致,高贵、典雅、神秘。笔画纤细干瘦,有一种疾风暴雨般的节奏感,富有韵律感,充满了动感和生命力。
    程海笑了笑,说道:“填好名字,揭去浮签,交到大堂来。”一边慢走一边微笑长叹,长叹绝不是可惜的意思,而是惊叹其大才。
    李易捧着卷纸出考棚来到中心大堂,向程县令行礼,又向旁边的教谕施礼,教谕笑呵呵过来接他卷纸,转呈县令程海道:“李易是第一个交卷的,县尊现场批卷吧。”
    程海先前已看过,这时执着朱笔,一路阅卷一路圈点下来,三篇文章满是朱笔圈圈,然后递给教谕道:“你且看看,此卷过得否?”
    教谕执卷细看,不时用手敲一下桌子,须臾两篇看完,道:“读此好文可下酒,真是虎父无犬子啊。依下官看,本次县案首非李易莫属。”再看到第三篇《梅》。教谕惊呼出声,诗好字好,拿着考卷的手竟然有些颤抖,这是什么字体啊,第一次看见,太漂亮了。笔法追劲,意度天成,非可以陈迹求也。
    程海内心有些纠结,点案首吧,怕被人说官官相护,不点吧,又怕得罪李庆或者浪费了这几篇好文章。说道:“后面还有一千多考生,焉知没有更好的文章。”对李易道:“不枉令尊对你的悉心教导,这样的文章是必中的,五日后揭晓出榜。现在还只是午时,你且在等着,再有几个人交卷,就放你出去。”
    李易便去考棚提了考篮到门口坐着,等了大半个时辰,亭上有了七八个交卷的儒童,一起出去,一出考棚龙门,田叔正等着。田叔问:“少爷,怎么这么快就出来了?”
    李易笑着道:“题目不难,县令说我中了。”
    县试第一场为正场,也是最重要一场,若是考得好的直接录取了,不用考第二第三场,直取入,允许参加五月的府试。若是没取中的,要参加第二第三场甚至第四第五场。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