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一道书信,就叫黄忠无用武之地?刘表:姓黄的果然皆不可信!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关于这离间计,庶有些浅见,不知当讲不当讲?”
    刘备先是一怔,尔后拂手笑道:
    “咱们既是议事,自然是畅所欲言,元直有何想法,但说无妨。”
    徐庶稍稍酝酿过后,便缓缓道:
    “刘表固然对黄忠不可能尽信,若非他失了襄阳,嫡系精锐丧失殆尽,更不可能将长沙兵做为守城中坚。”
    “可刘表应该很清楚,现下他已是无人可用,唯有依靠黄忠及其长沙兵,才有希望守住江陵。”
    “这种局面下,军师这一道离间计,固然能加重刘表对黄忠的不信任,但能否彻底令刘表对黄忠生疑,弃而不用,庶倒以为未必。”
    “刘表若两害取其轻,依旧决心冒险重用黄忠,却当如何是好?”
    听得徐庶一番分析,萧方脸上同样浮现出赞许之色。
    不愧是水镜三杰之一,虽然不及前边那两位,但能有如此透彻的见解,也足见其资质。
    “军师,元直所言不无道理。”
    “用黄忠固然有风险,可若不用黄忠,江陵城难保。”
    “倘若换作我是刘表的话,极有可能也会如元直所说,两害取其轻呀。”
    徐庶的话,也令老刘心生几分担忧。
    萧方淡淡一笑,宽慰道:
    “主公莫忧,其实元直所顾虑之事,方早已想到。”
    “光凭黄公这道书信,确实不足以让刘表弃用黄忠,那咱们就再加上几笔,来个火上浇油,让刘表宁愿冒江陵守不住的风险,也不敢倚重黄忠。”
    刘备眼神茫然,未能领会萧方深意。
    萧方却也不多解释,将黄承彦那道劝降书拿过,提起笔来,在上边涂涂抹抹了一番。
    “好了,这下应该够了。”
    “主公,事不宜迟,速将这书信射入城内吧。”
    萧方将劝降书交还给了刘备。
    刘备低头再看,眼眸不由瞪大,满眼皆是困惑不解。
    萧方所说的再加几笔,还真就是在这书信上加了几笔,不过却是将其中数段涂抹过去。
    “军师,这是何意?”
    刘备抬起头来,满面不解的问道。
    这一次,即使是诸葛亮和徐庶,亦是一头雾水,暂时猜不透萧方此举用意。
    萧方却不解释,只笑道:
    “主公就容方先卖个关子,等这离间计若成,再解释给主公不迟。”
    刘备是满腹狐疑,但想着萧方行事用计,向来是不走寻常路。
    此举虽然怪异,必定有其深意!
    “好,就依军师之计!”
    “来人啊,速将此书,以强弓硬弩射入江陵城内!”
    …
    江陵城,府堂内。
    “侄儿与黄汉升率五千长沙精兵,镇守北门,直面刘备主营。”
    “西东两门,各有三千兵马镇守,城中留有两千兵马做预备队,随时增援各门。”
    “各处城墙在加紧修固,箭矢檑木也已齐备。”
    “大耳贼若敢来攻,侄儿必叫他折戟城下!”
    刘磐满脸洋溢着自信,向刘表汇报城防情况。
    刘表点头表示满意,略一犹豫后,却道:
    “磐儿,你说这黄汉升,他当真心怀忠义,为叔可以倚重于他吗?”
    刘磐一愣,没听明白刘表言外之意。
    一旁蒯越却听得懂,便宽慰道:
    “这黄汉升虽也是黄氏子弟,却乃黄氏偏支,与黄承彦和黄祖鲜有往来,主公无需因他姓黄便心存顾虑。”
    “况且我军现下兵微将寡,这黄汉升武艺绝伦,其长沙兵又骁勇善战,乃是我们守住江陵的关键。”
    听得蒯越这番话,刘磐方才转过弯来,明白了自家叔父言下之意。
    “侄儿与黄汉升共事多年,确实鲜有见他与黄承彦黄祖有来往。”
    “今叔父对他委以重任,破格提拔重用,我料他必心存感激,理应对叔父以死相报。”
    刘磐也肯定了黄忠的忠诚。
    刘表眼中的猜疑顾虑,只是稍稍收起几分,却叹道:
    “这黄汉升确乃一员虎将,咱们守住江陵,也确实得靠他和他的长沙兵。”
    “只是不管怎样,他始终姓黄,总归是让老夫不放心呀。”
    话音方落。
    忽有亲卫神色匆匆,步入了堂中。
    “启禀主公,适才安插于长沙兵中的眼线来报,说是敌军以箭矢将一封书信,从长沙兵的防区射入城中。”
    “那书信乃是黄承彦写给黄老将军,长沙兵已将那书信献给了黄老将军。”
    听得这消息,刘表陡然变色,猛的跳了起来。
    黄承彦?
    那个投靠刘备的叛贼?
    他为何在这个节骨眼上,突然写信给黄忠?
    还是刘备以箭矢射入江陵城内?
    他意欲何为?
    那封书信里,又写了什么?
    刘表脑海中涌起无数个猜疑,后脊一阵发凉,当即大喝一声:
    “来人,速传黄忠前来见我!”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