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在前往金色大厅的路上。
林天在手机上,了解了一下这几天因为埋头训练,而错过的科尔杯赛讯。
几天前。
在林天和甘言雨为了第二赛段的比赛进行紧张的准备中时。
第一赛段的结果,也已经全部出炉。
在入围赛全部结束后的第二天,科尔杯官方网站,与推特账号共同公布了本次的第一赛段结果。
总计【476位】选手参与了第一赛段的比赛,第一赛段整整持续了三天。
最终,一共是【26位】选手成功晋级第二赛段。
晋级率达到了非常恐怖的5.4%。
加上总计【38位】保送选手。
第二赛段选手人数,为64人,刚好对应上了万棋老先生之前给他们提供的数据。
真残酷啊。
38位保送的琴手,从四百多人千军万马中杀出来的,却只有26个名额。
看起来,似乎好像很不公平。
但是,作为邀请制的比赛,这又十分合理。
“外卡”之所以叫做“外卡”,就是因为,他们是本没有资格拥有正式名额的,是额外增设了一个赛段,给了他们竞争正式名额的机会,所以才能参加比赛。
而事实上,在相当多科尔杯观众的眼中,第二赛段的比赛,才算是“科尔杯”的真正开始。
不过即便如此,为期三天的第一赛段比赛,还是在网上炒起了相当的热度。
在国际最大的社交平台推特上,就有不少网友表示:
【(这一次的第一赛段,真是超出预期了!)】
【(远比想象中的精彩啊!今年的琴手太强了吧?!)】
【(好看!今年入围赛里,已经出现了好几个让我眼前一亮的大提琴手了!】
自从国际音协统一更改赛制之后,国际大提琴赛事的发展,每年都在以迅猛的速度进行发展,年轻人受众一年又一年狂飙。
前年的第一赛段时,参赛人数还只有385人。
而今年,不仅一举超过了400的大关,而且距离500也只剩下了二十多人的距离!
名额的增加,说明了,世界各地优秀大提琴手越来越多,也更加说明了,赛事热度的逐渐增高。
上一届科尔杯,油管的官方直播间里,第一赛段的观赛人数峰值为【224万】。
而到了今年,为期三天的科尔杯第一赛段,观赛人数峰值超过了【300万】。
并且,亚洲地区,以天朝、日本、韩国为主力,观众比例明显大幅度提高。
当这则数据被官方公开时,立刻引来了国际网友们的热烈讨论。
【(怎么回事?今年的亚洲朋友们好像变得更加关注大提琴了啊!】
【(我记得亚洲已经很久没有出现过科尔杯冠军了吧?每年都守在直播前也是难为他们了!)】
【(哈哈,看来东亚的大提琴手们要加油了!总不能每一届都让自己的国家的乐迷去支持其他国家的大提琴家吧?)】
【(毕竟艾萨克老师真的是太有魅力了,吸引全世界的乐迷也是很正常的!)】
评论区里,许多欧洲国家的网友们表面上好像是在分析原因,实际上都在暗戳戳地阴阳怪气着嘲讽的言论。
什么“你们没有自己国家的大提琴手可以支持吗?”
“从来没有拿过冠军还这么爱看,真是不容易”等等。
侮辱性极强!
理论上来说,作为音乐赛事,不应该有这么重的戾气才是。
但是,俗话说的“音乐无国界”,基本上只停留在21世纪以前了。
自从国际改制之后,竞技性被放大,年轻观众越来越多。
国际音协有意将科尔杯办成“体育竞技”类型的比赛。
就一定会将赛事的风气,也变成跟“体育竞技”一样。
饭圈、拉踩、嘲讽..这些以前只在体育竞技比赛中能看到的粉丝大战,如今也能在大提琴比赛上出现。
不过,也有一部分客观的海外观众,比较中肯地发表了意见:
【(亚洲,尤其是日本,虽然大提琴不行,但是在国际钢琴大赛上,一向都是高手频出的,这一次有新一代钢琴家代表人物西川悠柏老师的加入,亚洲观众应该是来为西川悠柏老师加油的吧?)】
【(而且,谁说一直输比赛,就不能为自己国家的大提琴家加油了?就算能力再差,跟我们欧洲大提琴手之间确实存在差距,毕竟也是自己国家的琴手啊…………】
网友们的这些发言,虽然看上去似乎始终带着一股傲慢的劲头,但这对于他们来说,是理所应当的。
欧美国家的网友,早已经习惯了自己作为世界话语权的中心。
只有自己所在的地方,所持有的观点,才能被叫做“世界的主流”。
至于亚非,或者其他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