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陈兴祖等一众进士们总感觉哪里有些不对劲。
但是一想到出将入相、好生磨砺这八个字,还有那句“读书人和读书人之间的差距,比人和狗之间的差距都大”,陈兴祖等人的心里又隐隐感觉有些不舒服。
凭什么?
凭什么自己就一定比不过他杨癫疯?
他杨癫疯不就是运气好,先是被常平章看重,接着又因为抗旱灭蝗而受到陛下和太子殿下的看重?
倘若这等机缘放到我等身上,却也不见得就比他杨癫疯差到哪儿去?
陈兴祖等一众进士们满脑子都是不服气,阎卫明却冷冷的瞥了众人一眼,嘲讽道:“有没有要走的?有的话赶紧站出来,还是那句话,咱们宁阳县不养废物。”
等了半天也没见有人站出来,阎卫明和最后说话的那个军士悄然对视一眼,又望向一众进士们,冷哼一声道:“既然没有要走的,那尔等就给老子记住,在这里,你们就是刘庙旗的军士,而我,就是你们的活阎王!”
“在这里,我管着你们的生,管着你们的死,管着你们的一切!”
“在这里,最舒服的永远是昨天!”
“明摆着告诉你们,本小旗对于训练你们,一点儿兴趣都没有!”
“所以,本小旗只会加重你们的训练强度,让你们早点儿滚蛋!”
瞧着一众进士们的眼神中依旧透露着清澈的愚蠢,阎卫明直接高声喝道:“听明白了没有!”
一众进士们稀稀落落的答道:“知道了。”
“明白了。”
“你做梦去吧!”
“你休想!”
“明白!”
“……”
稀稀落落,参差不齐,五花八门的回答直接把阎卫明给气笑了。
“瞧瞧,瞧瞧,这就是咱们大明的进士老爷,简直一点儿规矩都不懂!”
“都他娘的给我听好了,本小旗训话,你们只能回答明白或者不明白,军伍里没有第三个答案!”
略微顿了顿,阎卫明又冷笑一声道:“当然,不管你们明白还是不明白,老子说的话就是军令,是军令就得执行!明白了要执行,不明白就在执行中去明白!就算有不同的意见,也得等执行完了再跟老子说!这回明白了没有!”
一众进士们被阎卫明忽然提高的声调吓了一跳,不自觉的答道:“明白!”
阎卫明这才黑着脸嗯了一声,又扭头对最后说话的那个军士吩咐道:“这些蠢材交给你们两个了,要是天黑之前还学不会最基本的军姿站法和跑步,你们两个就给老子去加练!”
原本还笑嘻嘻的两个军士双腿立拢,面色严肃的叫道:“明白!”
……
进士老爷们再也没有了吟诗作对的心情。
陈兴祖也终于理解了什么叫做“最舒服的永远是昨天”。
早上天色刚亮就要被人喊起来列队集合,集合之后就要开始跑步,那个活阎王不光要求所有人的步伐要一致,甚至连手臂摆却的幅度都要一致。
走路要整齐。
跑步要整齐。
两人成行,三人成列。
哪怕是蹲下都有专门的规矩,所有人都必须后撤右腿,屈膝蹲下之后,连手搁在腿上的位置都有要求。
天气好了要训练。
天气不好也要训练。
就连偶尔下场雨都不能耽误训练。
所有人都是他嘴里所谓的刘庙旗的一个零件,不能出丝毫的差错,一旦出错,就是所有人集体受罚。
陈兴祖等进士老爷们甚至觉得耕种似乎也挺轻松的,最起码耕种只是单纯的身体累,不会像现在这样儿,除了身体被那三个活阎王反复折磨,就连精神上也不好过。
尤其是那个绰号活阎王的小旗,陈兴祖更是恨不得用针线把他的嘴缝上。
“你们就是老子带过的最差的兵!”
“八十岁的老头儿都比你们跑得快!”
“赶紧滚回吏部去告状吧,这里根本不适合你们!”
“以后跑步的时候别喊忠于大明的口号了,就你们这副熊样儿,上战场都得尿!”
“就凭你们还想出将入相?太子殿下肯定是看走眼了,你们赶紧回家哄孩子玩儿去吧!”
羞辱,疯狂的羞辱,他根本就不把自己这些进士当人看。
当然,有坏人就有好人,最起码另外两个负责训练他们的军士就稍微好点儿。
“这些都是最基础的东西。”
“甚至都达不到百户所训练的最低标准。”
“等你们去了百户所,就会知道什么叫做真正的痛苦。”
“你们觉得早上起来跑两里地很累?”
“我们每天要背负三十斤的东西跑十里地,如果背的东西少,就会变成二十里。”
“驸马爷说过,不在训练场上流汗,就要在战场上流血。”
“……”
这是那个嘲讽他们“读书人和读书人的差距比人和狗的差距都大的”军士说的。
说话比那个活阎王能稍微好点儿,但是好的程度有限,很有限。
“谁不羡慕你们?”
“我们再怎么样,以后一辈子也就是大头兵。”
“你们这些进士老爷是太子殿下认为应该出将入相的人才,哪怕真把你们调到大都督府,以后起步也会是百户甚至千户,轻轻松松就能做到指挥使的位置。”
“而且,你们是真不知道这次的机会有多难得。”
“像原来的灵山卫指挥使项飞,那可是实打实的从战场上厮杀出来的,但是在驸马爷手下却走不过两招。”
“要不是太子殿下看重你们,你们又怎么可能有机会在这里受训?”
“……”
这是另一个负责忽悠他们的军士说的。
这个名叫吴平的军士是最好说话的,也是待他们最为和善的。
但是总感觉他们一个在唱红脸,一个在唱白脸。
事实上,陈兴祖等进士老爷们的感觉并没有错。
一个红脸,一个白脸,还有一个黑脸阎王在上面镇压,陈兴祖等进士老爷们不说被钓成翘嘴,也只能被忽悠得完全找不到北。
匆匆半个来月的时间过去,这些进士老爷们就完全变成了另外一番模样。
原本白净的脸庞变得黝黑。
原本精瘦的胳膊腿儿也开始长出肌肉。
哪怕是这些人的亲妈来了,也得分辨才一会儿才能认出自家的儿子。
而朱皇帝在悄眯眯的观察过后,整个人也不禁有些头疼。
咱标儿原本是打算把这三百个进士扔来宁阳县学习的对吧?
可是真要这么学下去,这三百个进士还能当成普通的进士来用吗?
不是,啥时候像这种文武双全的进士也能批量制造了?
只是转念一想,朱皇帝又觉得好像也没什么问题。
读书人不就是学堂批量制造出来的么。
想要批量制造文武双全的进士,好像还真不是什么难事儿。
那么问题来了。
这些进士,其中可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出自江南的士绅家庭。
把这些人都培养成文武双全的进士老爷,这样儿真不会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