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我能写一封信给去世的爷爷吗?”
“当然可以。”
“那他会收到吗?”
她望着窗外盛开的彼岸花,轻声说:
“只要你写的时候,心里有温度,他就一定能摸到那张纸。”
***
又五年。
南塘老井被列为“人类情感遗产地标”,周围建起一座圆形礼堂,名为“听音堂”。每年春分,都会有成千上万的人从世界各地赶来,在井边唱歌、读信、静坐。有些人什么也不做,只是流泪。
林晓音已不再任教,但她每天都会来听音堂走一圈。她手腕上的彼岸花刺青,渐渐被更多人模仿,成为“聆听者”的象征。
某个雪夜,她独自坐在井边,忽然听见身后有脚步声。
回头,只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站在月光下,手里拿着一支旧式录音机。
“你是……”她迟疑。
老人笑了笑,按下播放键。
沙哑的童声从喇叭里传出:
>“我的名字叫林闻心,今年十岁。我要讲一个关于声音的故事……”
林晓音瞬间泪流满面。
那是三十年前,林闻心参加小学朗诵比赛的原始录音,早已毁于大火。
“你是谁?”她哽咽着问。
老人摘下帽子,露出熟悉的眉眼:“我曾是个不敢听的人。”
“现在,我想学着听了。”
她认出来了。
是周承宇。
他没有解释这些年去了哪里,只是把录音机放在井沿,轻声说:“她留下的东西,不该消失。”
“我替她保管了二十年,现在,该还给真正懂它的人了。”
林晓音颤抖着接过机器,指尖触到外壳上刻的一行小字:
>“给下一个听见的人。”
她抬头想说什么,可老人已转身离去,背影融入风雪,像一缕终于安息的魂。
那一夜,她抱着录音机坐到天明。
清晨,第一缕阳光照进井口时,她轻轻按下“录音”键,对着深渊说:
“堂姐,我替你活了很久。”
“这个世界,现在很暖。”
“谢谢你,教会我倾听。”
风穿过听音堂的檐角,铃铛轻响。
仿佛有人,在很远很远的地方,温柔地应了一声:
“嗯。”
***
多年后,一位考古学家在昆仑山脉的冰川裂缝中,发现了一具保存完好的遗体。
他身穿旧式科研服,双手交叠置于胸前,脸上带着平静的微笑。
在他紧握的掌心,藏着一枚微型芯片。
芯片内只有一段音频文件,标题是:
>《听见的第一百种声音》
内容空白。
但当研究人员将它接入“聆境塔”系统时,全球十三座塔同时亮起,齐声播放起《送郎调》第五段。
那一刻,所有正在聆听的人,都感觉心底最深的伤口,被轻轻抚平了一瞬。
宇宙或许没有神明。
但一定有什么,在认真地听着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