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7章 请你们帮我一个帮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楚屿山:“……”
    嵩屿和楚屿山勾肩搭背,“你赶紧来,还有个熟人呢。”
    楚屿山大概猜到了。
    他跟着一起上楼,去嵩屿的办公室。
    在办公司的茶室,见到了老曹。
    老曹缓慢地站起来。
    楚屿山微微一笑,“老曹,好久不见。”
    老曹三两步上前,紧紧抱着了楚屿山,用力的在楚屿山的后背拍打,“你啊你啊,我以为我这一辈子都很难见到你了,大英雄。”
    嵩屿笑着说道,“先坐吧。”
    时隔两年之久。
    三人终于再次聚首。
    老曹看看楚屿山,又看看......
    冬至的风穿过山谷,带着蓝雪花的冷香,在纪念馆的屋檐下盘旋了一圈,又悄然飘向远方。周承宇站在纪念碑前,手中那封信被风吹得微微颤动,纸角翻飞如蝶翼。他没有急着收起来,而是任它在风中轻轻摇曳,仿佛这样就能让那些字句飞得更远一些。
    人群渐渐散去,纸灯一盏接一盏熄灭,唯有中央那盏最大的灯还亮着,里面写着:“愿所有沉默的心,终被听见。”沈曜走过来,递给他一杯热姜茶,“别站太久,夜里寒气重。”
    “我不冷。”周承宇轻声道,“反而觉得……特别暖。”
    沈曜笑了笑,目光落在远处山坡上尚未融化的雪痕,“她回消息了。”
    周承宇猛地抬头。
    “今天早上发的,只有一句话:‘极光很美,像你说过的那样。’”
    周承宇怔住,随即低头笑了,眼底泛起一层薄雾般的柔光。他知道,这已足够。
    三天后,一封来自挪威的航空信抵达云南小镇。信封朴素,边角有些磨损,像是经过漫长旅途。打开后,并非文字,而是一张手绘的极光图??墨蓝夜空下,绿色光带如河流般倾泻而下,下方站着一个穿科考服的人影,仰头望着天际。画纸背面用铅笔写着一行小字:
    >**“你说对了,风真的会带走忧伤。可我也发现,它也会把思念带回给你。”**
    周承宇将画贴在工作室的墙上,正对着他的书桌。每天清晨醒来第一眼就能看见。他开始习惯在录音前先看一眼那幅画,仿佛她在场,静静听着。
    “破碎之声”的项目持续升温。越来越多国家设立分站,甚至有战乱地区的志愿者冒险架设临时录音舱,只为让更多人有机会说出心底的话。某日,小黎兴奋地冲进办公室:“缅甸那边传回一段录音!是一位母亲录给失踪儿子的,她说她每天都在家门口摆一双鞋,等着他回来踩响门槛的声音……”
    周承宇闭上眼,耳边仿佛真听到了木门吱呀、脚步轻响。
    “我们能不能……把这段声音合成成真实的音效?”他忽然问。
    小黎一愣:“你是说,做出来,让她听听?”
    “嗯。”他点头,“也许她永远等不到那个人回家,但至少,让她听见一次。”
    技术团队花了整整两周,结合环境采样与AI模拟,还原出那个村庄清晨的真实声景:鸡鸣、溪流、风吹竹帘,还有??脚步声。缓慢、坚定,一步步走向家门,最后是木门被推开的一声轻响。
    当这位年迈的母亲戴上耳机,听完这段音频时,整个人僵住了。几秒后,她突然捂住嘴,泪水汹涌而出,却笑了。她反复播放那段脚步声,一遍又一遍,直到电池耗尽。
    视频传回总部那天,整个团队都沉默了。
    “原来声音不只是记忆。”小黎红着眼睛说,“它还能创造新的真实。”
    周承宇望着窗外盛开的蓝雪花,低声道:“所以更要认真听。因为每一句话背后,都是一个人拼尽全力活着的证据。”
    春节前夕,林晚秋短暂回国休整。她没回北京,也没通知媒体,悄悄来到了云南。那天傍晚,周承宇正在整理一批来自叙利亚难民营的录音资料,大多是孩子讲述战争如何夺走亲人、家园和童年。他听得心口发闷,几乎喘不过气。
    门铃响了。
    他起身开门,看到她站在暮色里,穿着一件深灰色大衣,肩头落着未化的雪。
    “你怎么……”
    “想喝你煮的咖啡。”她微笑,“还记得吗?你说过,最难熬的时候,就靠一杯黑咖啡撑过去。”
    他愣了几秒,才反应过来,急忙让她进屋。火炉上水壶正咕嘟作响,他熟练地磨豆、冲泡,动作沉稳得像这些年从未分开过。
    她坐在老藤椅上,捧着杯子取暖,目光扫过墙上那幅手绘极光图。
    “我画得不好。”她轻声说。
    “但它比任何照片都真实。”他坐到对面,“就像你说的,有些东西,眼睛看不见,但心能听见。”
    他们聊了很久。不是关于过去,也不是未来,而是眼前这个世界正在发生的事??非洲干旱村落的孩子们第一次听到雨水的声音录音时激动得跳舞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