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小十跑走。
小八坐在沙发上。
拿起手机。
点进霍长亭的主页,果然看到了昨晚凌晨一点多发的朋友圈。
小八轻哼一声。
就算今天到了。
她也不会这么轻易的原谅霍长亭!
……
香江。
助理送霍长亭去机场。
路上。
霍长亭正在给助理交代工作。
助理听着繁琐复杂的工作,吓得头皮发麻,“小霍总,您要去多久啊?”
霍长亭随口说道,“我太太怀孕了,我能多陪陪我太太就多陪陪,我不会去了京市不回来,我只是先给你打个定心针,辛苦你了。”
助......
夜色如墨,南塘的春分刚过,空气中还浮动着彼岸花未散尽的香气。那井边的泥土早已被封上一层青石板,村民说是为了安全,可老人们都懂??那是怕她回来时无处落脚。
沈知遥站在院门口,手里攥着一张刚打印出来的校刊复印件。小女孩的作文静静躺在纸面中央,字迹稚嫩却坚定。她看了一遍又一遍,直到眼角发热,才缓缓将它折好,塞进外套内袋。
“你每天都来。”周承宇不知何时出现在身后,声音低沉,“她说过不想被记住。”
“可人活着,不就是为了被记住吗?”沈知遥没回头,只是望着那口井,“她不是消失了,是换了一种方式存在。你看那些孩子开始做梦了,听见亡者说话;你看大人们不再压抑哭泣,敢在街头抱着陌生人倾诉遗憾……这不就是她想要的?”
周承宇沉默良久,终是叹了口气:“可代价太大了。她本可以活下来,用科技、舆论、国际组织去推动变革。但她选择了最古老的方式??以血祭音,以命换声。”
“因为人心早已麻木太久。”沈知遥轻声道,“再多的数据和报告,也比不上一次真正‘听见’的震撼。你知道现在全球心理咨询热线接通率提升了多少倍吗?医院精神科的病人开始主动讲述梦境,学校开设‘情感倾听课’,连监狱里的囚犯都在写忏悔录寄给受害者家属……这不是制度胜利,是灵魂复苏。”
她转过身,目光直视他:“你说她不该牺牲?可如果换作是你,在那一刻,你会怎么做?看着世界继续装聋作哑,还是亲手撕开这层铁幕?”
周承宇张了张嘴,终究没有回答。
风忽然起了,卷起几片残存的彼岸花瓣,在空中打了个旋儿,轻轻落在井盖上。那一瞬,两人几乎同时屏住了呼吸。
他们仿佛听见了什么。
不是声音,而是一种频率??极细微、极遥远,像是从地底深处传来的一缕哼唱,又像是一颗心跳隔着时空轻轻震颤。
“你听到了吗?”沈知遥喃喃。
周承宇点头,喉结滚动:“像……《送郎调》的前奏。”
就在这时,手机震动起来。是林晚秋发来的消息,附带一段录音文件。
>【听听这个,你们会明白。】
两人对视一眼,点开音频。
起初只有杂音,像是老式收音机调频时的沙沙声。三秒后,一个清冽的女声缓缓浮现,唱出一句无人知晓的词:
>“月照井心光不灭,魂归故里笛先知。”
歌声戛然而止。
“这是……”周承宇瞳孔骤缩,“这是《送郎调》失传的第五段!文献里只记载了曲名,从未有人听过旋律!”
沈知遥手指颤抖地翻看信息详情:“录音来源……敦煌研究院地下档案室B区?可那个区域早就封闭了,说是结构不稳定……”
“但现在有人进去了。”周承宇盯着屏幕,“而且留下了这段录音。时间戳显示,就在昨晚凌晨三点十七分。”
??正是顾沉舟每天醒来的时间。
***
京郊疗养院,病房空无一人。
护士查房时发现窗户大开,床单被撕成条状垂向楼下,监控录像却在零点五十九分突然中断,重启后画面一片雪花。安保调取外围摄像头,只见一道模糊身影披着病号服,步履蹒跚却异常坚决地走出大门,消失在雨雾中。
没人知道他是怎么避开所有警报系统的。
更没人想到,这位曾被誉为“冷静理性代名词”的前国安高层,竟会拖着虚弱的身体,独自踏上三千公里的旅程。
当他抵达敦煌时,已是第七日黄昏。
荒漠孤烟,残阳如血。他靠着一块岩石坐下,胸口剧烈起伏,喉咙依旧无法发声,但耳朵却前所未有地清晰。风掠过沙丘的声音、远处狼嚎、甚至地下暗河流动的节奏,全都涌入脑海,编织成一首无声的交响。
他抬头望向莫高窟方向,眼中泛起水光。
他知道她在等他。
不是林闻心,而是那个他曾亲手否定、却又始终缠绕于梦中的自己??那个还能为母亲歌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