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传道收徒之争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心里忽然生出了一股紧迫感,他又问起一个极为关键的问题,
    「真人,那您认为何时才是这八百地仙的成仙之机呢?」
    保元真人想了想,便回道「关于成仙的具体时机,语所言模糊,但按贫道理解,地师所收弟子,应当遵其师命,斩灭为害人间的蛟龙水怪,等到功德圆满后自然成就地仙果位。」
    这时,保元真人又看着董守仁,问道,
    「道友,你说现在,为害人间的蛟龙水怪又在哪里呢?」
    「南派魔教与海外魔教。」
    程心瞻回答道。
    保元真人一拍手,大声说「是了,地仙之师已发谕,那自然是斩灭南派魔教与海外魔教之时,便是地仙成仙之机!」
    众人若有所思,许久都没再说话。
    「真人,那今日求取真经?」
    好半响后,董守仁打破安静,笑呵呵换了一个话题,这龙沙语之事太大,各方都要静静消化一段时间才是,想要今日论个明白那肯定不可能的。
    「万寿宫一应典籍,无不任由心瞻阅览!」
     保元真人大声说。
    保元真人在许诺后又说,
    「等道友归宗了,还要替我问一问和合真人的时间,贫道要登门拜访,到时还要与和合真人详谈一些事。」
    董守仁了然,点点头应下。
    这里面需要谈的事就太多了,最关键的自然是八百名额的分配,当然,谈论此事时,
    心瞻自然也要在场。
    另外,还有一些不好公开谈论的事,心瞻也不便在场,比如说,目前已经有师承的人该如何转投程地师门下,这里面,甚至不乏有四境乃是五境的大修士动心思,到时候,辈分又该怎麽算保元真人此刻也无比感慨,为什麽这样的仙种却生在三清山呢?要是生在万寿宫,哪里会让他人捡便宜?
    不过保元真人不知道,句曲山的承初真人,就曾经和他生过一模一样的感慨。
    两日后,三清山的取经仪仗满载而出散原山,仪仗里的玉制经轿宝光四射。
    见到此情此景,自然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浩然盟的人见了,自然开心,三清山丶句曲山丶散原山结成稳固同盟,这对浩然盟的发展是天大好事,结盟的好处不光是体现在除魔卫道上,平日里讲经说道以及易物换丹,
    依靠着大宗联盟都要方便许多。
    而正一盟的人见了自然不痛快,这三家在东方道门的话语权很大,关系走的太近,对龙虎山的领袖地位自然不利,而且近些年来,明显能感受到浩然盟里的人对龙虎山是愈发不敬了。
    不过万寿宫不管他人怎麽想,多位高功大修亲自出门相送,将三清山的仪仗队伍送过了赣江,一时宾主尽欢。
    而南昌附近的百姓,自然无法猜测仙家心思,他们更惊于江心忽然新生出一座亮眼的白山,他们称作白龙山。
    世隔五千年,白龙山被大江从赣南挪移到赣北,除了位置变化,似乎其馀的什麽也没变。
    白龙山此刻离鄱阳湖极近,如果龙母还有灵,那麽在此处就可以远眺鄱阳湖了,只不过物是人非,大湖白山依旧在,可鄱阳龙宫却早已消失在历史的尘埃里了。
    而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停仪观水」和「扬沙垒山」这两个成语在南昌一带广为流传,用来诉说神仙的慈悲心肠和无穷伟力。
    而等到董守仁和程心瞻回了三清山,自然第一时间上了三清宫,把这个消息说给纪和合听。
    董守仁为了防止消息失泄引发滔天波澜,甚至没敢以元神之念隔空说明此事,非要当面说清楚才行。
    纪和合在听说了龙沙之后,也是震惊非常,并把山内的几位四境大修士都喊了过来这些大修士听了,同样是久久沉默不语,眼中闪烁着亮光。
    这一次,这些人的震惊程度恐怕比上一次亲眼见到人参果还要高出三分。
    毕竟人参果种下,等到开花结果那天,在座的恐怕都已成了一堆枯骨,但八百地仙之,就在当下!八百地仙之师,就在眼前!
    而这种纬之事,在修行界里是屡见不鲜的,有些应验了,有些没有应验。
    但修行界里普遍认为,纬之道是天机大道,那些没有应验的,不过是做之人不时天数,妄言乱语。只要是境界高深的大修士,一旦洞悉天机,所作的语是一定会应验的。
    修行界历史上最着名的语自然是黄帝先祖在乘龙飞升时留下的那句识语:「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精准的预测了商周时期的人神混战。
    最近的一次识语应验是三丰真人在冲举飞升时留下的语:一天命登极,真武当兴」。在那不久后,便有明太宗皇帝奉天靖难拿下皇位,随即天下大兴真武宫观。
    许逊真君是何等人物?在飞升前便被奉为在世天师,开创净明派,称宗道祖的真仙!
    他老人家在拔宅飞升时留下的语,即便是这般骇人,也不由人不信呐!
    几位玄在默默消化完语后,上下打量着程心瞻好嘛,害怕人家不愿意给真经,自家多番打点求人,又加封一个万法经师以充面皮。
    净明派那边倒好,见着人后立马给出个地仙之师的名头来,这孩子还真是到哪都是个宝。
    程心瞻被众人看的不自在,便道,
    「许祖亦非圣人,语也不一定——
    「住嘴!」
    纪和合当即喝住了程心瞻,并且肃声道,
    「你是应之人,这话换谁都能说,就你不能说,非但不能说,往后想也不要想!」
    其馀长辈也是一脸理所应当的点点头,纷纷劝告程心瞻莫要瞎想瞎说。在场之人都是知道人参果之事的,他们心里和董守仁想的一样,这孩子莫非与镇元大仙还有源法在?
    面对众位长辈的殷殷目光,程心瞻只得应下。
    程心瞻心里不知,这几位大修士躲着他同时在以元神之念交谈,只是在须臾之间就达成了一个共识:
    既然许天师真的说过这个识语,那即便是假的,三清山也要给他做成真的!只要心瞻座下出一个地仙徒弟,那自然便有万方来投!
    明确了这件事,接下来自然便要讨论程心瞻的收徒之事。
    心瞻现在是明治山嫡传,按明治山祖传的规矩,他现在还不能收徒,梨雪山法脉倒是收了两个,而且看起来资质还不错。
    现在散原山要效仿句曲山旧事,想要请三清山以程心瞻为山主再开一脉,还说愿意出财物垒灵山丶建道场。这倒是把三清山想寒酸了,即便是真要新建,那也是自家山头,当会要外人出钱,况且,宗内在梨雪山隔壁就有一座云中山空着呢。
    只是几位掌教一思付,便发觉这麽做有些不妥当。
    心瞻传阴阳大道要在明治山,传存神法门要在梨雪山,要是再开一山传净明道法,那这种事就成了定例,往后还让心瞻怎麽收徒传道?
    那如果心瞻要教授雷法和剑法,难不成还要再开两山,亦或是兼任枢机山主和投剑山主?
    这不可能。
    心瞻是有望集万法大成于一身的人,收徒传法这种事分的太开反而不好。
    这还真是个难题。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