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道,
「山巅鹤影虽高,但到底云冷露寒,不比巢温羽暖。」
他看着周轻云,说道,
「不怕道友笑话,我十五求道,始见天上风光,虽然迷恋仙景,可时至今日,也常思念凡间旧居,夜深难眠。道友龆龀稚龄便上山修道,可见求仙心坚,不知可有此扰?」
周轻云闻言一愣,过往所有人在听闻自己八岁上山修行时,都是艳羡不已,口称好福缘,今日倒是首次听人问起自己是否有离乡之忧思。
她想了想,然后低声回道,
「我母早去,父乃访仙游侠,八岁之前都是跟着父亲漂泊山林,居无定所,不知何为巢温。
「八岁时,父亲游访至黄山,染寒疾而逝。时值师尊出门采药,见我孤女独嚎,于心不忍,遂收我为徒,视如己出,从此居于黄山,始知羽暖巢温。」
说到这里,周轻云又想起自己远赴西蜀求道,已经离开了视为家巢的黄山长达三年之久,还要改门换师,不禁悲从中来,眼含泪光。
程心瞻见状,不曾想自己一时之感慨竟惹得此女落泪,顿时不知所措。
不过好在周轻云自幼随父漂泊,又改投蜀山修行三年,心智绝非寻常女儿家,只眨眨眼,泪光与哀愁便尽数消失,她又换上了笑容,说道,
「道友,继续看吧。」
说着,便前行引路。
复行数十里,程心瞻再度停下脚步,并顺着脚下地气走向远望,然后指着远处的一座山包问,
「轻云道友,那是什麽山?」
周轻云见了,便说,
「那里是黟县的巫溪山,也是黄山余脉。」
程心瞻眉头微皱,
「那里阴气为何如此之重,黄山脚下,也有邪魔作祟吗?」
周轻云连解释道,
「不是邪魔,那里有一位尸修,是正道散修,在那里隐居的。」
「不曾作恶?」
周轻云摇头,
「不曾,那位前辈已经度过了五次天劫,是远近闻名的剑道大修,而且一心向善,照拂黟县境内的村民,降妖除魔,驱鬼逐兽。前辈姓何,黟县人都尊称她一声何仙姑。」
程心瞻点了点头,遂收回目光,继续寻觅。
————
早年回忆历历在目,程心瞻现在当然知道了周轻云当时眼含泪光,并非是回忆儿时的漂泊生活所致,而是那时已经被餐霞大师送去了峨嵋,是在怀念黄山故乡而已。
而且那时的自己,也不曾想到,有一天会在海外的魔岛上见到周轻云口中的良善尸修。
只不过,程心瞻还有疑问,他道,
「我听闻何道友几十年前就是一位五洗尸仙了,缘何会被火龙岛的大长老活捉至此,据我所知,那大长老七洗修为,固然是高,但也不应该活捉才是?」
何仙姑则答,
「彼时我刚渡过六洗丹劫,元气大伤,金丹受损,神通丶法相,俱无法施展。」
回答完后,此女再度重复,
「道友到底是何身份,还望明言。」
程心瞻闻言有些惊喜,竟然是一位六洗高修,还是一位正道阴尸,袭明派初建教,需要的就是这样的人啊!
他撤去变化之术,恢复原本相貌,手捏三清山印,掌心里清光显现,在立起的三指之间结成了一道光符,符上有四个字,是为:
三生万物。
他点头行了一礼,口说,
「何道友有礼了,贫道程心瞻,豫章三清山道士,与道友灵山实乃近邻。」
何仙姑面露惊诧之色,说道,
「道长便是三清仙宗新任的万法经师?度化整个天鞘山的程道长?」
程心瞻闻言也有一些奇怪,此人竟然还听过自己。然后他算了一下时间,才想起来自己被封万法经师都已经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此人是十几年前被抓来的,庆州豫章又离得近,还真有可能听过。
于是他点点头,说,
「正是贫道。」
确认了身份,程心瞻一挥袖,唤一道风,把何仙姑身上的符纸全部吹落。
何仙姑也收剑入鞘,行了一礼,口称,
「巫溪山何灵芙,见过经师。谢过经师脱困解厄之恩。」
然后,她又道,
「经师金尊玉贵,怎会屈降于此?」
程心瞻便道,
「此事说来话长。」
不过,程心瞻此刻刚好得闲,便把三尸祸害沿海丶四处发丘掘尸之事说了,然后又简单讲解了当今天下的正魔相抗局势,然后才道,
「魔祸令人堪忧,贫道眼高而手低,有除魔卫道之心,却无横扫天下污浊之本领,便只好潜藏魔穴,寻内破之法,行阴诈之事。」
何灵芙闻言则是一笑,
「道长过谦了,正道大宗收徒仔细,要身家清白,考其谱牒,察其心性,虽累世方成,但门墙之内白璧不落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