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能直接依托于这道风煞炼出来。
这也是为何西康绝大多数的「衰风苦」的传承都灭绝了,而朽寿禅院还能坚持到现在的原因。
不过世间早有定论,所谓「孤阳不生,独阴不长」,朽寿禅院只修阴煞,风毒入体,连肝脏也被炼成了魔宝,这明显是走上了歧路了。
这样一来,那人死道消丶传承断绝也是早晚之事,传承到这一代整座禅院只有哭风僧一人便是明证。所以即便没有除魔卫道的人找上门,其自然消亡也过不了多久了。
程心瞻招招手,收起了剑炉,再张嘴一吸,那团阴冷的白风便被他吸入口中,直接从十二重楼进入体内。
炼化阴风煞最好是以阳木煞相制,使其徐徐入身,缓缓炼之。程心瞻现在没有阳木煞在身,不过他却有一道堪称顶级的阳土煞在,「黄极正戊煞」。
这道阳土正煞乃是地肺之气凝结,能安镇乾坤,压制阴风自然不在话下。而且「白告无常煞」
出自地下阴冥,「黄极正戊煞」却为七十二煞首,地煞之极,所以先天便厌胜「白告无常煞」。
程心瞻以煞制煞,「白告无常煞」入体后并未掀起什麽风浪来。他缓缓炼化这道风煞,体悟着里面的太阴法意。
【灭绝】丶【死亡】丶【幽冥】丶【衰老】丶【腐朽】—
虽然说有「黄极正戊煞」压制着,这道阴风未能吹蚀到程心瞻的血肉。但是当程心瞻刻意去体悟风煞法意的时候,那股死亡将近的冷意还是把程心瞻的意识拉入到了九幽风渊中。
他仿佛感觉到自己的血肉在快速的消散,白骨化为飞灰,连魂魄也在风中如残烛飘摇。
而程心瞻也不做抵抗,细细体悟着形骸消解的感觉,
古西方佛教认为生死之间有神妙境界,谓之「中阴」,所谓「死有至生有之间,名「中阴」,
具五蕴微细形,破之可即身成佛」,这就是「衰风苦」的法理来源之一。
而在道门中,同样有「生死玄关」的说法,证得「生死玄关」,始知我命不由天。
另外,程心瞻还听温素空说过这样一句话,「户解者,形之化也,本真之练蜕也。」,所以在证尸解仙之道上,体悟形骸散去之感,可以说是必经之路了。
现在,明治山的传承中,也仅剩户解仙法程心瞻未习得,因为温素空肯定是想程心瞻成就天仙果位的,户解仙法只能作为后手与传承用,她不想程心瞻过早修行。
所以说,无论是要证「生死玄关」体悟无上奥义,还是为修行户解仙法做准备,这道风煞对程心瞻可谓是来的恰到好处。
所以此时,他也是完全沉浸在这阴风死渊中,细细领会着,只以纯阳意土之法维持元神不散丶
不迷失。
他这一体悟,连昂宿也没叫他,错过了几日的紫气,三天后才醒来。
他缓缓睁开眼,那双眸子愈发深邃了。
这时候,他掌出赤璎葫芦,放出了哭风僧的元神。
历经葫中火域三天的熬炼,尤其是在程心瞻有意的阳火锁烧之下,哭风僧的元神已经在溃散的边缘,便似风中残烛。
在葫芦中,哭风僧一度认为这个道士要直接炼杀自己,致使神形俱灭,所以此时他一从葫芦里出来,便道,
「上仙所问无所不答,只求速死投胎,转生极乐。」
「我只要衰风的修行法门,」
程心瞻说。
而哭风僧已经得了寒识和尚的劝告,当下以及从来也都没有过什麽以身殉法的念头,闻言立即就以元神之念把「衰风苦」的法门传给了程心瞻。
随即,在哭风僧的惨叫求饶声中,程心瞻又把他的元神收入了葫中。
他一心二用,一边看哭风僧传来的秘法,一边去看朽寿禅院的典籍佛经以及历代注解,两相对照,以免被逛骗了。
而朽寿禅院传承悠久,典籍也多,有些晦涩不明的地方还要拿起寒味寺与尸陀洞的典籍对照着看。只是好在他之前就跟随白散人学了藤文,大致能看懂,真遇上晦涩难懂的,他还要去隔壁求醇白指点。
如此又过了五天五夜,他才把衰风法门看的差不多了。
对照哭风僧随身的心得秘簿以及朽寿禅院历代相传的注解原本,他也基本能断定哭风僧所传的法门没有做什麽手脚。
朽寿禅院所传衰风法门称作《证空经》,这里的诸多操风法丶炼身法丶冥想法以及风宝的炼制之术,程心瞻都不是太感兴趣,这些东西比不上《鸟占》和明治山的两本传承风经。
他想要知道的是在何处能采到衰风以及如何采衰风。
在《证空经》里,把衰风的起源说得神神叻叻,说是西方苦陀佛帝证悟时,以智慧勘破了【宇】,超脱了生死和劫数,在顿悟的瞬间,周身进发出一阵无形之风,把身边的顽石吹成了粉末,把自己和侍奉在他身边的弟子也都从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