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初级中学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说道:“总宪,这几天各公署衙门都盯着移民署要人,不知该如何安排。”
    本身而言,移民都是按总督府的用人计划进行分配,奈何韩青云接任总督以来相继成立了九个公署。
    由于分配方案在前,这些新成立的公署都错过了最佳分配时机。现在无人可用,只能找到了移民署。而移民署又做不了这个决定,只能向韩青云请示了。
    况且,韩青云还要优先挑选,从中筛选几个可堪任用的年轻人加以培养,就更由不得移民署擅自决定了。
    考虑到这些新署衙刚刚成立,且专业性极强,韩青云直接做了批复,说道:“这批移民肯定不行,六月份倒是有一批小学生毕业,让他们去学校挑人。”
    “这批五年制的小学生虽然读书不算多,但起码认识字,也懂基本的算学知识,可以放在各公署培养。”
    “假以时日,这些学生便是汉阳府的中流砥柱!”
    韩青云若是不提这批即将毕业的学生,骆秉忠都快忘了这茬了。
    当年刚在汉阳府落脚,韩青云便主持建立了汉阳府的第一所小学,并将所有未成年的孩童和少年送到了学校,成为了一名一年级的小学生。
    这批小学生年龄层次不齐,有7岁的孩童,也有13岁的少年,甚至还有17岁的大龄青少年,可以说年龄差距极大。
    好在年龄较大的青少年有基本的社会认知,教起来倒也不费事,尤其还是简单的识字教育和基本的算学知识。
    仅半年时间就掌握了拼音的读法,及算学的加减乘除。至于剩下四年半的小学时间,则是不断加深巩固学到的知识,以及承担起低龄孩童的教学任务。
    也正是有了这批青少年辅助,韩青云脱离了繁重的教学工作,经过半年的不懈努力,小学教材于1828年年底编成。
    次年3月份,小学教材引入夜校,五年制的成年夜校也正式建校开学,致力于成年人的扫盲教育,为汉阳府的发展储备后备力量。
    现在经过五年全日制小学和非全日制夜校的培养,这批年龄层次不一的小学生学会了拼音,学会了查阅字典,学会了普通话,也学会了基本的加减乘除。
    虽然谈不上知识渊博,亦或出口成章,但只要有了这些最基本的知识技能,自学的能力还是有的。
    若是再加以培养,也可以成为实用型人才。
    当然,事关后备人才的储备,韩青云也没有忘记初级中学。既然聊到了教育,就免不了教育署去做工作。
    将教育署署长叫了过来,韩青云亲自部署了任务,说道:“教育署刚成立,工作中心要放在初级中学上面。”
    “五年制小学马上就要毕业了,可以从中筛选一批自学能力优秀的成年毕业生,以及小学任职的老师,成立一个初级中学研学班,一起研读学习初级中学教材。”
    “等九月份初级中学正式建成开学,教育署可以从这个研学班抽调精干师资调任初级中学各学科老师,相关学科老师可以一边学习,一边承担起初级中学的教学任务。”
    “至于研学班剩余的师资人员,一部分继续承担小学阶段的教学任务,另一部分调任各公署衙门。”
    初级中学教材选自远东大陆的经史子集和西方的教科书,历经三年时间编成,由国文、数学、地理、历史、物理、生物、化学、思想、自然、体育等十门学科构成。
    只是物理、化学、生物、自然等学科处于起步阶段,内容相对较少,也比较笼统,需要后期不断的从经史子集中补充,亦或引进西方的科学著作补充。
    当然,学校的实验也少不了!
    至于国文,已经经历过小学教学,课程会过渡到语法的使用,以及文章的鉴赏和立意等内容。
    其他初中课程也差不多,都是在小学课程的基础上进行深度教育!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