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娶我,是你这辈子的福气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叮铃铃??”
    屋内的座机来电铃声响起,躺在床上沉睡的秦姝,倏地睁开双眼。
    她被水汽晕染过的眼尾微微上挑,眼神发直地盯着床头柜的座机。
    “叮铃铃!叮铃铃??!”
    来电铃声,仿佛催命符似的响起。
    秦姝反应了一会儿,才伸手拿起电话筒。
    “喂?”
    一张嘴,声音嘶哑得不成样子。
    秦姝被自己的声音吓到,昨晚放飞自我的凌乱记忆,快速涌入脑海。
    “阿姝,已经下午了,你还没醒吗?”
    电话声筒里,传来罪魁祸首优雅低醇的声音。
    秦......
    在那个年代,虽然物质生活相对匮乏,但邻里之间的感情却异常深厚。林婉清和陆景云的生活也并非一帆风顺。随着老街区的改造工程逐步推进,一些新的问题开始浮现。
    某天傍晚,林婉清正在厨房准备晚餐,突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喧哗声。她急忙出门查看,原来是施工队在安装新的下水管道时,不小心破坏了邻居家的院墙。这户人家的老张头气得满脸通红,与施工人员争执起来。
    “你们这是故意的吧?好好的墙说拆就拆!“老张头怒吼道。
    林婉清赶忙上前劝解:“老张叔,您先消消气。大家都是为了社区建设嘛。不如我们坐下来好好商量个解决办法。“
    经过她的调解,双方终于冷静下来。林婉清建议施工方尽快修复受损的墙体,并且保证施工过程中不再损坏其他居民的财产。同时,她还提出可以邀请专业的建筑师傅来指导,确保工程质量。
    这件事让林婉清意识到,在城市改造的过程中,如何平衡发展与保护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于是,她主动联系了几位有经验的老工匠,请他们参与到工程监督中来。这样一来,不仅提高了施工质量,也为传统技艺的传承提供了平台。
    随着时间的推移,林婉清发现社区里有些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缺乏了解,甚至存在误解。为了让年轻一代更好地认识这片土地的历史,她决定组织一系列的文化活动。
    第一个活动是“老物件展览”。林婉清和陆景云挨家挨户收集具有代表性的物品,从古老的瓷器到手工编织的篮子,每一件都承载着岁月的记忆。展览当天,吸引了众多居民前来参观,尤其是孩子们围在展品前好奇地询问着各种故事。
    “奶奶,这个是什么呀?“一个小男孩指着一个精致的小木盒问道。
    “这是以前用来装针线的小盒子,可比你们现在用的塑料盒子好看多了。“一位老人笑着解释道。
    通过这样的互动,年轻人们逐渐对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接下来的日子里,林婉清又策划了多场活动:教大家制作传统的剪纸、举办民俗知识讲座、开展书法绘画比赛……每一次活动都热闹非凡,社区里弥漫着浓浓的节日氛围。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理解和支持这些努力。有些人觉得这样做浪费时间,还有人认为应该把更多精力放在经济发展上。面对质疑的声音,林婉清并没有退缩。
    “我知道大家的想法不同,但我们不能忘记自己的根。“她在一次座谈会上说道,“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灵魂,只有传承下去,才能让我们的后代更加自信地面对未来。“
    陆景云也在背后默默支持妻子的工作。他利用自己在文化部门的关系,邀请专家学者来为居民们授课;还帮忙筹集资金,改善活动场地的条件。夫妻俩齐心协力,使得社区的文化氛围日益浓厚。
    就在林婉清和陆景云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忙碌之时,一个新的挑战悄然降临。由于老街区的知名度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商业机构看中了这里的发展潜力,纷纷提出合作意向。其中不乏一些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想要将这片充满历史韵味的地方改造成现代化的商业区。
    “这样会破坏原有的风貌啊!“林婉清担忧地说。
    陆景云也表示赞同:“我们必须谨慎对待每一个开发项目,确保它们不会损害文化遗产。“
    为了应对这一局面,夫妻俩成立了专门的工作小组,负责审核所有涉及老街区的商业计划。他们制定了严格的标准,要求任何开发都必须遵循保护为主的原则。同时,积极引导商家关注文化创意产业,鼓励他们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经过不懈的努力,最终成功引入了一批优质的文化旅游项目。这些项目既保留了老街区的特色,又为当地带来了经济效益。游客们不仅可以在这里欣赏到原汁原味的传统建筑,还能参与各类互动体验活动,感受独特的地域文化魅力。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林婉清和陆景云意识到,要想让传统文化真正扎根于人们心中,还需要从教育入手。于是,他们联合学校和社会力量,共同推动传统文化进校园工程。编写适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教材,开设特色课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