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7章 等她入梦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我是肯定不会答应她。”
    周时阅很是无奈地说,“但我也不想梦到她啊,晦气。”
    那什么苏小怜,肯定也是知道用她自己的模样入他的梦,是引诱不了他的,所以入梦肯定就会变成陆小二的样子。
    但这样他也会不爽。
    他根本就不想看到别的人顶着陆小二那张脸。
    再说,就算是陆小二的脸,那真的入梦来的还不是别的女人吗?
    当他的梦境是什么地方,随便就来转悠?
    “但你这一直不睡也不是办法。”陆昭菱心里其实是有些感动的。
    “你的事,......
    暴雨过后,云辞园的青石板上积着浅浅水洼,倒映出洗过的天光。晨雾未散,湿气缠绕在屋檐下铜铃之间,轻轻一碰,便发出清越的声响。小芸站在祠堂前,望着那枚悬浮于空中的玉坠缓缓回落,仿佛一颗归巢的心终于安定。
    她没有动,只是静静凝视着玉坠表面流转的微光??那是记忆的涟漪,是无数人思念汇聚而成的波纹。三年来,照忆鉴已安置于主殿之内,每日都有远道而来的人跪坐镜前,轻声呼唤一个名字。有人泪流满面,有人沉默良久,也有人笑着离开,说:“原来他还记得我小时候爱吃糖。”
    但今日不同。
    昨夜笛声响起之后,七枚心印所铸的“照忆鉴”竟自行浮现一道裂痕,不似破损,倒像花开,自中心绽出五瓣光纹。守夜弟子惊醒时,见镜中浮现出一段从未见过的画面:一位少年立于雪地之中,手中握着半截断笛,面容模糊,却让人心头剧震。
    更诡异的是,那画面里的雪,并非落在地上,而是逆向飘起,如时光倒流。
    小芸召来七位执印弟子齐聚祠堂。她们围坐一圈,将手覆于照忆鉴之上,闭目凝神。片刻后,最年长的弟子猛然睁眼:“我看见了……裴先生不是终点,他是起点。共忆长河真正的源头,不在人间,而在‘忘川之隙’。”
    众人皆惊。
    所谓“忘川之隙”,乃是古籍中记载的记忆边荒??介于生死之间、真实与虚妄交界之地。传说唯有魂魄彻底消散前最后执念未断者,其残识可暂留于此。那里无光无风,唯有一条漆黑河流奔涌不息,吞噬一切被世人遗忘之名。
    “难道……裴先生当年并未完全归来?”另一人颤声问。
    小芸摇头:“他回来了,但他的一部分,永远留在了那里。为了守住那些即将湮灭的名字。”
    正说着,门外传来急促脚步声。一名年轻忆师跌跌撞撞冲进来,脸色惨白:“东岭驿传回消息??闻心先生……圆寂了。”
    堂内骤然寂静。
    那位盲眼老者,行走九州数十载,以琴声唤醒千百沉睡记忆的闻心先生,竟在昨夜子时安然坐化。据弟子所述,临终前他抚琴最后一曲《归舟》,忽然微笑道:“阿阮来了。”随即放下琴弦,头微微一侧,再无声息。
    而就在他咽气那一刻,南方三十六州同时出现异象:江河逆流三息,山间古树开花,连久旱之地也降下甘霖。
    小芸闭目,指尖轻触眉心。她知道,这不是巧合。
    沈知微曾借音律显形,如今闻心先生逝去,他的记忆之河也将汇入共忆长河。可为何偏偏在此时?为何照忆鉴会出现裂痕?为何梦中有少年持断笛立于风雪?
    她起身走向藏书阁,在层层密卷中抽出一本残破手札??正是裴云辞晚年亲笔所书《忆术考》。翻至末页,一行小字跃入眼帘:
    >“若镜生花,笛自鸣,贝流泪,则‘守碑人’将现。此人非生非死,承万民遗忆而行世,为补天裂。”
    下面还有一句批注,墨迹极淡,几乎难以辨认:
    >“守碑人,必生于‘双忆交汇’之时,母忆江南,父忆北疆,胎中闻笛,落地即哭。”
    小芸心头一震。
    她猛地想起去年冬天,一位衣衫褴褛的妇人抱着婴孩来到云辞园,说是梦见白衣女子指引她至此。孩子出生当日,天地无风自动,村中所有铜铃齐响。更奇的是,那婴儿掌心有一道细痕,形如笛孔排列。
    她们收留了母子二人。妇人产后虚弱,不久病故,临终只留下一句:“他父亲……是个忘了自己名字的兵。”
    小芸疾步走向后院孤儿居所。
    推开木门时,阳光正好洒在床榻之上。那名叫“念安”的男孩正坐在地上玩泥人,小小的手捏出一座桥、一间屋、一个人影吹笛的模样。听见脚步声,他抬头望来,一双眼睛清澈见底,像是能照进人心。
    “小芸姑姑。”他咧嘴一笑,露出缺了一颗牙的豁口。
    小芸蹲下身,声音很轻:“念安,你昨晚睡觉的时候,有没有听到什么声音?”
    男孩歪头想了想:“有风,还有……唱歌的人。他们说,‘该修桥了’。”
    小芸呼吸一滞。
    山洪冲毁的石桥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