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4章 真是有缘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是巧合。”裴昭然沉声道,“忆蛊没死。它只是分裂了,化作千百缕残念,借梦境传播。它不再需要实体祭祀,只要有人开始怀疑‘我是谁’,它就有机会钻进去。”
    “那该怎么办?总不能禁止人做梦吧。”
    “不。”裴昭然望向北方雪原方向,“它现在靠的是‘共鸣’。只要一处爆发,就会引发连锁反应。我们要做的,是制造更强的共鸣??来自真实的声音。”
    他当即修书八百里加急,命各地驿站挑选十名最具代表性的“无名者”,携其家族口述赴京,在太庙前举行“共忆大典”。
    名单很快送来:
    -幽州寡妇张氏,丈夫因揭发军粮贪腐被沉江;
    -河西哑奴赵九,祖辈为前朝宫人,遭籍没为奴,三代不得冠帽;
    -岭南黎族少女阿?,族中古歌记载三百年前官府屠村夺矿;
    -黔中老樵夫吴三,亲见十五童子被押往深山,再未归来……
    共十人,九男一女,平均年过五旬,皆面目平凡,衣衫粗陋。他们从未上过族谱,未入碑林,甚至连名字都常被误写。
    裴昭然亲自接待,一一问其过往。每听一人讲述,他便以心钥录其愿力,凝成一枚晶莹小珠,置于铜盘之中。十人讲毕,十颗愿力珠静静滚动,彼此呼应,竟自发排列成环形,中心隐隐浮现一行虚字:
    >“我们存在,因为我们记得。”
    柳芸倒吸一口凉气:“这是……群体共识形成的‘真言雏形’!”
    “不错。”裴昭然眼中光芒炽烈,“个体记忆易被篡改,但千万人的共同见证,便是最坚固的城墙。忆蛊可以编造一个英雄,但它编不出这么多真实细节交织的网。”
    大典当日,长安太庙外广场聚满百姓。十位无名者登台,依次开口。没有华辞丽藻,只有朴素叙述:谁死在哪一天,为什么死,死后家人如何熬过寒冬,坟头有没有立碑……
    起初人群寂静,继而低泣,最后万人同声哽咽。
    就在此时,裴昭然取出十颗愿力珠,悬于空中,结印催动。刹那间,金青光芒如瀑倾泻,照彻云霄。一道宏大声音自虚空中响起,竟是所有讲述者的合声:
    >“我不是忠臣之后,我不是义士遗孤,
    >我只是个记住真相的人。
    >你不曾书写我,但我依然活着。
    >你不曾命名我,但我依然记得。”
    声浪席卷全城,直冲九霄。
    远在北方荒原的那缕灰烟猛地扭曲,如遭重击,瞬间溃散。
    而在江南某小镇废祠遗址,一块焦土之下,半截青铜鼎残片突然发出哀鸣,随即化为粉末,随风而逝。
    ***
    三个月后,李招娣终于能下床行走。她每日清晨都会爬上终南山腰,坐在一块青石上,对着太阳练习“忆语术”??一种通过调节呼吸与心跳频率,精准释放愿力的古老技艺。
    这日,她正闭目调息,忽觉胸口一热。那枚已碎的忆魄哨残片竟微微发烫,仿佛感应到什么。
    她睁开眼,只见山道尽头走来一个身影。
    是个小女孩,约莫七八岁,穿着洗得发白的蓝布裙,脚上草鞋破了个洞。她手里捧着一只破陶碗,碗中盛着半碗清水,水面浮着一片枯叶。
    她一步步走近,抬头看向李招娣,眼神清澈得惊人。
    “姐姐,”她轻声问,“你知道我叫什么名字吗?”
    李招娣心头一跳:“你……还没名字?”
    女孩摇头:“爹娘说,等找到‘真正的祖宗’,才能正式取名。现在大家都叫我‘小丫’。”
    李招娣呼吸一滞。
    又是这一套。
    她蹲下身,平视女孩双眼:“那你心里,有没有觉得自己该叫别的名字?”
    女孩想了想,点头:“奶奶夜里总叫我‘昭儿’。她说,那是我家的老规矩,每个孩子出生都要有两个名字,一个给官府,一个留给祖先。”
    李招娣猛地攥紧拳头。
    “昭”字!
    又是“昭”!当年阿阮留下的信里,提到“赤松子”最早出现的文献,便是一份伪造的《永昌昭录》!而她自己的第二个名字“昭华”,也是祖母偷偷给的!
    这不是巧合。忆蛊不仅偷走名字,还刻意压制双名传统??因为一个人若有两个名字,就意味着他拥有双重身份认知,不易被单一叙事控制!
    “你奶奶还好吗?”她强作镇定地问。
    “去年冬天走了。”女孩低头,“临走前她说,千万别相信穿道袍的人说‘你家祖宗回来了’。还让我记住一句话??”
    “什么?”
    “‘真正爱你的人,不会要求你流血认亲。’”
    李招娣眼眶骤然发热。
    她一把抱住小女孩,声音颤抖:“你已经有名字了。从今天起,你叫李昭宁。昭,是光明的意思;宁,是平安。这两个名字,我替你守住。”
    女孩愣了愣,随即咧嘴笑了,露出缺了一颗牙的笑容:“谢谢姐姐,我记住了。”
    李招娣牵起她的手:“走,我带你去见一个人。他那儿有盏灯笼,照亮过很多迷路的人。”
    ***
    当夜,裴昭然正在忆灯堂整理新收的口述材料,忽见门外灯火晃动。李招娣领着小女孩进来,郑重其事地将她推到前面。
    “裴先生,这是李昭宁。她需要一个名字,也需要一个答案。”
    裴昭然看着眼前瘦小的身影,缓缓起身,从案底取出一本薄册??《无名者名录?初辑》。他翻开第一页,拿起朱笔,轻声问:“你愿意把自己的故事写进去吗?不需要美化,不需要英雄,只要真实。”
    小女孩用力点头。
    裴昭然落笔写下:
    >**姓名:李昭宁**
    >**籍贯:江南道歙县**
    >**生平简述:生于乱祀之年,长于遗忘之地。七岁那年,拒绝接受虚假的荣耀,选择以真名立足人间。**
    写罢,他合上册子,轻轻放在她手中:“这是你的起点。以后每当你怀疑自己是谁,就打开它。里面没有神话,但有你真实的重量。”
    李昭宁紧紧抱住册子,仰头问道:“那……我能点一盏灯吗?像你们这样,照亮别人?”
    裴昭然微笑,从墙上取下一只未点燃的小灯笼,递给她。
    李招娣掏出火折子,亲手点亮。
    三个人站在门前,望着那一点微光在夜色中轻轻摇曳。
    远处,群山静默,星河如练。
    而在北方极远之处,雪地上浅浅印下一串足迹,旋即被风吹平。无人知晓来者何人,亦不知其所求为何。但可以肯定的是,只要还有人敢于命名自己,敢于守护那些未曾被书写的名字,这场关于记忆的战争,就永远不会结束。
    裴昭然抬头望月,忽觉心钥轻颤。
    他喃喃道:“阿阮,你看,她们都学会了提问。”
    风过檐铃,似有低笑回应。
    那只绘有“阮”字的梅花灯笼,依旧静静燃烧,火光温柔,照亮门前石阶,也照亮未来漫长的黑夜。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