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5章 辈分太高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李昭宁浑身一颤,几乎要伸出手去。
    但就在这瞬间,她怀中的《无名者名录》突然发烫。她下意识翻开第一页,看到自己名字下方那行小字:
    >**生于乱祀之年,长于遗忘之地。七岁那年,拒绝接受虚假的荣耀,选择以真名立足人间。**
    她猛地抬头,盯着那虚影:“你说我是守灯人……可真正的灯,是你点燃的吗?我奶奶说过,爱你的人不会让你流血。你让我流血,却说自己是我祖先?那你根本不是亲人!”
    一字一句,清晰如刀。
    虚影剧烈扭曲,发出尖锐啸叫。整个归真阵光芒紊乱,地面裂纹加深,似有崩塌之兆。
    “它怕了!”柳芸惊喜交加,“它怕真实的名字!怕被人戳穿谎言!”
    裴昭然趁机催动心钥,将十颗愿力珠从太庙带回的能量注入阵眼。刹那间,万千声音再度响起??张氏寡妇的控诉、赵九哑奴指天画地的手势、阿?唱起黎族古歌、吴三老樵夫颤抖的讲述……这些平凡之人的记忆汇成洪流,冲刷着虚影的边界。
    “我不是赤松后人!”李昭宁站起身,高举灯笼,“我是李昭宁!我的名字是活人给的,不是死人抢的!”
    这一声呐喊,竟与当年李招娣在认祖仪式上觉醒时如出一辙。
    轰??!
    虚空炸裂,那老者虚影彻底崩解,化作千百缕黑烟四散逃逸。然而裴昭然早有准备,双手结印,口中疾诵:
    >“归其形,返其源,
    >以真名锁妄念,
    >以共忆镇孤魂??封!”
    一道由十万无名者口述凝成的符文自天而降,如巨网罩下,将所有黑烟尽数捕获。那些残念挣扎嘶吼,最终被压缩成一颗漆黑如墨的珠子,落入裴昭然掌心。
    他将其封入青铜匣,深埋于忆灯堂地宫最底层,并以心钥划下三道禁制。
    “结束了?”柳芸问。
    “暂时。”裴昭然喘息着坐下,额角渗出血丝,“根除不了。只要世间还有人因孤独而渴望归属,忆蛊就会重生。我们能做的,只是不断唤醒真实,让谎言没有生长的土壤。”
    李昭宁默默走过去,用袖子替他擦去血迹。动作笨拙,却极认真。
    裴昭然笑了:“谢谢你,小守灯人。”
    ***
    半月之后,朝廷再颁新令:凡参与“共忆大典”的无名者及其后代,皆授“记史民”身份,享免税徭役之优待,并可在各地设立“忆语学堂”,传授口述技艺与愿力辨识法。
    百姓哗然,朝中亦有非议,称此举“尊卑不分,淆乱纲常”。御史大夫当廷怒斥:“此乃纵容庶民妄议先贤,动摇国本!”
    裴昭然只回一句:“若国本建立在谎言之上,不如早些动摇。”
    皇帝沉吟良久,终准其奏。
    于是,自长安始,忆语学堂如雨后春笋般兴起。教习者多为曾登台讲述的无名者,他们不讲经义,不论权谋,只教一件事:如何诚实地说出“我经历过什么”。
    李招娣成了第一批讲师。她在江南设馆,专收战乱遗孤与失籍女子。每课伊始,必问三问:
    “你叫什么名字?”
    “谁给你取的?”
    “这个名字,有没有让你感到疼痛?”
    许多女孩第一次意识到,她们所谓的“贱名”,其实是母亲在逃难途中含泪起的;所谓“野种”,不过是父亲战死后无人承嗣的悲鸣。
    而在北方边境,赵九带着几个聋哑少年,用手势复原前朝宫变真相。他们将故事刻在陶板上,串联成墙,谓之“无声碑林”。每当月圆之夜,轻风掠过陶片缝隙,竟发出呜咽般的回响,宛如亡魂低语。
    最令人意外的是,黔中老樵夫吴三竟召集村民,在当年童子失踪的山口建起一座“空冢”。墓碑无名,只刻一行字:
    >“十五个孩子没能回家,但我们记得他们走过这条路。”
    每逢清明,十里八乡的人都来献花。有人带酒,有人带饭,有人只是默默蹲在碑前,讲一段自家孩子的趣事。渐渐地,这座无名坟茔竟成了当地人心中的圣地。
    忆蛊再未大规模爆发,但暗流仍在。
    某夜,李招娣正在灯下批阅学生笔记,忽觉胸口剧痛。她低头一看,那枚嵌在心脉中的忆魄哨残片竟开始蠕动,仿佛有生命般试图钻出皮肉。
    她强忍痛楚取出铜镜,只见镜中倒影竟缓缓开口说话:
    >“你以为赢了吗?可你看??”
    镜面波纹荡漾,显现出一幅幅画面:某位记史民在授课时突然昏厥,醒来后自称“忠武侯第六代孙”,并焚烧学堂藏书;一名少女在梦中被“祖母”指引,挖出地下所谓“传国玉玺”,实则是一块染血的碎砖;更有甚者,一群年轻人结盟宣誓,要在月下举行“血祭归宗”,声称唯有十二人献血合坛,才能开启“赤松秘府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