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师徒再会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宣平帝回宫后,内阁立刻有人上书,将难民之事尽数上奏。
    宣平帝看了奏章,面露讶色,显然没想到各地遭灾竟这般严重。
    历朝历代百姓们只要遇到灾荒活不下去便会奔赴皇城,将天子脚下视为庇护之所。
    宣平帝即便不是个勤勉的明君,却也知晓这其中利害。
    若无法将难民合理安置,轻则会影响城中治安,甚至还会引起暴乱。
    宣平帝虽做不到爱民如子,但他也想社稷安稳,只有这样他才能舒心的在后宫与美人玩乐。
    “今年不过秋日冷得早了些而已,百姓便至于没有粮食果腹?各地的粮库储备呢?为何不赈济灾民?”
    对于宣平帝的责难,朝中众臣们心觉无奈,一老臣回道:“陛下,前两年雨水甚少,很多地方皆颗粒无收,莫说百姓,就是各地屯田所也没有什么存粮。
    况且那些存粮还要供给军队,也是无能为力啊。”
    宣平帝懒得自己动脑,便道:“如今你们可有何打算?”
    众臣面面相觑,秦阁老扫了身侧的内阁大学士一眼,那人会意立刻上前道:“陛下,臣等愚钝未能及时处置……”
    宣平帝正欲大发雷霆,却听那人又道:“然则太子殿下已经将难民皆处置妥当了。”
    “太子?”宣平帝这才记起太子被他留在宫里监国了。
    “他将难民全部收留在城了?”宣平帝面上却没什么喜色,太子若真这么做了那便是愚蠢至极。
    从各地上书可以看出灾民的数量绝非皇城可以无限救济的。
    “非也……”那人忙将事情娓娓道来,“太子殿下收容难民后并非一味救济,而是为他们安排了营生。”
    “营生?”宣平帝诧然,忙开口询问。
    原是苏容将建立了数个难民所,其中一个只收留孤寡老人与十二岁以下的孤儿,年老者负责看护幼童,每日会有人为他们准备口粮。
    其他的青壮力则皆被安排了营生,女子在室内做手工活,缝制棉被、鞋袜、棉衣等物,工钱由商家支付,这些东西再由户部采购分至兵部。
    青壮男子有意者可以参军,若不想入伍,亦可凭力气做事,扛货物、修沟渠,总之不让他们白白闲着,尽可能找事情让他们做。
    这样他们自食其力,尽最大可能减少了朝中花费,且他们整日忙着赚钱自然无暇生事,也避免了城中治安的混乱。
    可以说想得面面俱到,让宣平帝也挑不出什么不是来。
    宣平帝沉思了一会儿,也露出了些许笑意,颔首道:“不错,太子此番处置得甚好。”
    这样他就又可以高枕无忧了。
    出宫后,那内阁学士有些忿忿不平的道:“太子殿下此番立了大功,陛下却只轻描淡写的夸赞了一句,若换作那位怕指不定要昭告天下了!”
    秦阁老仰望皇城,浑浊的老眼半眯着,外人无法看清眸中思绪。
    “太子是储君,这是他应做的,陛下的认可已是对他最好的褒奖。”秦阁老语落,负手转身,削瘦的背影被掩在了落下了轿帘中。
    不争一时长短,如今既殿下有心一搏,胜负便尚未可知!
    云嫣然回府时全家皆出来迎接,金寒时觉得场面比他秋闱归来时盛大的多。
    在得知云嫣然被封为乡君后,众人更是无比惊诧,金寒时弯着眉眼笑道:“这般说来日后外祖父见嫣然岂不都要行礼了?”
    白氏瞪他一眼,“皮猴子,敢拿祖父说笑,你皮紧了是吧!”
    金老太爷无瑕理会他,只抹着眼角的泪不停的说,“好,真好,还是咱们嫣然有出息啊……”
    金家虽然有钱,但毕竟只是平民百姓,在权贵面前什么都不是。
    可如今嫣然获封乡君,即便日后金家落难,她也能护住自己。
    众人围着云嫣然说个不停,最后还是金氏心疼女儿,开口道:“先让嫣然去歇歇吧,晚饭时咱们再问不迟。”
    “对对对,快去歇歇,这一路定然累坏了,寒时,你快送嫣然回去,雪天路滑别让她摔了。”
    金寒时做出一副不大情愿的模样,叹声拱手道:“是,祖父,孙儿领命。”
    兄妹两人慢悠悠的走着,金寒时将近日城中之事一一讲给云嫣然听,“朝中各部没多少人愿意辅助太子,肯帮太子做事的都是一些年轻人。
    如翰林院的楚绛楚编修,还有兵马司的一些年轻子弟。”
    云嫣然颔首笑道:“楚编修不仅是状元之才,更是品性高洁之人,自然与那些追名逐利之人不同。”
    前一世楚绛便因为金家仗义执言沦落至穷山恶水之地,他的品性自不必多说。
    金寒时侧眸睨她,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看来妹妹对这位楚编修评价甚高啊。”
    听着金寒时玩笑的语气,云嫣然便想到他对自己的“背叛”,冷冷牵唇道:“明年春闱后哥哥也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