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细的吻。帷帐放下,油灯的照映下只剩两道缠绵的影子交叠在一起。
——
常金花睡得早起的也早,黄叶帮她一起准备早饭,她见厨房多了许多干货,便问道:“都是从村子里带回来的?昨晚什么时辰到家的,我竟半点动静也没听见。”
黄叶拿出两根笋来准备清炒,“是啊老夫人,都是村民们主动送给夫郎的,里头的屋子还有一小布袋子晒干的木耳。昨晚我们回来的时候天刚擦黑,小少爷正醒着。”
提到阿砚常金花一脸慈祥,“夜里阿砚睡在你们屋子了?隔夜的奶就别用了,一会儿再给他热热新的。”
“欸,好。”黄叶答应道。
今儿外头天不好,宋亭舟起床吃了早饭,又到常金花那儿看了眼儿子,这才去县衙办公。
赫山县这三年百姓新开的荒地是没有田税的,但少部分在自己手中的田地,和乡绅手中的田地,还是要照缴不误。
田丁户三税加在一起,给普通百姓带来许多沉重的负担,和对朝廷的埋怨,国库也并没因为这些税而富庶,但不收就更会负债累累,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却不得轻易打破。
往年百姓交不起税,或是向地方官府赊借,或是卖儿卖女,最后再不得已成为地主乡绅的佃农。
今年的芦云镇税收好上许多,其他镇子因为开垦梯田,也有许多人家好歹吃得饱饭了,可对于税收依旧窘迫。
这种景象是整个岭南的困境,非宋亭舟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他最近忙着税收的事,这才没时间陪孟晚一起去红山村。
孟晚在家睡了个昏天暗地,快到晌午了才起身,洗漱换衣吃了点东西,和常金花说两句家常又逗逗儿子,接着叫雪生送他到城外的糖坊。
糖坊就建在士兵驻地外不远处,离城门也近,应该没有哪个不长眼敢过来捣乱。
这间糖坊是由甘老向孟晚描述,他自己手绘图纸,和工匠沟通,详细建了几个月才建成的。由甘蔗储存区、甘蔗压榨区、过滤沉淀区、熬糖煮糖区、冷却成型区、成品仓库区和供工人住宿和吃饭的生活区,共七个区域组成。占地约十八亩,用现代的平米换算大概有一万两千平米左右。
如果赫山县不是自家地盘,孟晚绝对不敢弄得这么大,这些建地面积还是宋亭舟开了后门,打了骨折搞得。
如今只有不到一千亩地的甘蔗入坊其实是有些浪费的,但孟晚既然将糖坊建的这么大,目标便不是光指望这两个村,甚至于镇子,而是奔着带动整个赫山县的制糖业来的。
也就是说,是宋亭舟方便了孟晚,还是孟晚白送宋亭舟业绩,还真不好说。
当然,出来是两口子,一般人也不敢想象孟晚一个小哥儿行事如此敢为人先。起码秦艽在看到如此规模的糖坊后又是一惊,心里又带着股诡异的得意。
他想他的太子姐夫一定想不到把他塞到岭南来,会出现这么大的变故。
孟晚从糖坊绕了一圈,见里面有条不紊的在处理甘蔗,红山村的甘蔗收完,红泥村也开始一车车的往县城拉甘蔗。两批被村长挑选到糖坊做事的女娘小哥儿撇除刚开始的忐忑不安,到后来铆足了力气做活,不为别的,孟东家给她们没人一天八十文的工钱,比汉子还多。
而且若是活干得好,嘴又严实,还可以调到中心区干活,听说那里过滤熬糖的每天就是一百多文,一直干到年底,那得是多少钱啊!
晚上孟晚从糖坊回去,和儿子玩玩乐乐,吃饭的时候孩子就交给碧云带。
饭后常金花叫他去屋里说话,“碧云是不是该找婆家了?咱们也不是硬拘着人不让嫁的人家。”
孟晚剥了个橙黄橙黄的橘子,掰了一半给常金花,“放心吧娘,我把他嫁妆都准备好了,怎么会不让人嫁呢?”
“听你这意思是找好人家了?”常金华吃了瓣橘子,语气惊讶。
橘子是县城附近村民家里的树,用牛车拉到县城来卖的,常金花买了两筐,都收进了地窖里。
“你就看着吧,若是个有心的这些天就该上门了,若是没谱,我再找找合适的。”孟晚拿了个果皮最漂亮的橘子,洗干净拿给儿子当玩具玩,看他眼睛都不聚焦,躺在小床上用脚乱蹬就觉得可爱到不行。
喜欢喜欢还行,这么大的小孩夜里磨人,孟晚可不把他接到自己屋子里睡,自己逗够了就跑。
常金花还没稀罕够孙子,张罗着给缝两个布老虎给阿砚玩。孟晚叮嘱她喜欢缝可以缝,但不能夜间动针线,不然灯光昏暗再伤了眼睛。
如今家里做事的仆人多了,带孩子的人也多,有时候楚辞不去苗家,都会过来帮着带娃。孟晚的话常金花心里受用,倒也听他的,只在白天阿砚睡觉的空隙动动针线。
孟晚回县城的第三天,陶家的人终于按耐不住上门了。
“原来是你小子,我倒是没想到。”孟晚看着面前沉默腼腆的陶九颇为意外。
他还以为会是更机灵的陶十和陶十一。
陶九讷讷的说:“是。”
孟晚无语,真是个又呆又不善言辞的。
常金花倒是喜欢老实本分的,招呼陶九和他白发苍苍的老娘坐下,“快坐下说话,你今年多大了?”
“二十三。”
“那是不小了,怎么这么大还没成亲呢?”
“家里兄弟多,还有三个哥哥没娶。”
“对对,晚哥儿和我说过,你家是十一个兄弟?”
“是,我排行老九。”
陶九的老娘没见过世面更是局促不安,都是陶九回答常金花的话,是常金花问一句陶九答一句。
以前陶九家兄弟多,地少吃的又多,是村里最穷的,如今兄弟们都混上了衙门的差事,在村里说话又是别样硬气。
家里几个年长的哥哥今年借了孟夫郎的光挣了不少银钱,他们兄弟十来个开荒地也快,家里种的粮食比往年都多,日子眼见着好了起来,他娘就开始张罗着给他们娶老婆。
按理说,按顺序怎么也是前头几个哥哥先娶才能轮到他。
但孟夫郎当初拿钱给他们老爹治病,救了他一条老命,是他家的恩人。
再者,他也不舍得让碧云等,因此哪怕没有孟晚叫碧云传的话,他也是要上门提亲的。只是陶九不懂求娶大户人家的奴仆是不是有什么规矩,多方打听下都是些不靠谱的,这才拖了些日子。
地上扔着一对肥硕的大鹅,陶九又带了两匹棉布、一坛子酒水和两包点心果子。
孟晚见着他诚意也算足了,两人又是两情相悦,不准备为难人,但有些话却是要提前说好,免得日后闹得不愉快。
陶母眼见着是个不顶用的,只是被儿子拉来做个摆设,孟晚还是对她说道:“我知道你家兄弟多,各个都要娶妻,一大群妯娌住在一起难免生出嫌隙,日后……”
这回陶九表态倒是积极,“我攒了些银子,婚后想先在县城租间房子住,只是怕委屈了他。”
陶母附和点头,“是是。”她从怀里掏出个帕子,细细打开后发现是一只银镯子,有些年头了,部分地方都被氧化黑了。
“这是我婆母以前给我的,一只给了老大媳妇,这只是留给碧云的,他们小两口往后,我……我不多嘴。”
孟晚满意,穷归穷,陶家人的态度还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