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乐正崎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也已重新返回昌平,官仓的粮食能暂时缓解灾情,临近的奉天府和建平府都被借调了粮食与棉花。”
    昌平天寒,今年的粮食被糟践,百姓一年没有主要经济来源,粮食解决了,棉花若是少缺一样会冻死不少人。
    门外有人守着,但守门人显然认得乐正崎,他被放行进去,不知具体禀告了什么事,只偶尔透露出一言半语。
    “……应当没有干系。”
    “有年轻人的锋锐与抱负,是个良善的君子。”
    “项家有急流勇退的意思,林家向来清流……”
    ——
    孟晚还不知他和宋亭舟已经被人将家底摸得一清二楚,小人物的可悲就在于,知晓自己弱小无力,可却连什么时候被人算计都没有个预告。
    甚至有时候应该庆幸自己的弱小,因为现在连被人当棋子用的资格都没有。
    年后的日子依旧平淡,除了宋亭舟心血来潮要每天早上和雪生练练打拳。
    他今年二十四岁,习武已经是晚了,不过练练五禽戏强身健体还是不错的。
    祝泽宁年后又收拾包裹被祝三爷扔到宋亭舟这里,他主要是早早看中宋亭舟沉稳的性格,想让儿子耳濡目染之下也能稳重些。
    再者宋亭舟文采斐然,还能带带祝泽宁,一举两得。
    于是大清早耍五禽戏的又多了一个。
    孟晚待不住又琢磨起之前想到的奶茶来,他暂时不想做生意引人瞩目,只是自己馋了又无聊想弄成了自己喝。
    盛京不愧是帝都,牛奶羊奶这种在昌平比较罕见的东西,这里却是寻常,
    他先找买了个大肚子的小陶锅,又让雪生找了户卖牛奶的人家,买了一小桶新鲜牛奶回来。
    堂屋砌着座小火炉,冬天砌,春天拆。
    鲜牛奶放在桌上,孟晚先泡了一小壶红茶,再把小陶锅坐在炉子上。
    禹国最常用的糖是红砂糖和饴糖,孟晚取了些红砂糖放到锅里,具体配比他也不懂,都是估摸着放的。
    小火将糖炒至融化,将泡好的茶水撇出单独装进另一容器,只留底上泡好的茶叶和一点点茶水。将其倒进锅里翻炒两下,加上一把干茶叶继续翻炒,锅内飘出茶叶的独特香气,再把剩余茶水都倒进锅里,牛奶也加入进去。小火烧至微开状态,将小陶锅端下火炉即可。
    因为加的是红砂糖,颜色略偏红褐色,不过闻起来味道不错,有奶茶的那种奶香茶韵。
    孟晚坐在桌上品了一口,嘿,不错,和前世喝的奶茶口感差不多,下次再做些蜂蜜红豆就更好了。
    “雪生,你把我做好的奶茶端到前院给郎君和祝举人,耿妈妈,你也尝尝。”孟晚倒出一杯留给耿妈妈,剩下的都叫雪生拿去了前院。
    耿妈妈端起茶碗抿了一小口,赞叹道:“顺滑甜香,真是好喝。”
    她稀奇道:“早之前随老夫人进宫的时候,也喝过宫里的奶茶,是咸口的,里头还要加盐,哥儿做的倒是口感细腻,好喝。”
    项先生的夫君林大人只是翰林院里的清闲职位,四品的官员,家眷鲜少有机会进宫。
    但项先生本身是书画大家的身份,又是女眷,娘娘们爱召见她,倒是宫里的常客,耿妈妈跟着她见识不少,才会被项先生留下来照看孟晚。
    孟晚坐在榻上,面前摆了碟千层糕,一口奶茶一口糕点,不亦乐乎。
    他心里暗自可惜,这要拿出去开奶茶店,在盛京这种不差有钱人的地儿,肯定可行。
    过了会儿宋亭舟从前院回来也说好喝,孟晚第二天便又蒸了锅红豆,熟了后用蜂蜜拌匀,做奶茶里头的小料。
    这一波材料比肉还贵,但对于都是富贵人家的盛京来说又不算什么了。
    孟晚听耿妈妈说,多的是人家用金玉做盘,帕子上都是用金线锁边,用上一条便直接丢掉。泡茶用的水都是自全国各地人力运输来的。大姑娘是侯爵夫人,侯爵府的轿辇要用二十二人抬着,轿子里头甚至还有迎客厅。
    盛京的名门望族奢靡程度,是普通百姓难以想象的。
    行吧,孟晚听后半点不羡慕,反而脑海浮现的画面是昌平水患那些食不果腹的灾民。
    他突然心头涌上一种感觉,想将那些见过的画面记录下来。
    这种感觉来的很突然,却又是那么凶猛,让他一时半会都等不了了。
    他家书房里备了一张长约两米的画案,占了书房一半的地方,孟晚铺了张上好的宣纸上去,研墨伏案作画。
    不知过了多久,一盏烛台放到桌前,孟晚抬首看向紧闭的窗户,洁白的窗纸映着一片昏黄的颜色,显然夕阳正要落幕。
    宋亭舟放好烛台,轻声问他,“饿不饿?”
    孟晚看着画案上的大片未完成轮廓,放下笔杆笑道:“早就饿了,你吃过了吗?”
    果不其然见宋亭舟摇了摇头,“还好。”
    孟晚转了转僵硬的脖子,能听到细微的“咔咔”声。
    “你不饿我也饿了,快叫侍女摆饭吧。”他又揉揉手腕,净了手,拉着宋亭舟回到堂厅。
    厨房早就备好了饭,主家发了话,一些炖菜先被端上了桌,然后便是小炒的时蔬和汤。
    孟晚和宋亭舟两人用膳,平日多是四菜一汤,宋亭舟能吃的缘故,多数时候都能吃得干干净净。
    今日的汤是肉丸汤,新鲜汆好的肉丸在点缀些碧绿的葱花,味道鲜美,孟晚喝了两碗,又添了一碗干饭,吃的肚圆。
    宋亭舟扫了底,将剩下的菜都吃光了。
    饭后天已经彻底黑下来了,孟晚披上斗篷,戴上他的小灰皮帽和宋亭舟到院子里散步。
    这是他到此间世界过得第一个年,宋亭舟从猎户手里买的皮毛。
    宋亭舟目光一暖,替他理了理帽子,“该再给你买一顶更好一点的。”
    孟晚抬手摸了摸他的小帽子,长长的羽睫眨动,“不是没坏吗?”
    “但我见聂夫郎的皮毛斗篷不错,通体雪白。”聂知遥从小在盛京长大,大户人家小姐公子的衣裳是一季一换新的,季季穿新品,谁穿了去年的花样,她们打眼一看就能看出不同。
    聂知遥其实吃穿用度都比孟晚讲究许多,打眼一看就能看的出来。
    “嗐。”孟晚不大在意的转过身去,“戴着暖和就行了,谁管我穿什么戴什么的?”
    宋亭舟上前牵住他的手,“你画的是谷青县吗?”
    孟晚脚步不停,脸侧过来微微抬眸与宋亭舟对视,“准确的说是整个我见过的灾区,合并在了一起。今天画的只是一部分,之后还会继续完善。”
    宋亭舟沉默了一会儿,缓缓说道:“晚儿有心了。”
    孟晚若有所思,“心?”
    他们在院里散步消食,走到第二圈空中忽然飘起了雪花,孟晚用手接了一片,触之即化,他感叹道:“盛京的雪下的不如昌平厚,也不如昌平多。”
    昌平的雪,是一整个冬季都不化的,而他们到盛京以来,这才是第三场而已。
    “希望会试当天,气候能暖和些。”
    会试在初春,说是初春,其实也能叫冬末,那时候下的是雪还是雨还说不定呢。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