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在风华正茂时死去,我们却忘了他们为了谁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赵子龙“,
    也对女儿的未来产生了担忧。
    “粹刚这孩子是不错,就是职业太危险了。“
    许希麟听罢,短短地回答道: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刘粹刚得到了许希麟的芳心,
    许希麟得到了父亲的认可,
    两人在1936年成婚,结为夫妻。
    ——
    接下来要面对死亡的,
    就不止是刘粹刚一人了。
    在一次空袭中,许希麟亲眼看见丈夫,
    在空中与敌人缠斗。
    许希麟只感到呼吸困难,手指紧紧抠住栏杆,
    眼睛直盯盯地跟着空中的那架飞机,
    直到丈夫击落了敌机,
    她终于两腿发软,瘫倒在阳台上。
    后来她告诉丈夫:
    “你在天上和敌人拼命,
    而我只能躲在防空洞里,我做不到。“
    刘粹刚也知道自己的处境,
    在一次空战中,飞行员曹芳震阵亡,
    遗孀来认领遗物,要求拿走配枪,
    被刘粹刚以公物为由拒绝。
    这件事或许触动了刘粹刚的心,
    于是他写信给许希麟说:
    假如我要是为国牺牲、杀身成仁的话,那是尽了我的天职。您时时刻刻要用您最聪慧的脑子与理智,不要愚笨,不要因为我而牺牲一切。我只希望您在人生的旅途中,永远记着,遇着了我这么一个人。我的麟,我是永远爱你的。
    ——
    两周之后,刘粹刚率队北上支援战斗。
    因天气恶劣又没有无线电通讯,
    他们未能及时找到机场。
    刘粹刚发信号弹帮助僚机跳伞,
    自己坚持迫降,却因视野模糊,
    不幸撞上高平县的魁星楼,
    当场死亡,年仅24岁。
    ——
    如果说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
    是在人生中不断寻求生的意志,
    那处在那个风雨飘摇时代的他们,
    就是靠着一天天的训练和战斗,
    在培育自己死的决心。
    正因为抱着这样必死的信念,
    很多人根本就不敢谈恋爱。
    96岁的十二期学员陈炳靖面对采访时说:
    “做人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很多女孩子不懂嘛,不知道你随时会死,
    可是你的良心知道,你不可以这样。
    每个人都不敢交朋友。“
    ——
    在陈炳靖的同期生中,
    有一个名叫张大飞的飞行员。
    父亲因为放走不少抗日同志,
    被日本人在广场上浇油漆烧死。
    家破人亡的张大飞一个人从辽宁进关,
    一路颠沛流离之后,被同乡齐邦媛一家收留。
    1937年,18岁的张大飞以优异的成绩,
    考上航校第十二期学生,
    后来成为第一批赴美受训的中国飞行员。
    在这期间,他一直与齐邦媛通信。
    对他而言,这一封封信件,
    是随时可能失去的生命中最深的慰藉。
    1943年的一个黄昏,
    齐邦媛得知有人在操场上等自己,
    走出去一看,竟是张大飞。
    他对她夸赞道:“怎么一年没见,
    你就长这么大,这么好看了呢?“
    她羞红了脸,陪着他走到校外,
    那里已经有车在等他了。
    就在快要分别时,他忽然将她拉到怀中拥住,
    隔着军装和皮带,她听见了他的心跳声…
    1945年6月,
    离抗战胜利仅3个月之遥。
    齐邦媛收到一封信,信上说,
    5月18日,张大飞在豫南会战中,
    殉国于河南信阳上空。
    她原以为他能活着回来,
    两人将彼此的手紧紧扣在一起。
    现在得到的,却只是一封死前绝笔。
    3个月后,日本投降,重庆彻夜狂欢。
    齐邦媛跟哥哥拿着火把去街上庆祝,
    可是当她走到学校门口时,
    巨大的悲伤从心底涌起将其淹没。
    两年前,她就是在这里被他拥入怀中,
    站在这里看着他离去,
    却没想到是今生今世最后一面。
    在千万人狂喜的夜晚,
    她只能一个人躲在角落里失声痛哭。
    而对于自己的死,张大飞早有准备。
    在那封绝笔信中,他对齐邦媛的哥哥写道:
    振一,你收到此信时,我已经死了。
    八年前和我一起考上航校的七个人都走了。三天前,最后的好友晚上没有回航,我知道下一个就轮到我了。我祷告,我沉思,内心觉得平静。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