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似。是否属实?」
李志强轻抿茶水,掩饰内心波澜,因为他压根不知道到底用了什麽技术。
他从之前同行那得知的消息就是,和德意志这边的谈判,多听少说,说的话就打马虎眼,收集到对方的问题和想法之后再做打算。
李志强从容道:「魏斯先生目光敏锐,我们的电晶体确实采用了先进工艺,但具体细节我们可以先从整体性能谈起。」
魏斯皱眉,取出技术报告,指着一页:「我们后面测试了你们的收音机,低噪声和高增益特性指向离子注入。
这技术能精确控制掺杂,贵方是否已掌握?」
穆勒缓和气氛补充道:「李先生,我们尊重贵方实力。如果属实,这将是合作良机,推动socialism阵营半导体工业进步。」
主要还是来的人是研究员,所以魏斯和穆勒有些咄咄逼人。
要是来的是黄昆或者谢希德,他们肯定会换一个态度。
李志强与张梅交换眼神。
李志强坦诚但谨慎道:「我们在实验室研究了离子注入,至于它是否用到了离子注入,我不确定,因为我不负责它的量产。」
魏斯眼睛微瞪,手指敲桌,内心略微有些不满。
「能否分享掺杂精度或实验室设备的具体细节?」
李志强微笑道:「小规模尝试而已。具体工艺涉及机密,需更高层面协议。」
魏斯继续敲着桌面:「先生,你不够坦诚。
因为以华国现在的技术实力,是做不到离子注入技术的,我们也尝试过离子注入技术。
它需要需10-200keV的加速器,能量控制误差需要在1keV以下,这样才有可能做到精确调节掺杂深度。
以我对华国的了解,你们的加速器性能能量范围恐怕远达不到这个要求吧?
更不考虑需要高解析度的质量分析仪,来确保需高精度磁场或电场能够把特定离子给分离掉,去除杂质离子,确保掺杂的纯度。
这两个设备是华国绕不开的鸿沟。」
张梅在疯狂翻自己提前准备的技术词汇,确保能把对方所说的翻译准确。
毕竟对方语气不太好,她不能引发事故,至少事故的原因不能是自己。
李志强则越听越迷糊,因为他真不懂他们到底是怎麽做到的。
穆勒诚恳道:「我们理解保密。
但我们希望贵方能够足够坦诚。
东德在精密仪器上有足够基础,若能共享离子注入研发或联合生产,将提升双方实力。」
张梅听到这里,直接回答道:「平等互利的合作我们很感兴趣。」
魏斯语气缓和道:「我相信贵方一定实现了某种技术突破,在当前环境下,这点足够令我们感到钦佩。
我们希望参观实验室,了解设备运行。」
李志强说:「我们会考虑的,需上级批准。」
大山深处的神秘51区,东德代表前来的消息和试图谈判内容当天就以电报的方式传到这里了。
钱院长的办公室把黄昆找来,「黄教授,和你们预判的一样,东德那边上钩了。」
黄昆点头道:「上钩了就好,我们的工业基础太过于孱弱,不和东德合作,在一些关键节点上实在难以有所突破。」
此时的51区在大量方面仍然处于一个追赶阶段,他们唯一的优势就是认知,他们知道前方清晰的方向要怎麽走。
「只能说赶上了好时候,全球主要国家空前重视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慧技术,导致大家都提高了对计算机相关技术的重视,听说东德他们还打算用计算机来搭建一套经济指标的管理系统。
只要我们手里有他们想要的东西,他们就不得不来谈。」钱院长说。
作为51区科技领域的实际负责人,钱院长很清楚当前围绕树莓派研发的困境。
重点就体现在高精尖工业体系的薄弱。
此时的51区已经制定下要在可携式计算器和存储晶片这两个方向有所突破的目标了。
前者是因为树莓派自带的科学计算器功能,让他们意识到类似的科学计算器如果能够做成可携式,或者哪怕大一点也会很有市场。
后者则是因为,树莓派那和卡片一样大小的体积,居然能够实现存储海量数据,结合存储晶片的概念已经初步形成,再考虑到矽基的特性,他们几乎能够肯定矽基晶片是能够用来存储的。
并且此时他们已经造出了具有存储功能的晶片,但此时的存储晶片更类似于触发器,而不是后世的DRAM,这些触发器由双极电晶体构成,每个触发器存储1位数据,存储的数量实在太少。
围绕这些困难,华国需要引进外部技术支持。
莱比锡贸易博览会属于是一次钓鱼。
实际上送给东德的样品,要比大规模批量生产的品质好得多,是精挑细选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