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人类群星闪耀时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144章人类群星闪耀时
    「世界分成两种,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
    任何理念的传递都要考虑时代背景。
    别说现在和白宫的人讲世界是物质的,终究要靠物质上的胜利来取胜,哪怕到六十年之后,你跟白宫说世界是物质的,你想获得真正的胜利而非口头的赢麻,终归还要靠物质上取胜。
    口号可以忽悠一部分人,但肚子是不会骗人的。
    说的更准确一点,现在的白宫要务实得多,大家好歹能理解物质世界客观存在。
    好歹想的是靠艾森豪和尼基塔进行厨房辩论,靠展示物质丰富来定义谁赢,而不是靠对着报纸丶电视喊话来定义谁赢。
    「谁先登月,那麽谁会获得精神世界的胜利。
    而谁先在人工智慧上取得领先,先达到那个技术奇点,谁将获得物质世界的胜利。
    想像一下,工厂不需要人,机器会开足马力自动运转,汽车能够自动在道路上跑,商店的货架上会自动冒出商品。」
    林燃给他们描绘的,正是不久未来人类能做到的。
    从技术上来说,2020年,已经可以靠人工智慧技术打造类似从生产到运输再到搬运全部自动化的展示园区。
    之所以没人这样做,是因为人力成本比机器更便宜。
    「人工智慧主导的世界下,苏俄领导的联盟还是一个高度指令化的世界,人工智慧负责从生产丶研发到运输的全过程。
    当他们实现这些技术后,自由世界还能赢吗?
    当东德民众不需要工作就能获得大量物资,他们还会从东柏林跑到西柏林吗?
    反而西柏林的民众该跑到东柏林了。
    我讲的固然是很遥远以后会发生的事情,但大家会认为我们在60年代完成登月后,苏俄就会认输吗?
    精神世界的失败只是暂时的,它造成的影响会逐渐削弱,物质世界的失败才是致命的。」
    越看历史越会觉得,从二战到冷战,除了两极对抗外,还有一条隐藏在水面下的主轴。
    那就是由产业资本主导的西方世界,变成了由金融资本主导的西方世界。
    货柜革命会加速这一进程,人工智慧所衍生的计算机技术同样会。
    白宫的官僚们对林燃所说的很感兴趣,在仔细听完之后也很认同他的观点。
    不过还不够。
    从1963年的第一天开始,白宫陆续从全阿美莉卡各地找来了一批人工智慧领域的专家学者,包括IBM丶德州仪器丶仙童半导体的业内资深人士们。
    开会场地也从白宫面积谈不上大的总统椭圆办公室(75.8平方米)变到了白宫西侧艾森豪行政办公楼的大会议室。
    「我们要邀请约翰·麦卡锡吗?」白宫的官僚团队们根据国防部提供的名单,打算挨个通知。
    人工智慧在60年代不能算是多新的概念。
    不谈1956年在达特茅斯会议上,第一次提出了人工智慧这一概念,并且探索机器能否模拟人工智慧。阿美莉卡国防部也在1958年的时候启动了一个叫ARPA的计划,旨在赞助超越传统军方研发的局限,探索突破性技术,而不仅仅局限于短期应用。
    ARPA赞助的重点领域之一就是人工智慧。
    所以白宫需要依赖于国防部提供名单,他们再去根据名单找人。
    这里提到的约翰·麦卡锡不是政界的麦卡锡,而是计算机科学家。
    白宫方面之所以迟疑,是因为麦卡锡的背景不是很好,从小接受苏俄教育,他自己会一口流利的俄语,父母在30年代的时候更是活跃的康米。
    他父母如此,他自己也差不多,曾经多次前往苏俄和毛子科学家交朋友。
    如果不是因为这样的背景,以麦卡锡的背景,他是完全能直接为国防部工作,而不是留在学术界。
    ARPA早期在人工智慧领域最重要的项目之一就是语言翻译,他们希望能用计算机把俄语翻译成英文,用于简化获取苏俄情报的难度。
    而此时研究项目是LISP语言开发和人工智慧理论研究的约翰·麦卡锡和ARPA高度契合,他因为背景无法通过国防部的高级安全许可。
    此时白宫在准备找专家来开会的时候,麦卡锡的背景又让工作人员迟疑了。
    确实不敢找约翰·麦卡锡,白宫的工作人员担心前脚找了麦卡锡,后脚白宫会议上的内容就出现在了克里姆林宫。
    尤其现在人工智慧被教授提高到了冷战决胜关键的高度。
    大家都只是打工人,谁也不敢做这样的决定。
    「这样,我去请示一下奥唐纳先生。」
    奥唐纳是白宫幕僚长。
    最后层层上报,一直到林登·詹森那里,他才拍板决定把约翰·麦卡锡喊来。
    约翰·麦卡锡和马文·明斯基一起坐上白宫方面给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