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152章谁?束星北!(6.2k)
「Secret1954No.154」
晚上凌晨三点,拉里·金在约定好的死信箱里取出了一本书。
他知道自己时间有限,需要在复印完的第一时间把这本书放回死信箱。
最久不能超过八个小时。
拉里·金本人不需要去纽约时代广场的电话亭,他只需要在约定好的死信箱取货然后用微缩胶卷拍好,再放回另外一个死信箱就可以。
在把书装进口袋里,带回公寓之后,拉里·金感觉自己的工作有价值了。
《MIT辐射实验室系列》,光是这个名字,他就能猜到是什麽性质的。
是当下华国最缺乏的技术资料。
在简单翻阅之后,他更加确定了这一观点。
因为扉页上赫然印着来自国防部的印章,同时在标志上写着「Secret1954No.154」
作为专业人士,虽然大家用的安全体系不是同一套,但拉里·金对军队那一套很了解。
他们的机密技术资料都遵循的是一套名为《国家工业安全计划操作手册》(简称NISPOM)的安全协议在进行操作。
按照他的浅薄认知,应该是分成了三个等级,当然也有可能更多。
但这里既然是Secret,起码也是个秘密,肯定不是最低级别的文件。
保密级别意味着重要性,光是冲着这本Secret,他觉得这趟纽约之行,花的时间和金钱就值得了。
无论把车给撞了,还是说在纽约的住宿费又或者是给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缴纳的治疗费用,这些对于拉里·金来说每一笔都是不小的费用。
不过Secret只是开始。
后续这套名为《MIT辐射实验室系列》的图书,有的卷是「Confidential」丶有的卷是「Secret」。
最后两天出现的不是书籍,而是文件袋,他打开一看,扉页上居然是「TopSecret」。
什麽是top,最高级别的机密。
拉里·金猜测这应该是最高级别的机密了。
而后面两份文件的时间也不是1954,而是1950。
像这类技术资料,具体的盖章要求取决于文件的分类等级和分发范围,印章和标记会包括日期丶编号和授权机构。
这让拉里·金一下就确定了这玩意是谁弄来的。
在阿美莉卡,除了那位伦道夫·林之外,没有任何一位华人能够弄来如此机密的资料。
他在纽约租的公寓,只用了短短一天时间,就被拉里·金改造成了一间工作室。
整个房间弥漫着胶片和化学药剂的味道。
也就是他,能够在如此短时间内,同时找来微缩胶卷相机和半自动翻页机,而且不引起注意。
拉里·金身着深灰色大衣,面容憔悴眼神坚定,站在一台KodakRecordak微缩胶卷相机前。
这台采用行星式设计的最新设备,同时还配备了时下最先进的半自动翻页机,能高效翻动书页。
拉里·金将书籍摆上拍摄台,相机固定在垂直支架上,镜头朝下,将文档完整平铺在拍摄台上,确保页面平整无畸变。
操作时,他深吸一口气,打开第一卷,半自动翻页机轻柔地「沙沙」作响,每页在镜头下清晰呈现。拉里·金全神贯注,手指在控制面板上灵活跳动,时而调整焦距,时而按下快门。
另外时不时检查胶卷帧,确保图像无误,额头渗出细汗却毫不停歇。最终,任务完成后,他将胶卷小心收好。
光是这个TopSecret就让拉里·金无论如何都得完成任务。
更别说里面的内容了。
其中的TopSecret内容,正是阿美莉卡雷达技术的巅峰之作,前提是40年代。
SCR-584的完整设计方案,从天线设计图到自动跟踪系统的设计再到用到的电路图,甚至就连最核心的磁控管技术和伺服驱动算法都有涉及。
这麽说吧,这套40年代结合了英格兰的磁控管技术和阿美莉卡的工程能力,为应对德意志空袭和V-1飞弹威胁而设计的雷达,在当下对华国来说就是雪中送炭。
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来自东南的压力。
里面的很多技术不仅能够用在雷达上,还能用在其他方面。
这套雷达是自动跟踪的雷达,能够实现75英尺距离精度丶1度角精度的精准定位,它的伺服驱动算法就能用到自动火炮上。
尽管这是40年代的雷达,但都没有出口给某岛。
可见其重要程度,盖TopSecret丝毫不奇怪。
而林燃放在电话亭里的,其实不是原件,而是他精心准备的改良版。
基于当下技术点和华国的半导体技术所准备的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