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德辉,我们长话短说(52k)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莉卡迈向人工智慧技术奇点的里程碑时刻。
    国防部负责翻译的工作人员在接受采访的时候也宣称,这将大幅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让他们体会到教授所说人工智慧协助人有多便利。
    而IBM把巴别塔拉到技术方舟公开展览后,所有纽约市民都能花个五美元体验一下技术方舟的翻译能力后,更是把巴别塔和人工智慧推向了高潮。
    陈景润终于坐不住了,在周元燊的力邀之下,两人一起去时代广场的技术方舟参观。
    同为纽约数学界的年轻华人,二人关系不错。林燃那属于另一个次元去了。
    当然陈景润去还有别的任务在身,那就是参观完之后写一份详细的报告。
    「果然和报纸所说的一样,真是诡异的华丽啊。」周元燊感慨道。
    周元燊和陈景润作为数学家,更能从线条中体会到几何的美感。
    陈景润无奈道:「唯一的遗憾就是人有点多。」
    目测望去,和世博会的热门场馆排队人数差不多,里里外外起码绕了有四圈。
    本来热度逐渐消退下去的技术方舟,随着巴别塔的入住,热度又上来了。
    「你不觉得它从里到外都是一种冰冷的未来感吗?」周元燊吐槽道。
    在这个时空,后世无数科幻电影里的大反派都是IBM。
    虽然没有直呼其名,但都通过各种方式进行了暗示。
    其中克莱因蓝和深黑的搭配更是成为了科幻作品的代表色。
    很多科幻作家出版的小说,都选择用这样的搭配来表示自己的作品是科幻。
    技术方舟建成五十周年的时候,AvonBooks还专门用技术方舟第一批门票的设计概念,出版了一套五十年经典科幻作品系列。
    除了书的名字不同外,其他清一色的深蓝加黑色线条。
    这就是设计的影响力,横跨数十年经久不衰。
    而此刻对于站在外面排队的陈景润和周元燊来说有点难熬。
    因为队伍实在太长了。
    「技术方舟」的外墙却如一块巨大的蓝色幕布,深邃的克莱因蓝与交错的黑线勾勒出几何图案,陈景润注视着,他总感觉这像是一台巨型机器的电路板。
    不是因为报纸这样报导他才这样觉得,即便没看过报导,他也会这样觉得。
    等了足足三个小时,终于轮到他们进去参观了。
    两人迈入大厅,迎面是幽暗的蓝光,墙上的展板诉说着IBM的技术发展史。
    空气凉爽得近乎无菌。
    深蓝在扇形观众厅,陈景润和周元燊观看了一场人类和「空气」的对弈。
    周元燊吐槽道:「这人下的太臭了,纯纯臭棋篓子。
    就这水平也敢来和深蓝对弈?
    老实讲深蓝真的不厉害。
    报纸上把它吹的多牛逼。
    实际上我看了下,最多就是业馀爱好者的水平。
    早知道我就来买一张对弈券了。」
    陈景润问:「我看报纸报导,说IBM的目标是把这面墙上的人类名字全部都给擦掉。」
    他指了指面前右边密密麻麻的名字。
    现在起码有数百个人在这面墙上留下了名字。
    这也被媒体戏称为深蓝猎杀名单。
    「你觉得有可能吗?」陈景润问道。
    周元燊思索片刻后回答道:「从统计学的角度,机器早晚有一天能够下赢所有人类。
    毕竟西洋棋用穷举法来说是能够算尽的。
    机器越来越强大,而人类在计算上会出现波动,机器可不会。
    但你说能不能做到,我倒是觉得难。」
    陈景润觉得对方的话有点矛盾,
    机器既然能够下赢所有人类,那为什麽会难做到。
    没等陈景润问,周元燊就看出了他眼里的疑惑:「我的意思是这些挑战者是会死亡的。
    我记得纽约时报的报导有写过,能够在深蓝猎杀名单留下名字的人类年纪最大的都已经63岁了。
    他如果七十岁去世的话,IBM就只有7年。
    7年时间要造出能击败所有人类恐怕不太可能。
    当然还有一种办法,就是人去世之后,再把他从天堂或者地狱里拉出来再和深蓝对弈一局。
    不过如果IBM能够做到这一点,那猎杀名单是不是猎杀完也就不重要了。」
    周元燊调侃道。
    还真和他说的一样,IBM想完成他们的目标,最大的限制其实是时间。
    这场参观,机器赢了人。
    这让满座的观众们表情各异,有开心的,觉得看到机器赢人很有意思,有失落的。
    各种表情都有。
    讨论声也是如此,有说这人太菜不如换他来,还有看不懂西洋棋,感慨怎麽就输了的。
    深蓝的存在,导致本来就火热的西洋棋在全阿美莉卡更火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