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华国版面对面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办法。
    陈人杰鼓掌道:“林总,说真的,上一次我们在这见面的时候,你跟我说半年时间就能复刻出来,效果一模一样,甚至一些地方你还做了优化,我可能只信百分之一。
    这还是建立在你是大数学家,但你做的数学是数论,解析数论和航天相关的数学相差的还是太远了。
    现在你们的燃烧一号成功之后,我的信任度提高到了10%,你说三年五年我可能信个八九成,但半年,这时间太短了。
    不过我还是很期待见到奇迹的发生。”
    陈人杰起身和林燃握手,随后就是华国航天的工作人员负责接待林燃。
    他要马不停蹄地前往长安。
    华国航天的液体火箭发动机研发与生产全部都放在长安。
    而在前往西安前,是来自华国央视的采访。
    这属于是推不掉的任务。
    “这档节目本来一直是郭老师主持的,但在知道这次要采访的嘉宾是林教授之后,我强烈要求换成我,台里在征求林教授意见之后,同意了。
    说年轻人采访年轻人比较好一些,当时郭老师的脸色就变了,因为他就比我大五岁。”
    《面对面》节目。
    林燃在六十年前也参加过。
    不过是BBC的面对面,当时的主持人还是弗里曼少校。
    央妈的这个节目,林燃也不清楚有没有从BBC那买版权。
    不过他猜应该没有,面对面又不是什么很特别的名字,采访节目不叫这个要叫啥?
    坐在林燃对面的是小撒。
    一串很是习惯的吐槽式开场白之后,换一般的嘉宾,已经整个人都放松下来,被对方的节奏带着走了。
    可今天采访的是林燃,经历的采访有点多。
    哪个记者没见过?
    林燃笑道:“主要我想着咱们是熟人,在开学第一课节目上大家合作过。”
    小撒面色沉重地点头道:“没错,而且我第一次提起保送燕大没有优越感,反而有一种羞耻感。
    我之所以要来采访,为的就是扳回一城!”
    林燃说:“那你找错对手了,我刚发射火箭成功了。”
    小撒点了点头:“我知道,但我还有最后一点比林教授强的,那就是我上的是燕大,你就算真去月球了,那燕大也比申海交大要更强!”
    林燃笑了笑:“等我把交大的旗帜插在月球上的时候,那可就未必了。”
    小撒显得很是挫败:“还是不行吗?
    我们燕大能不能也发射火箭上天?挫挫交大人的锐气!”
    林燃指了指对方:“你可以试试看。”
    小撒苦笑道:“那还是不比了。
    言归正传,林教授,我们都知道您主持的企业,阿波罗科技在最近发射了一枚中型火箭,和其他民营企业研发的小型火箭比起来,中型火箭最大的不同在于它的体积更大,能送上太空的重量也更大。
    能请您详细给我们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介绍一下吗?”
    林燃回答道:“当然。”
    林燃大致介绍了一下参数之后说道:“这件事最大的意义在于,我们确定了我们构建的数学模型是有效的,它能够规避大量的测试验证环节,让我们直接进行发射。
    我们和其他企业比起来,最大的优势在于时间和成本。”
    小撒听完后鼓掌道:“我光是听听都觉得太厉害了。
    毕竟短短半年就能搞定中型火箭,无论是难度还是时间都远远超过其他类似企业。
    哪怕是我了解到的华国航天的进度,应该也远不如林教授您。
    所以能说的更具体一些吗?它的优势到底体现在什么地方?”
    林燃思索片刻后说道:“当然,我们叫阿波罗科技,我就以阿波罗登月过程中的发动机研发举例吧。
    阿波罗登月用到的火箭叫土星五号,这是史无前例的大火箭。
    它的第一级是F-1,第二级是J-2。
    当然这两款发动机都有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其中J-2比较明显的问题在于它的燃烧不稳定,在阿波罗登月任务执行完成后,NASA想了很多办法对J-2进行优化。
    包括J-2S改用抽取循环,减少部件并增加节流系统,J-2T采用环形燃烧室和喷射喷嘴,J-2X采用更高推力等等。
    光是J-2S,它的升级体现在从气体发生器循环改为抽取循环,减少了部件数量,降低了启动难度,并增加了节流系统和可变混合比系统,以适应不同压力条件。
    在1965到1972这八年时间里测试了六台预生产模型,累计燃烧时间超过三万秒。
    而如果把它放到计算机里靠建模,最后的效果和现实中造模型机一样,那它可能只需要花一周时间就能确定这条技术路线是没有前景的。
    也不至于,耗费精力、人力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